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敏
摘要: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改革不斷深化,為了促進企業發展,我國又出臺了“營改增”政策。新的市場競爭環境和優惠政策給交通運輸企業的財務管理造成了一定影響,限制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本文以“營改增”政策視角下交通運輸企業的財務問題為研究對象,結合先進的財務管理知識,分析問題并提出有效對策,以提高交通運輸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實現快速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交通運輸企業;財務管理
2012年1月開始,我國上海成為首個針對交通運輸企業的“營改增”試點。“營改增”范圍覆蓋了包括交通運輸行業在內的7個行業。2013年8月開始,“營改增”政策開始在全面范圍內推行。截至2019年5月初,我國在之前政策實施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深化改革,以確保“營改增”政策能夠覆蓋到各行各業,保證所有的行業都能夠實現稅負只減少不增加的良好局面。“營改增”將交通運輸企業營業稅中包括的應交稅項變成了增值稅,即對產品或者服務的增值部門征收相應稅款,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重復交稅,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稅負,對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營改增”政策下,交通運輸企業的財務管理需要進行相應調整,以適應市場環境和企業發展的需要,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營改增”政策下交通運輸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對交通運輸企業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對交通運輸企業的稅負影響很大,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扣稅情形。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內容,針對小規模的納稅人采用簡易計稅法方式,通過交通運輸企業獲得的營業額及增值稅中規定的相關利率進行計算,得到最終繳納的增值稅金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中并不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少部分納稅人的負擔。然而,針對一般的納稅人來說,則需要按照交通運輸企業銷售額的百分之九計算增值稅,同時利用抵扣制對一些進項的稅額進行減除。
(二)對交通運輸企業現金流的影響
交通運輸企業在一定時間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時,現金的流入和流出的數量是通過貨幣計量的現金流來體現的。在“營改增”之前,交通運輸企業需要按要求繳納一定數額的營業稅,在“營改增”之后,交通運輸企業繳納的稅額則發生了相應變化,通過當期的銷項稅減去進項稅來計算企業的增值稅。進項稅的抵扣會增加企業的現金流入,進項稅抵扣越多,企業的現金流入就會越多,而企業繳納的增值稅相應越少。
(三)對交通運輸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有效解決了交通運輸企業重復交稅的問題,降低了企業的稅務負擔,然而卻給交通運輸企業的財務人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面對新的政策環境,需要處理的財務內容更加復雜,許多項目發生了相應變化,財務發票的使用,稅率的計算等內容都需要財務人員合理的選擇,導致財務工作變得十分繁瑣,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另外,交通運輸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購置的辦公用品、原材料等費用需要開具專門的增值稅發票,增加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難度,財務管理工作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財務風險隱患越來越大。
(四)對交通運輸企業財務核算的影響
在“營改增”之前,企業繳納稅款不需要考慮銷項稅等項目,只用營業額就能計算納稅金額,會計核算工作較為簡單。在“營改增”之后,企業需要利用抵扣核算的模式。對于小規模的納稅人來說,這變化并不明顯,但是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明確各個稅款項目,確認收入,去除所繳納的稅費,會計核算的難度大大增加。財務人員在進行報稅、交稅等過程時,流程多、工序復雜,“營改增”政策實施導致會計科目增加,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要財務人員熟悉稅務法律法規相關內容,提高企業的稅收工作。
二、“營改增”下交通運輸企業財務管理的優化對策
(一)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有效地降低了交通運輸企業的稅務負擔,但是卻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對企業的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要保證“營改增”政策下,交通運輸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企業要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及稅務管理能力。企業可以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稅務專業培訓,使財務管理人員了解“營改增”政策前后,企業稅務管理工作具體變化,掌握新的稅務管理方法,提高稅務管理能力。熟練掌握稅務工作處理流程,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開展發票收集等具體的稅務工作,防止違法現象出現,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二)優化企業的財務管理結構
交通運輸企業應該根據“營改增”政策要求,優化企業財務管理結構,有效控制企業的現金流和資金流。目前交通運輸企業可以抵扣的營業成本包括:一是企業投資固定資產的成本;二是辦公用品費用、燃油費等具體項目;三是企業員工工資、獎金等費用。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對企業現有的財務管理結構進行優化,增強企業主營業務的市場競爭力,減少次要業務活動的支出,提高企業的服務水平。
(三)加強企業的投資管理工作
交對于交通運輸企業來說,固定資產的投資成本占了企業成本的最大部分,而且投資活動風險很大,資金流動速度很快,交通運輸企業的管理層應該加大投資運行資金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投資規模,保證企業快速平穩發展。對于投資收益不高的項目,可以采取一定的刺激手段提高收益,合理利用運行資金。針對采用合理方法之后收益并沒有好轉的項目,及時撤回投資,盡量減少企業損失。二是加強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要求財務人員收取專用發票,并采用認證抵扣操作模式強化資金運行管理。在企業采購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獲取。
(四)加強財務管理的監督工作
目前,我國的交通運輸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比較粗放,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風險很大。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企業應該結合行業特點和企業發展要求對現有財務監督工作進行優化。一是建立和完善企業的財務監督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確每個財務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有效地規范財務人員的行為。二是在企業內部成立專門的財務監督機構,對企業的資金運行、財務核算等過程進行有效監督,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程度。
(五)熟悉掌握相關稅務法律法規
交通運輸企業的相關人員必須要了解稅務相關法律法規,在工作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進行操作,才能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一是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良好的溝通和配合,完成企業的稅務工作,避免出現偷稅漏稅等行為。二是根據最新的稅務法律法規要求,對企業的會計核算等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平穩地完成舊制度到新制度的轉變,降低企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三是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對企業目前的經營策略進行調整,改變企業粗放的管理方式和經營方式,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減少企業的稅收壓力,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結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經濟增長趨于平緩,為了促進企業發展,我國出臺了“營改增”政策。“營改增”的實施給交通運輸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的管理層和財務人員需要結合政策,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快速穩定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冷琳.淺析“營改增”后增值稅會計核算的變化[J].財會月刊,2018(12).
[2]何登錄.“營改增”對中小企業的影響與對策——以廣西RY物流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