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鋒
摘要:秦腔是一門至關重要的戲曲藝術,有著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從產生一直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上千年時間,這就進一步豐富了戲曲藝術的韻味,也特別值得我們對其進行思考。
關鍵詞:秦腔;角色;創意設計
中圖分類號:J5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142-01
一、前言
秦腔是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最為古老的戲曲源頭,為戲曲藝術的產生與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從角色分類的角度來看,秦腔有著多種不同的類型,在演唱用嗓方面也有著一定的獨特性。
二、秦腔旦角表演藝術的技巧
(一)準確定位角色
對于秦腔旦角表演來說,表演者必須具備的技能就是將人物形象生動真實地表現出來,帶給人真切的感受,簡單來說就是演誰像誰。表演者要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通過表演讓觀眾了解角色,就需要表演者對自身角色有充分認識,對角色的喜怒哀樂以及愛恨情仇都做到感同身受。演員在入戲之后所完成的一系列表演能夠產生極大的感染力以及吸引力,使得觀眾受到共鳴,感受到人物思想以及內在情感。所以秦腔旦角表演藝術的一個重要技巧就是對角色進行準確定位和真實把握,奠定人物形象塑造的基礎。
(二)注意臺步手勢
臺步是秦腔表演的一項重要內容,也在形體訓練當中占據基礎地位。對于秦腔旦角表演來說,如果不能走好臺步的話,就不能利用多元藝術手段對劇目當中各種各樣的人物進行塑造。臺步極富變化性,旦角臺步可分成平行步和絞行步這兩個大的種類,要求步伐有節奏和細致。而不同的旦角角色在臺步表現上也要凸顯一定的差異。比方說老旦腳步必須又寬又小;花旦要有規則的小快步;臺步必須剛勁有力。手勢動作也是形象旦角表演中需要把握的一個技巧,旦角的手勢必須保證手的動作和角色內心活動變化情況相一致,關注手勢動作韻味和美感的體現。
(三)眼神傳遞技巧
眼睛是心靈之窗,用眼神能夠把內心想法和思想情感傳達出來,將人物的喜怒哀樂進行有效表現。在秦腔旦角表演當中變身運用十分講求技巧,也是表演者必須掌握的一項表演技能,需要提高眼神技巧運用的熟練性,以便在表演當中無聲勝有聲。眼神表達方法和角色的閱歷、性格、年齡特點等存在著密切關聯,所以需要用不同眼神體現不同角色的心理特點。比如花旦眼神明媚而玲瓏,用來把天真和活潑表現出來;閨門旦眼神要含情脈脈。為了把人物演活,表演者還需要合理控制眼瞼上抬或下垂高度,讓人物更加靈活和富有生命力。
(四)旦角話白技巧
話白實際上指的就是戲曲表演當中的道白,而道白是秦腔旦角表演當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一項內容,其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關系到觀眾是否可以充分了解劇情,能否迅速入戲。話白的語速、語、音色等都需要結合人物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就秦腔旦角的話白技巧運用來說,道白是秦腔旦角表演當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一項內容,其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關系到觀眾是否可以充分了解劇情,能否迅速入戲。話白的語速、語、音色等都需要結合人物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就秦腔旦角的話白技巧運用來說,首先需要保證吐字清楚,讀音準確,與此同時還需要表演者做好精準定位,將個人情感融入其中,結合人物形象設計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語速和音調,把人物情感上的波動起伏和劇情的跌宕起伏呈現出來。就秦腔藝術表演而言,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表演內容,這就給秦腔旦角表演藝術及其技巧的發展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也需要表演者抓住旦角表演精髓,表現人物差異化風格,凸顯人物的內在美,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既傳達戲曲藝術的思想與情感,又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
三、秦腔小生角色的刻畫方法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戲曲表演,都需要將角色刻畫作為重中之重,上面我們所論及的小生演唱實際上也是服務于角色形象的塑造,用聲音和整體表演塑造形象才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秦腔小生角色的刻畫方法主要包括:第一,有效遵守表演規范。秦腔小生在舞臺表演當中擁有特定的規范,在舞臺上步伐、招式等都非常講究,有專屬的表演節奏。這就要求表演者在塑造角色時,有效遵循秦腔小生的表演規范,根據人物具體表現要求將表演技巧靈活地應用。第二,科學把握情感主線。劇中人物存在的重要原因是擁有和人物有關的故事情節,要讓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就必須沿事情線索掌握事件來龍去脈,剖析角色情感脈絡和情感主線,真正進入人物內心世界,保證人物和自身的統一。第三,積極渲染人物性格。性格是戲劇人物最明顯的特點,要保證秦腔小生角色刻畫效果,就必須抓住人物性格。小生形象所代表的是青年群體陽光富有活力,因此在性格方面均應該體現出年輕化的特點。
四、結語
秦腔是我國的重要傳統戲曲劇種,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秦腔中有不同角色類型,不管是在演唱還是在表演方面,都極具魅力和特色。這就要求扮演者掌握多元化的表演技巧,對演唱過程當中的用嗓要求進行有效把握,更好地塑造人物角色,凸顯戲曲人物的魅力和特色。
參考文獻:
[1]張玉紅.關于秦腔小生表演的探析[J].戲劇之家,2018,(20).
[2]李旭陽.聲樂在秦腔小生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戲劇,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