古懷君
摘 要:本文對血站業務檔案管理工作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對當前檔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對如何有效的針對這些問題提高業務檔案管理工作成效進行了探究,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血站;業務檔案;管理
血站的主要業務包括血液采集、制備、貯存、調劑、供給等內容,是獻血者與醫院用血患者之間的重要橋梁。在血站工作的具體開展中,必須要保證各個流程、環節的規范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上保障血液的有效采集儲備以及患者的用血安全。
檔案管理工作對于血站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當前血站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對策和措施。
1 血站業務檔案管理概述
血站業務檔案覆蓋了從獻血者獻血一直到醫院患者用血的各個環節,包括了對獻血者體檢、采血、檢驗血液、質控、成分制備、貯血、供血等相關信息的記錄。血站業務檔案管理就是針對上述檔案內容開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包括檔案的收集整理、儲存保管以及開發利用等方面。檔案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的保障血站管理工作水平,對于擴展血源、科學管理調劑血液、保障患者用血安全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2 血站業務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檔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視
我國明確提出了“以黨管檔”的方針,可見檔案工作對推動社會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基層血站部分管理者和絕大多數職工對于檔案工作認識不足,不重視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認為檔案管理工作就是將資料進行單純的收集保管,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支持度以及配合程度相對較低。例如,檔案室基礎設施設備匱乏、落后,無法做到檔案室最基本的防火、防盜,防潮、防光、防高溫、防塵、防鼠、防蟲等要求;使用不規范的檔案柜以及檔案盒;檔案室安保工作不足;部分職工對于檔案的收集工作不配合,以致檔案管理工作存在著一定的阻礙。
2.2 管理制度不完善
當前檔案管理相關制度存在著一些問題或缺陷,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新時期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給血站的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血站以往的管理制度無法滿足新要求,需要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部分血站在檔案制度的建設上不能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過多的采用其他血站的相關制度,導致了檔案管理制度無法滿足血站實際工作需要,檔案考核內容、標準不合理等問題,造成管理效率大幅度下降,對血站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2.3 檔案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低
由于血站檔案管理工作較為繁瑣、復雜,檔案管理人員很多時間都用在檔案的整理、歸檔等低水平重復性勞動中,沒有機會到其他血站或上級單位學習新的知識,影響了檔案業務能力的提升。檔案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偏低,致使其在實際工作中管理方法落后,不能利用檔案為血站的發展規劃提供更大的支持。
2.4 信息化建設落后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檔案數字化逐漸在各行各業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當前電子檔案也早已成為血站常規的檔案之一,但部分血站沒有充分地利用檔案的數字化、信息化建設來發揮其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增加檔案的利用價值;檔案管理人員也僅僅將其作為一種檔案儲存形式的變化來看待。加之部分血站受到技術、設備、經濟因素等方面的限制,仍然采取人工進行主要管理工作,信息技術對檔案工作未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3 規范血站業務檔案管理的具體策略
3.1 提高檔案管理意識
首先,血站領導及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業務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其在血站各項工作中以及在新時期醫療衛生改革背景下所發揮的積極推動作用,成立檔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對血站檔案工作進行指導,并根據單位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規劃和進行科學的組織。其次,血站檔案人員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崗位職責和責任,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并不斷探索和創新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檔案利用率。此外,血站還要加強對全體職工的宣傳教育,使其認識到檔案工作的重要意義,將檔案工作質量納入各個科室的考核中,讓廣大職工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積極配合、支持檔案工作的開展。
3.2 規范檔案管理制度
在檔案管理相關制度的制定上,血站不僅要結合國家的相關規定和其他采供血機構的相關制度進行調整,最重要的是要依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首先,要針對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保存、管理等流程制定出明確的質量標準和工作規范,保證檔案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其次,要在制度層面明確檔案人員的職責和主要任務,劃分管理范圍和具體要求,保證檔案資料的保密性、安全性、完整性。在檔案管理工作考核機制的建設上,既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進行,也要結合血站檔案工作需要以及血站長遠發展規劃來制定,同時還要制定并完善相應的激勵或獎懲措施來有效激發檔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3.3 加強檔案基礎設施以及人才隊伍建設
血站在提高檔案管理意識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相關工作建設的支持和投入力度。血站在加大檔案基礎設施設備建設資金的投入方面,通過建立規范的檔案室,購置標準的檔案柜、檔案盒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檔案館建設標準》(建標〔2008〕51號)、《信息與文獻圖書館和檔案館的文獻保存要求》(GB/T27703-2011)等國家檔案管理規范的要求購置必要的檔案設施設備。在檔案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血站可以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合理安排檔案管理人員參加相關知識的學習、培訓,學習其他采供血單位的經驗做法,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要通過定期的培訓,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對法律法規的掌握以及在職業道德、思想覺悟等方面的素質。另一方面要積極加強檔案人才的引進,通過與相關高校、培訓機構聯系或在人才市場上招聘等方式,設置專職檔案管理人員,充實血站檔案人才隊伍,從而為檔案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4 加快并完善信息化建設
血站要充分認識到檔案數字化、信息化這一必然趨勢,了解信息技術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和優勢,從而有效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充分發揮出業務檔案的價值。例如,血站可以通過建立業務網站管理平臺,負責對日常工作中的各類檔案進行收集以及提供檔案查詢利用服務,提高檔案工作效率;同時利用此平臺對相關檔案進行自動化整理,形成較為系統的檔案資料庫;還能利用信息技術對檔案內容進行數據分析,實現對獻血者、血源、血液儲存、調劑、供血等各個環節的有效管理,為血站工作提供參考、支持和決策,擴充血源,不斷提高血液質量和服務質量。
4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在血站業務檔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血站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通過提高檔案工作意識、規范相關管理制度、提高檔案人員專業水平、加快完善信息化建設等,從而有效的提高檔案工作水平,發掘出檔案資料的信息價值,為血站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保障。
參考文獻
[1]趙建達.論新常態下血站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6(23):104-104.
[2]張衛華.規范化檔案管理在血站中的應用[J].辦公室業務,2017
(1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