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瓊:上個月我們探討了涉及社會與文化主題的音樂會節目規劃方案。
小薇:對,你介紹了你的朋友謝炳順一一指揮家、聲樂家、教育家、鋼琴家!
小瓊:讓我們繼續探討這個話題。我詢問了他是如何把他的節目組合在一起的,他的回答如下:
多年以來,我漸漸開始覺得一場演出節目(以及它的表現形式)應該像呈上一道道菜品的正餐,在結束時能給人一種滿足且統一的體驗。在這當中包括有餐前的精致小點、前菜、主菜、清口菜、間菜、甜品、餐后甜點、飲料等等。
小薇:這應該指代的是序幕、尾聲、基石般的重頭戲,以及讓觀眾的耳朵可以稍為歇息、安排在大型作品之間的、分量較輕的歌曲。
小瓊:謝炳順所策劃的《晚安,親愛的》合唱音樂會連續演唱了8首關于死亡與告別的歌曲,無論對演唱者還是觀眾在情感上都是極大的挑戰,畢竟主題非常凄慘。因此,為了調節悲劇情緒,他在音樂會中加插了“講話”:
我覺得在音樂會當中插入詩歌和散文朗誦,不僅可以給演出者們一點休息的時間,還可以增強曲目想要傳達的信息。我挑選了四位受過戲劇訓練或有相關背景的歌手,請他們搜集了一些能打動他們的、有關音樂會主題的文字。我認為這樣唱誦結合的效果會比我們任何人所想象的更有感染力,更加凄美。
小薇:確實很有趣,歌唱當中既有語言又有音樂,所以朗誦詩歌、散文也能起到給觀眾耳朵“歇息”的作用。
小瓊:謝炳順還有一個我們沒有談及的才能,他是位優秀的獨唱演員。對他來說,歌唱的藝術就是“通過音樂與語言,用我們的聲音與身體來分享我們經歷與想象中的故事與想法”。
小薇:我在紐約城市中央合唱團的官網上看到,他之前的音樂會也很有啟發性,具體如將文藝復興時期的作曲家帕萊斯特里納與浪漫主義作曲家布魯克納的作品并列(展示這兩個年代的復調風格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到更為抽象主題如贊頌水與春天的音樂會,寓意生命與復蘇。
小瓊:謝炳順安排合唱曲目的心得,很大程度上來自他作為獨唱家的豐富經驗,特別是他在詮釋當代藝術歌曲方面的優勢。我想我們下個月得談談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