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民 周琳 徐學翔 李雯雯
摘 ?要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實驗教學離不開實驗儀器,同樣,學生或一線教師參加教學競賽,都離不開實驗儀器或自制的實驗教具。詳細介紹光的反射與折射規律教具的設計要求、制作技巧及細節處理。
關鍵詞 物理;光的反射與折射;教具;演示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20-0045-03
Abstract Physics is a science based on experiments. Stud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cant do without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Similarly,?university students or teachers front line take part in Physics Com-petition cant do without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or self-mad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struments. In this paper, It introduce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and details of light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teaching instruments in great detail.
Key words physics;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of light; teaching instruments; demonstration teaching
1 問題提出
學生參賽中的問題 ?學生在參加高等物理教育研究會2018年組織的第六屆“華夏杯”全國物理教學技能大賽及物理教育論壇時,參加教學競賽的題目是:光的折射定律。因缺乏教具,學生便從淘寶網購買,而所購教具水槽直徑僅20 cm,尺寸太小,評委老師無法看清光路,演示效果不佳,影響了比賽成績。中學常規班級人數約50人,小尺寸的教具用于課堂演示教學,坐后排的學生無法看清物理現象與物理過程。2019年上半年,學生參加江西省內物理教學競賽,筆者制作了水槽直徑50 cm的教具,收效甚好。在第七屆“華夏杯”全國物理教學技能大賽及物理教育論壇的教學競賽中,該教具獲得創新獎,學生講課也獲得一等獎。
課堂教學光的反射與折射規律演示教具中的問題 ?江西省中小學教師國培計劃自2010年開始實施,2019年下半年,國培學員看了筆者做的教具非常感興趣,有學員反映:“中學物理光的反射與折射是光學部分重要內容之一,但教育行政部門配發的教具尺寸較小,無法滿足教師課堂上演示教學需求。”可是,由于一是缺乏工具,二是工具尤其電動工具不會也太敢用,加之經費等問題,因此,絕大部分教師沒有做過教具,在自制教具方面任重而道遠。
2 光的反射與折射規律示教教具的設計要求
本示教用教具用于教師課堂演示現象或研究規律,在設計時提出三點要求。
儀器尺寸要大,結構要牢,質量要好 ?作為演示教具,一般是使用者上課時,教具放在講臺上,以便演示現象或規律時全班學生都能看到。故儀器必須大氣,即有足夠大的尺寸。教具若在中學使用,每一屆常有多個班,且年年要用,所以教具必須堅固耐用且使用方便。若是教師或學生用來參賽,要求儀器在比賽過程中不能出現任何紕漏,以免影響比賽成績。尤其異地參賽,需經過顛簸運輸,對儀器的質量和穩定性要求更高。
儀器可不斷改進 ?物理教師或學生在設計教具過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使用過程中常會發現不足之處,需進行改進。如本儀器刻度盤的刻度線最早時使用黑色,發現儀器給人壓抑的感覺;后改成藍色,儀器給人敞亮、舒適、快樂的感覺。教師或學生用于競賽的教具,若需長途運輸,尤其儀器尺寸過大,最好設計成可隨時拆卸和組裝的方式,以方便運輸。
儀器必須能科學演示出物理實驗現象或規律 ?儀器在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儀器可給學生演示:光在二種介質界面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光從光疏介質進入光密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時能測出全反射角;驗證光路是可逆的。并進一步通過較準確測量讀取角度值,測算出液體槽中不同液體、同一液體不同密度或溫度時的折射率,從而達到探究與初步研究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光路可逆等規律。
3 光的反射與折射規律示教教具的制作
液體槽的制作 ?液體槽由三塊板組成:厚5 mm、半徑25 cm亞克力圓背板一塊,厚5 mm、半徑25 cm亞克力半圓面板(如圖1所示)一塊,厚2 mm、長82.5 cm、寬4 cm的長方形板一塊。將三塊板用亞克力專用膠水膠接成一半圓柱體形(如圖2所示),即是液體槽。在膠接時,如何確保液體槽盛裝的液體是標準半圓柱體?可用5 mm厚的亞克力板切割一內徑44 cm、寬度1 cm的定位用加強筋,即圖1中紅色部分。先半定位加強筋粘接在亞克力半圓板和圓背板上,再將長方形2 mm厚亞克力粘接在圓板上,半圓板最好等刻度盤(圖3)貼在圓背板上后再粘接。圖1、圖2、圖3中圓點即圓心,往液體槽內裝液體時,液面到達圓心點的水平線時,液體成標準半圓柱體。如果覺得液體槽太大,可依自己尺寸設計。
刻度盤的制作 ?刻度盤用白底不干膠制成,刻度線選藍色,最小刻度2度(圖3);若要求高,可做成1度。但是刻度線太密,視覺效果會很差,可采用錯位的辦法,即1度刻線的圓半徑小一定尺寸。過圓心畫一水平實線,用于實驗時察看水位和調節儀器水平;過圓心畫一豎虛線當法線。若液體槽內徑為44 cm,刻度盤可做成43.5 cm。
水槽支架的制作 ?水槽支架要求穩固、不易形變,在水槽裝滿水時,水的重力不會對穩定性產生任何影響。實際制作的支架正面如圖4所示,為增強穩定性,添加加強條以便形成三角形穩定結構。加強條在固定時要確保背板與底板垂直。為便于調液面水平,在底板四個腳安裝水平調節螺絲。
圖5是水槽支架反面。為便于激光筆支架與背板緊密結合,制作并安裝兩塊弧形平滑鐵皮。在水槽支架反面,激光支架轉軸的定位非常重要,將影響到在激光支架轉動過程中,激光是否能始終指向圓心。這要求激光支架轉軸在液體槽的圓心位置,激光筆與支架完全對稱。
激光筆支架的制作 ?激光筆支架做成L形,要求穩定性好,不易形變,否則影響激光入射角變化時對準圓心。其結構見圖6與圖7。激光筆支架上裝有一圓環體磁鐵,磁鐵由自攻螺絲固定在木制激光筆支架上,磁鐵與平滑鐵皮緊密吸合且不晃動,如有晃動則是自攻螺絲所致,需將自攻螺絲頂端磨平。在激光筆連接處的木支架上鉆一孔,激光筆剛好放入孔中,用熱熔膠固定激光筆。在激光筆支架轉動過程中,激光應始終指向液體槽的圓心,如未指向圓心,則用熱風槍吹軟熱熔膠后冷卻時再固定激光管,使激光軸心、支架軸心在一平面內。如在轉動初位置能指向圓心,轉動一定角度后又不能嚴格指向圓心,則與支架轉軸的定位或激光支架在轉軸處的孔不在正中心有關。
4 激光與雜光的處理
本儀器中,激光筆是線激光,射入水中后不利于光路的觀察和刻度的讀取,需在激光出口處粘接一小段玻璃細圓柱或塑料細圓柱,使線激光變成面激光。激光筆固定在支架上時需調節好角度,使面激光平面與水面平行。
實驗時,面激光從光疏介質進入光密介質時,反射光線周邊會出現較強的雜光干擾,雜光來自水槽弧形底端的反射,可在弧形底端粘一2 cm寬的黑色玻璃膜或黑色絕緣膠帶,將射光吸收掉。
5 小結
在2003年發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中沒有專門列出學生必做的實驗,導致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迷茫且有弱化趨勢。《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12個必做實驗和9個選做實驗[1],強化學校與教師要引導學生做中學,做中體會科學探究內涵,以發展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實驗教學能否成功,關鍵在教師,若教師意識到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對學生的將來發展有責任心,必對實驗教學、實驗教具、制作教具有興趣和動力,實驗教學也一定會越來越好。希望本文所述示教用教具在幫助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方面能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