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君 歐繁榮
摘 要:目前從體育與語言的關系上看,研究主要集中在激勵性語言對體育運動效果的影響研究,從體育的功能上看主要集中在健身、娛樂、育德、社會的功能,而體育的益智功能研究較少,細化到體育運動對少兒語言能力提升的影響研究尚未檢索出結果。本文嘗試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結合體育學、語言神經學等基本理論,探討少兒時期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訓練,促進少兒語言學習能力提升的研究。
關鍵詞:體育運動;少兒語言能力;體育與語言
一、引言
人的大腦,概括來說,有感知外界各種信息、控制運動、記憶、認知等五大方面的功能,孩子在6歲時條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較穩定和鞏固,7~8歲時,大腦皮質運動區神經細胞的分化,13~14歲時皮質抑制調節機制達到一定強度,分析綜合能力明顯提高,13歲以后,大腦發育基本定型。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少兒時期。美國體育運動文化深厚,公民健身意識強烈,很多孩子在3~4歲,就會與家人做親子體育游戲或者去專業機構學習體操或者游泳等。他們認為在少兒時期通過體育運動可以增進親子關系、幫助孩子心理健康成長,同時也對大腦進行科學合理開發與利用,能更好地促進大腦發育,促進大腦更好的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二、體育運動對少兒大腦發育的影響
(一)體育運動促進大腦釋放有益的生化物質
智力的發展需要以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神經系統為物質基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能為大腦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使人的視覺、聽覺、本體感、神經傳導速度和神經過程的靈活性都將會提高。例如,一般人從感受信號(如見到光或聽到聲音)到立即做出反應的時間0.3~0.5s,而經常從事體育運動的人只需要0.12~0.15s,這表明體育運動可以促進神經系統功能的提高。我們知道記憶的儲存或者最終形成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合成,而這種合成受核糖核酸的制約,體育運動不但能提高核糖核酸和含量還促進它的合成,使腦細胞蛋白質合成過程活性增強。同時,運動還會增加我們人體大腦中海馬體的體積,海馬體中受運動影響的部位其實正是掌管人們對熟悉環境記憶的部位,這樣大大促進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的加強。
(二)體育運動可促進右腦開發與利用
人的大腦左右半球支配身體相反面,日常活動中人們慣用右手,導致左右腦發展不平衡,人的左腦主要進行抽象思維,而右腦的記憶容量、形象思維能力都大大超過左腦,而大量的體育運動必須手腳交替,左右交替才能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且多數時候右腦工作占優勢,這樣有助于大腦兩側半球機能的全面發展。
(三)體育運動利于消除腦疲勞
腦疲勞是指在持續較久或強度過大的腦力勞動過程中,腦細胞代謝產生的自由基,乳酸等許多有害物質大量淤積,阻塞了大腦的營養通道,造成血氧含量降低,血液循環不暢,在腦部營養和能量極度消耗的同時又阻礙了營養物質的有效吸收和利用,最終導致“大腦新皮質”與“大腦邊緣系統”和“間腦”之間的平衡關系遭到損害,腦細胞活力受到抑制,出現信息流的增大和紊亂等現象。隨著不想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影響,在我國青少年群體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腦疲勞,這種現象隨著現代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呈上升的趨勢,這不得不令人深思和擔憂,也應當引起父母與教師的高度重視。
適當的“消極的休息”,如睡眠和靜坐對人體很有幫助,但在某些情況下并非缺乏睡眠,采用體育鍛煉這種“積極的休息”方式效果更佳,因為體育活動能更好地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發展心肺功能,提高呼吸系統的功能,從而使大腦能夠獲取更多的氧氣,給大腦思維、記憶等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同時,使與文化學習有關區域的腦細胞得到休息,提高腦力綜合勞動效率。也因此,人們常說體育運動對文化學習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三、大腦發育對語言學習的影響
(一)腦功能發展有利于語感能力的培養
語感能力具有直覺思維特性,事實上直覺思維說到底屬于形象思維范疇,在從現代心理科學的研究來看,人腦對字母的處理是分別由兩個不同的部位來掌職的,漢字具有左視野優越性,而左視野傳入的信息主要由右腦處理,右腦主要儲存圖像,所謂形象思維主要由右腦完成,而右腦與創新思維又是關系最為密切的,因此,對于培養創新語文能力的目標的語感能力培養來說,開發右腦,實施形象思維策略不僅具有可行性,還具有必要性。
(二)腦功能發展有利于思維、記憶能力的培養
自1981年美國斯佩里博士關于右腦左腦分工理論獲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以后,各國競相探索右腦智力開發,腦功能有了近一步的發展。腦科學家研究證明,右腦與創造功能密切相關。我們常在日學習或者生活中被某件事情所困惑,然后沒過多久又突然有所感悟,或者突然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右腦潛能在發揮作用。人腦的大部分記憶,首先存入右腦的是情景中的模糊圖像,里面的信息像電影膠片中的圖畫形象被記入右腦。我們常說的思考,就是左腦與右腦相互配合,右腦一邊描繪圖像,左腦一邊把觀察到的內容符號化,語言化,所以說左腦的工具性質強烈,它負責把右腦的形象思維轉化成語言。
人們在思考時候,首先需要右腦非語言化的“信息錄音帶”(即記憶存儲)描繪出具體的形象。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烈要求我們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或者說創造力的新一代,人本身不能無法憑空創造信息,我們常說的創造力實際上是一個加工整合的能力,是我們的大腦能將腦中本來不連接的情報信息較好的聯系起來的能力,兩個或者三個、多個信息之間距離越大,大腦把它們聯系起來的設想也就越新奇。因此,如果我們想要不斷有新的設想產生,就要讓右腦的思維機能更好的發揮作用,并且與左腦很好地配合。
(三)腦疲勞消除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人的大腦不比電子計算機,不能無休止的儲存知識,當大腦工作一定時間后,就會產生疲勞,少兒時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殊性決定少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大腦皮層有關區域必須處于高度興奮狀態,才能將知識掌握,但這種情況或者因掌握不夠增加學習時間,就容易使大腦產生保護性抑制,進而出現頭昏腦漲,思維遲鈍,甚至能明顯地感覺到記憶力下降,學習效率低下。通過體育運動鍛煉,緩解腦疲勞,促使少兒身心得到恢復,大腦“解除疲勞警示”,勢必會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體育運動提升語言學習能力時應遵循的原則
(一)運動方案科學化
根據少兒的年齡、身體素質等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注重發展少兒聽覺、視覺、平衡、協調的腦功能開發。同時,注意少兒運動身體姿勢、身體各部位全面性、肌肉發育均衡性、運動損傷預防,訓練時間的安排、運動強度、運動類型等符合少兒身體運動規律等特點。
(二)運動形式游戲化
少兒時期喜歡各種游戲,按照制定的合理目標,運用體育與人類共同的特性即競爭性特點,將枯燥的訓練游戲化,在組織形式中開展多重變化,如集體、分組、個人、親子等不同玩法,使少兒的各種感知能力在參與游戲化的體育運動中得到充分發揮。
(三)運動全程安全化
少兒身體的各個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可承受的負荷都在一定范圍之內,因此要注重運動量設置的安全合理,少兒是活潑好動、運動經驗不足的階段,甚至還有孩子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做出錯誤的判斷和危險嘗試,因此要特別注意運動過程的安全防控。
五、結語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腦力勞動的過程,大腦皮層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會引起一系列的神經和心理緊張。本文以神經語言學、運動生理學及體育基本功能為理論基礎,認為對少兒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訓練,不僅能夠使少兒的體質得到增強,加速血液循環,改善大腦供養情況,還能夠促進大腦相應部位神經中樞的發達、改善和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皮層的工作能力,使興奮和抑制狀態更加集中突出,這樣,就能使神經工作過程更加均衡和和靈活,從而使思維、注意力、視聽、記憶、判斷、分析、綜合和反應等腦綜合能力得到提高。體育活動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增強記憶力等;同時,根據高級神經活動的副誘導規律,采用體育運動這種積極性的“休息”(如課間操等)有時比靜態消極休息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王凱.談體育運動對大腦的影響[J].少年體育訓練,2008(1):1.
[2]吳鏑.基于腦電圖信息分析的腦疲勞研究[D].大連:大連交通大學,2008.
[3]王小潞,馮駿.隱喻加工腦區的關聯因素[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136-148.
[4]邢曉娜.淺談語感能力的培養[J].祖國(建設版),2014(1):1.
[5]季濤頻.從消費審美化角度論審美創造力的培養[J].美術大觀,2010(9):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