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矛盾的重要方式,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選擇,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實需要。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新型經營主體,對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和重大現實價值。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實價值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一直備受黨中央高度關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助力解決三農問題。其中,鄉村振興戰略正是基于實現鄉村振興,解決“三農”問題而做出的決策部署。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一重大戰略;201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則對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了深層部署;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扎實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四項具體重點工作任務;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三農”領域重點工作作了安排。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必須高度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作用。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涵
2006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明確規定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涵,以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技術、信息、生產資料購買和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等服務[1];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進行了修訂,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涵進行了界定:“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基礎上,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農產品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2]。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實現鄉村振興的現實價值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了鄉村振興的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具體而言,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實現鄉村振興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現實價值。
(一)構建產業體系,促進產業興旺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3]。一是可以有效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建立,根據資源稟賦發展優勢農業生產,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的發展格局,形成區域專業化的生產布局[4]。二是實現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通過深入融合,將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加工、銷售等納入到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當中,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通過與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提高電商、旅游、教育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和生活服務。除此以外,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監督體系等“統”的方式提高農產品質量,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現代農業體系的形成和構建。
(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生態宜居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5]。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一是綠色農產品的生產。農村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目前,諸多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申請了有機認證農產品、綠色食品標志等,而且從種植技術、生產技術、有機化肥的使用等方面也作了完善和處理,大大減少了化學藥物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形成綠色生產方式,繼而推動建設生態宜居的鄉村。除此以外,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對廣大農民的生態環境意識的教育指導,有利于幫助農民形成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從而從源頭上解決鄉村生態環境的污染問題。與此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打造鄉村農業生態產業鏈。
(三)培育優秀文化,實現鄉風文明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6]。文明的鄉風可以促進實現鄉村振興。農民合作組織立足農業、扎根農村、服務農民,其組織文化建設可以與農村優秀文化建設有機統一起來,推動鄉村文化振興[6]。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對農民主體的培訓力度,提高了農民自身文化水平,有助于新型職業農民的養成。與此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培育鄉風文明,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與此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傳統工藝、民間藝術、民俗表演、文化古跡等,盤活鄉村文化資源,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更可以繼承弘揚宣傳優秀鄉村傳統文化。
(四)完善治理體系,實現治理有效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構建鄉村治理體系的重要主體,也是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更是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具體而言,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推進構建鄉村治理體系,實現治理有效中具有如下多重功能。一是教育引導農民以理性平和方式參與到公共事務的治理治理當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決定者,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農民的訴求表現呈現多元化趨勢,農民勢必要通過一定方式自身訴求和意愿,若訴求和意愿無法表達,勢必會造成社會秩序失衡和紊亂。而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民自己的組織,不僅給農民表達自身訴求和意愿提供了合理渠道,而且能夠使得農民訴求和意愿得到及時有效反饋,有效維護了成員的合法權益;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力量。利益是沖突的根源,主體之間的差異性,勢必會造成矛盾沖突的出現,如合作社與合作社之間、合作社成員之間,農民與合作社之間。
(五)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生活富裕
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具體而言,農民專業合作社對于實現生活富裕具有以下現實價值。一是以抱團方式,增加農民收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集資本、人才、管理等要素于一身的經濟組織。農民以一定方式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的方式銷售農產品,以“抱團”的方式降低市場風險并最終獲利,增加收入,保障生活。二是以培訓方式,提高農民素質。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農民,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民專業合作社這一經濟組織能否長遠發展以及發展的質量。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下,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線上線下、網上網下的原則,通過邀請專家學者、技術員、同行等方式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不僅能夠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治理,而且對于實現鄉村振興、提高農民素質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有效幫助解決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特別是部分農村待業人員的就業問題。
三、結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意義深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民主體自己的組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為此,必須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實價值,深入挖掘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實現鄉村振興之間的關聯性、深入探索新時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涵和價值,力爭在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價值發揮最優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N].人民日報,2006-12-15(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N].人民日報,2018-1-30(13).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8-02-05(04).
[4]朱鵬華,劉學俠.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現實價值與策略選擇[J].改革,2019(10):108-118.
[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8-02-05(04).
[6]黃佳民,張照新.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鄉村治理體系中的定位與實踐角色[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4).
作者簡介:董維娜,女,陜西咸陽人,碩士研究生,西安醫學院輔導員,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