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李廷虎,阮黎明
為滿足生產需求,我廠擬以煤矸石代替濕粉煤灰作為生料配料,但煤矸石易磨性較差,在摻入原材料進入生料輥磨之后,嚴重影響了生料輥磨產量。為改善煤矸石在生料輥磨內的易磨性,我廠將煤矸石通過原煤破碎系統的波動篩及環錘式破碎機進行破碎后,與原材料一同入磨粉磨。采取此措施后,生料輥磨產量有所提高,但尚未達到預期效果。為進一步降低煤矸石的入磨粒度,提高易磨性,增加生料輥磨產量,我廠又對原煤破碎系統的波動篩及環錘式破碎機進行了技術改造。
工廠原設計安裝的波動篩型號為BS-200型,電機功率為5.5kW,出篩粒度:≤30mm。在實際生產中,當波動篩的螺旋篩片有一定磨損時,出篩粒度就會≥30mm,從而使一部分>30mm的物料不能進入環錘式破碎機。由于此波動篩自身設計制造原因,出篩粒度無法再減小,我公司對波動篩進行了以下改造:
(1)斷開波動篩的機械傳動(見圖1);
(2)拆除波動篩的全部篩芯(見圖2);
(3)在波動篩內部安裝自制的間隙為15mm的篩網(篩網傾斜角度約40°,見圖3)。
波動篩改造后,原出料粒度由≤30mm減小至≤15mm,這部分≤15mm的物料直接由波動篩底部下料溜子進入均化工序,而≥15mm的物料會進入環錘破碎工序。

圖1 波動篩

圖2 波動篩篩芯

圖3 改造后波動篩篩網
工廠原設計安裝的環錘式破碎機型號為JPH-1010(右裝),功率:5.5kW,進料粒度:≤250mm,出料粒度:≤30mm,篩條間隙為30mm,具體改造如下:
(1)由于環錘式破碎機的每個錘環與錘環架左右隔板的間隙為60mm,在錘環做功時,錘環與錘環之間會有10~120mm的空檔形成,在進行物料破碎時就會有>30mm且<120mm的顆粒在破碎機內部多次循環后才能從間隙為30mm篩條縫隙中排出。鑒于此種情況,我們在每個錘環兩側,各加裝一片規格為20mm×150mm×230mm的破碎錘片,由中央鏈提升機換下的舊鏈條鏈板加工而成,共計56片,使錘環之間的間隙縮小至10~40mm(錘環、錘片、錘環架之間的平均間隙為5mm),減少了大顆粒物料在破碎機內部的循環次數,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破碎機的破碎效率。
(2)將環錘式破碎機間隙為30mm的篩條改造成間隙為15mm的篩條,控制出料粒度≤15mm。
(3)環錘式破碎機改造后,錘環重量增加,破碎機工作負載電流僅增加約6A,原電機功率完全適用,不必更換電機。
改造前后環錘式破碎機轉子及錘環見圖4、圖5,改造前后環錘式破碎機篩條見圖6、圖7。

圖4 改造前環錘式破碎機轉子及錘環

圖5 改造后環錘式破碎機轉子及錘環

圖6 改造前環錘式破碎機篩條

圖7 改造后環錘式破碎機篩條
技術改造后,原煤破碎系統的工藝技術指標有所提高,原環錘式破碎機的破碎能力增加,在不增加設備的情況下,原煤破碎系統的出料粒度減小。具體如下:
(1)波動篩出料粒度從≤30mm減小至≤15mm。
(2)破碎機出料粒度從≤30mm減小至≤15mm。
(3)原波動篩的驅動部分去除,節省了電能。
(4)原煤破碎系統的整體出料粒度從≤30mm減小至≤15mm,達到了“多破少磨”的目的,為粉磨提產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1)本次技改間接提高了生料磨摻入煤矸石時的產量,生料輥磨產量由165t/h增加至180t/h。
(2)降低了原煤破碎后的出料粒度,間接提高了煤輥磨的產量。
(3)拆除波動篩驅動部分后,節省電量:5.5kW×0.85×8h×20d=748kW·h/月。環錘式破碎機改造后,電耗每小時增加約3kW,按每天實際運轉8h、每月實際運轉20d計算,每月增加電量:3kW×0.85×8h×20d=408kW·h/月。經計算,原煤破碎系統整體每月可節電約748-408=340kW·h/月。
(4)拆除波動篩的篩芯后,節省了備品備件采購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