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 要:為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實現“放心農業”的發展目標,武陟縣強化宣傳,加大培訓力度,積極引導企業發展“三品一標”認證,實現農業提質增效,保障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分析發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的措施和成效,探討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發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三品一標”;問題;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4-0043-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2? ? ? ? 文獻標志碼:A
1? “三品一標”發展現狀
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推進“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并加強管理,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途徑[1]。武陟縣充分利用當地良好的農業資源優勢,以標準化生產為依托,廣泛發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序引導農民流轉土地,嚴格按照“三品一標”認證標準,在全縣大力推廣農業標準化安全優質生產技術,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無害化種植,加快“三品一標”認證步伐。以開展大宗農作物認證為突破口,發揮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南菡香生態農業合作社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迅速提高“三品一標”認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例。同時,積極利用推介平臺宣傳武陟縣優質農產品,提高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多措并舉,“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和標準化生產取得了良好成效。
武陟縣已建成5家市級園藝作物標準園,擁有無公害農產品5個,綠色食品15個,有機產品4個,“三品一標”面積達2.5萬hm2,在全縣耕地面積中所占的比例超過了46.72%。“武陟大米”“菡香大米”早已成為知名品牌。“菡香大米”獲得第8、第13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第17屆綠博會金獎,入選全國百個合作社百個農產品品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2016年3月,河南菡香生態農業合作社參加2016(第11屆)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展覽會,與河南民航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有機大米供應協議,“菡香”品牌走上了飛機,推向了全國乃至全世界。2017年11月,“武陟大米”天貓官方旗艦店也成功上線。
武陟縣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生產基地全部采用相關技術標準,建立了農業投入品使用制度、安全間隔期、休藥期制度和生產記錄制度等,實現了基地生產標準化和產品無害化、優質化、品牌化。武陟縣農業農村局明確了小麥、水稻等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并印發生產技術明白卡,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站的職能,落實農技人員“包村聯戶”責任制,積極發動縣、鄉兩級農技推廣技術人員下鄉提供小麥、水稻等大宗農作物的技術指導,大力推廣新技術,尤其是小麥、水稻的標準化、高產、高效栽培,以技術帶動生產。在小麥、水稻生長的重要時期,大力宣傳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尤其在病蟲草害的重發時期和小麥“一噴三防”關鍵時期,大力推廣統防統治、綠色防控。2019年,武陟縣綠色防控面積為8.87萬hm2,綠色防控覆蓋率為31.2%,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11.88萬hm2,統防統治覆蓋率為41.8%。
2? “三品一標”發展面臨的問題
2.1? “三品一標”認證數量不多
一是大部分企業、合作社對“三品一標”的認識較模糊,多數人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眼光,缺乏參與市場競爭的經驗,缺少合作參與競爭的意識。二是市場準入制度進展緩慢,“三品一標”市場效益不明顯,很多市場農產品優質不優價,經濟效益沒有明顯改善,降低了企業、合作社和農戶“三品一標”認證的積極性。三是一些企業或合作社認為非“三品一標”基地的農產品也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不想花費時間、金錢、精力申請認證。
2.2? “三品一標”品牌建設檔次不高
雖然有些農產品獲得了國家農產品質量認證,但很多農產品仍以出售初級產品為主,產品層次較低,產業鏈條不長,競爭力低下。農業企業科技開發投入和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產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不高。
2.3? 監管體系建設不完善
依托“武陟縣互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綜合指揮調度中心”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將“三品一標”基地納入管理平臺,為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程無縫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撐。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的運用還處在初級階段,相關人員仍需認真研究學習并靈活運用。
在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中,雖逐步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鄉、村三級監管網絡及“三品一標”三級監管體系,但其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基層人員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及“三品一標”知識、法律法規了解不深,專業技術不熟練,業務素質不夠硬,不能全面實施有效監管。
3? 對策和建議
3.1? 加強“三品一標”基地的質量安全監管
一是充分發揮“武陟縣互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綜合指揮調度中心”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的作用,將全縣“三品一標”基地納入平臺管理,實現網上環境監測、生產過程等實時監控,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監管。二是經常檢查“三品一標”基地的生產記錄檔案、農業投入品使用情況等,推廣成本低、環保、無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和物理防治技術,嚴格按照“三品一標”標準進行生產,保證農產品質量。
3.2? 加強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
發揮農技推廣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作用,形成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使生產主體有章可循、有標可依,推動農產品生產朝著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利用武陟縣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的機遇,引導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申報綠色產品,擴大農產品品牌效應,用安全優質的農產品實現農業標準化生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3.3?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武陟縣高度重視“三品一標”認證獎勵扶持工作,出臺優惠及獎勵政策,對“三品一標”認證企業給予政策性獎勵,提高企業參與認證的積極性,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生產基地開展標準化生產,支持并引導“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加快“三品一標”認證步伐。
3.4? 探索“互聯網+農業”銷售模式
一是鼓勵“三品一標”龍頭企業整合和加大技改投入,延伸產業鏈。出臺激勵政策,動員龍頭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擴大產能,提升檔次,提高市場競爭力。二是積極推進產銷銜接,充分利用西滑封村建立的農村淘寶服務中心,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銷售農產品,打造農產品電商平臺,促進縣域農產品的跨區域銷售,農產品“走出去”拓寬渠道。
3.5? 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針對“三品一標”進行有效宣傳,將“三品一標”農產品的各項指標公之于眾,大力宣傳“三品一標”,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從而改變部分企業或合作社對“三品一標”的態度。二是加強典型示范宣傳。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的方式,總結和推廣典型經驗。三是通過媒體、報紙、網絡普及知識、推廣技術、報道成效,讓更多人認識到“三品一標”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傳芳,李佳新.推進“三品一標”農產品的認證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J].安徽農學通報,2017(13):5-6.
(編輯:郭?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