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紅 尹海濤 辛航 李涯
摘要: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部分,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的建設,對促進民族地區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地方院校對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的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在美麗村落的建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建構地方院校服務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的新路徑尤為重要。
關鍵詞: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7;D4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258-02
一、引言
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黨的十八大強調的重要內容。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努力建設美麗鄉村”°。因此,美麗鄉村的建設,對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實現“美麗中國”的建設
美麗村落的建設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關,系到“美麗中國”建設能否順利完成、完成的質與量保障的關鍵所在。四川是一個民族大省,有53種民族成分,世居民族14種,有50個民族自治區縣,少數民族以藏、彝、羌族等民族為主四。美麗中國的建設重點在鄉村,建設好民族地區美麗鄉村,以鄉村為基點,帶動民族地區的全面發展,對實現“美麗中國”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有助于四川民族地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四川民族地區民族文化豐富,各有特色,美麗村落的建設有利于四川民族地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四川民族地區的美麗村落的建設既要關注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又要關注創新與發展;既要注重環境建設、文化建設,也要注重精神內涵建設、關注人們心理健康;既要激發村落內在的活力與潛力,又要注意積極引入外部力量,實現良性發展。地方院校在服務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過程中將有其獨特的積極作用。
三、地方院校服務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的積極作用
地方院校專業科系眾多,培養的人才整體素質較高,有一定的創新性、組織性和某一領域的專業性。地方院校的學生層次較高,思維相對靈活,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較高,各方面都比較成熟,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鉆研精神,也有實現自身價值和提高實踐能力的需求,雖然社會經驗還有所欠缺,但是在老師和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引領下,這方面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高。地方院校本身所存在的科研實力,也可以為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的長遠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在地方院校與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之間搭建橋梁,把地方院校內的生機與活力有機地注入到美麗村落建設中,將激發美麗村落建設的活力,有利于解決美麗村落建設關于傳承、創新與發展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四、地方院校服務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阻礙
雖然地方院校對于服務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有獨特的積極作用,但在此過程中,也必然會遇到很多的困難。
首先,對于美麗村落建設,實現鄉村發展,擺在顯要位置的任務就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四川民族地區民族多樣化,民族文化十分豐富,這些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和瑰寶,需要以恰當的方式傳承和發揚,而不是讓這些瑰寶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逐漸消失或變得黯淡無光。傳承與發展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既要有好的發展,使當地民眾享受現代生活的便捷,也要有好的傳承和發揚,突出民族特色。而地方院校的師生或機構對于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可能存在了解不夠深入的問題,因此在服務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會有一個艱難的磨合期。
其次,民族村落對地方院校師生及相關措施接受度的問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習俗,對于和地方院校的接洽,需要有一個認識了解的過程。村干部和村支部可以在雙方的溝通中起到重要作用。村民能夠認識到地方院校是來幫助美麗村落建設的,對于“美麗村落”的建設村民才是重要的關鍵主體,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和憧憬,地方院校起到的是輔助引領的作用。地方院校在服務美麗村落建設的過程中,也要擺正態度,應該以高度負責任的精神,秉著為祖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新的生態農村發展模式做貢獻的精神去鉆研去學習,并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再次,要變成一項長效機制,在此過程中必要的經費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而完全依賴外部經費的注入很難真正激發美麗鄉村建設的活力。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形成對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和地方院校雙方都有利的動態模式,能夠互相激發潛在的能量與生機,使美麗村落建設能夠保持長久的動力,地方院校也能保持良性發展。
另外,地方院校在服務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構建恰當的組織方式和服務機制有一個過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和改進。地方院校構建的服務團隊一方面需要了解不同民族地區鄉村的習俗與傳統。另一方面,在構建的團隊組成上也需要深思熟慮,既需要引入對傳統文化保護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專家,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又需要從內部培養高端人才,為形成長效服務機制提供保障。此外,該如何與村支部溝通銜接?是否需要建立專門的部門?團隊成員以臨近畢業生為主,還是各個年級都參與?是否需要與課程相結合來進行服務等等。具體實施的時候,將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這些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與改進。雖然有困難,但是,一旦真正形成比較有效的機制,將極大地促進四川民族地區鄉村的發展,為建設美麗鄉村注入活力。
五、地方院校服務四川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的路徑
(一)地方院校為美麗村落建設提供文化引領和智庫支持
地方院校可以和地方政府及科研院所合作,為美麗村落的建設提供建議,提供智庫支持。深入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資源,保護四川民族地區文化遺產,并促進美麗村落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二)構建恰當的雙邊服務模式,激發地方院校自身與美麗村落建設的活力
構建恰當的雙邊服務模式,對于地方院校服務美麗村落建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地方院校應該探索恰當的方式來為地方民族地區美麗村落建設服務。比如,可以組建小團隊,在團隊中包含各個不同專業的學生。環境規劃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建設環境保護和環境文明的需求中提出意見和構想:法律專業的學生可以為村民普法并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專業的學生可以為村民提供心理咨詢;美術設計類的學生可以在宣傳設計方面提供服務;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自己建議;旅游專業的學生可以為當地的旅游經濟發展提供建議。當然,不管團隊成員構成怎么樣,都需要加入十分了解民俗風情的當地村民,以免不小心采取了不符合當地民族習慣的措施。此外,還需要了解傳統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專業人士在團隊中進行引領,并且離不開村支部的支持。另一方面,對于院校本身來說,可以把團隊活動以社會實踐的形式來進行,而教師則以掛職鍛煉的形式參與其中。團隊成員在民族村落中的活動拍攝成多媒體節目在校園內播出,或做成研究民俗活動的素材為院校的相關研究和教學服務,從而更好的為以后建設美麗村落提供方向性的案例;此外,還可以使用各種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或利用互聯網,把民俗活動引入校園,增加其他學生的興趣,豐富校園文化,增強民族文化的影響力,以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服務美麗鄉村建設中。
地方院校努力為美麗村落建設注入活力,村落會變得更好,更有發展,也更能留得住人,美麗村落的建設也能實現良性發展。
★基金項目:本研究得到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縣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課題“地方院校服務四川民族地區縣域美麗村落建設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xy2017040)贊助。
注釋:
①柳蘭芳.從“美麗鄉村”到“美麗中國”解析“美麗鄉村”的生態意蘊[J].理論月刊,2013(09).
②婁火明.建設美麗鄉村要注重特色[N].杭州日報,2013-01-28.
③鄒學榮,江金英,譚平.鄉村振興戰略下生態農業的生態補償研究[J].創新,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