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雨晴 茆晶云 劉伯榮



摘? 要:職業服飾是企業和團體展現自身文化形象的基本載體之一,也是塑造顧客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對揚州傳統文化和人文景區的職業服飾設計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并結合相關案例進行比較分析,能夠提出提升景區職業裝的個性化與時尚性的設計策略與實現路徑,進而可以在設計實踐基礎上展開深入的探索。
關鍵詞:揚州景區;職業服飾;個性化;時尚性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旅游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注重數量到全面提升質量和體驗的快速發展之路。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競相探索為旅游注入文化內涵,來打造更高質量的旅游體驗。揚州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擁有極其豐富的文化資源。然而,在旅游資源的整合創新方面,揚州的建設進展卻比較慢,很多非常優秀的文化資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展示,同時,在揚州景區的形象設計方面也缺乏統一的規劃和高品質的創新。本文從揚州景區的職業裝設計入手,在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探索提升其設計水平的有效途徑。
一、揚州文化與景區職業服飾設計調研
(一)實地調研
課題小組在2019年9月至10月期間,對揚州個園、何園、瘦西湖等具有代表性的景區展開實地調研。調查過程中主要采用了觀察法和訪談法,拍照收集了揚州現有景區的職業服飾形象素材,并采訪了從業人員以及游覽旅客,且都進行了記錄和整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結合文史資料的研究,對揚州景區在文化資源的利用和職業服飾形象的設計上展開深入分析。
(二)調查結果分析
課題小組在走訪中發現,目前在揚州的各個景區都有相關的職業裝體系。其中,個園和何園景區的職業裝設計在形象上屬于較為常規化的職業裝形象,較少有相關文化元素的運用。而瘦西湖職業裝設計則較多地運用了傳統文化的紋樣題材裝飾。以揚州瘦西湖景區現有的船娘服飾為例,它在整體上展現出傳統女性的古典之美(如圖1、圖2)。在款式方面,該服飾是唐裝與旗袍的結合。在設計方面,衣襟部位保留了旗袍的盤扣設計,衣襟和袖口鑲邊,在領口處做了立領設計,在偏胸口上方處繡上花朵紋樣作為景點的標志。揚州文化在唐朝以及清朝最為發達,當下的唐裝與旗袍結合的款式更好地突出了揚州剛柔相濟的人文精神。當下服飾的面料以棉為主,具有舒適透氣的特點,細看可以看到點狀壓紋,胸口處的花朵紋樣繡得十分精致。服飾是春夏款,整體服裝較為寬松,所以春天可在內搭配黑色長袖,而夏天可直接穿著外衣,簡潔方便。
從調研的結果上來看,目前只有少部分的景區職業裝在設計上運用了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裝飾題材,其風格主要仍是趨向實用性和保守性的設計,在時尚性與個性化方面仍有很大創新的空間。
二、景區職業服飾設計比較分析
和一般的時裝設計相比,職業裝的款式設計會受到更多的約束和限制,如場景和角色的適用性、視覺特征元素的一致性等。大部分的人文旅游景區的職業裝在設計思路上都主要關注對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展現,而在時尚性方面的探索則非常少。事實上,流行元素與傳統元素在職業裝設計中并不是不可兼得的,設計得好甚至可以相得益彰。如蓋亞品牌的職業裝設計(如圖3),既在整體上具有非常強的中國文化風格,又在細節上展現出鮮明的時尚感。設計師非常注重中國文化的表現,服裝整體款式采用了唐裝的廓形,但在大廓型的基礎上加以修改,比如將唐裝合體的袖子加以擴大,長度上也從手腕處修改到手肘,裸露出女性細長的手臂;在顏色上采用清爽的白色為主體,以清爽的淡綠、淺藍加以修飾;在裝飾上利用貼邊裁剪分割制作門襟,上衣領口選擇了中式立領款式設計,盡顯中國女性的優雅氣質;面料上大面積運用了蠶絲與緞面布料的結合,在手肘處用不同的面料拼接做出紋案,面料與顏色,高級而不顯奢華,個性而不失韻味,整體給人一種仙氣縈繞的中國之美。同時,設計師更是在細節上靈活運用了中國元素,將普通的服裝表現的更具有時尚性。細節不在于多,而在于那份恰到好處。設計師將傳統唐裝的葡萄扣轉變成旗袍的盤扣,盤扣還是那個盤扣,但是在不同的服裝中卻能表達著不同的語言;配飾上搭配具有中國風格的圓環項鏈,原本顯得死板的圓環項鏈卻給整體服裝增加了一定的重量感;服飾的圖案上,設計師使用刺繡的方法,大顯中國的大好山河。整體服裝有著中式精致而具代表性的配飾,在細節上不僅顯示出中國特色也呈現出國際化的時尚感。
相比而言,瘦西湖景區目前的職業裝款式基本上完全承襲了傳統唐裝的廓形模板,裝飾的結構和題材也遵循老式唐裝的規矩。因此從整體到細節都趨于保守,缺少體現創新與時尚的亮點。
三、設計創新策略研究
在設計調研的基礎上,課題小組提出了提升設計的時尚性和個性化的創新策略,下面分別做詳細闡述。
(一)揚州景區職業裝時尚性之表現
旅游本身是一種潮流事件,而景區是潮流的載體,所以作為潮流的表達重點在于景區的職業服飾上。經過實地與資料調研之后,我們發現瘦西湖景區船娘服飾在時尚性的表達上有缺陷,因此我們會從服裝的款式、面料、色彩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1.款式
現有船娘服飾是唐裝與旗袍的結合,在傳統唐裝造型的基礎上,通過旗袍盤扣元素增加了女性的知性美,從總體來說,端莊有余而飄逸感不足。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旅游業的發展,揚州船娘的工作早已不再是搖櫓撐船,而是為客人導游和曲藝表演。因此,款式上可以在整體簡約廓形的基礎上增加更豐富的細節設計。在課題小組給出的參考設計方案中,上身以中式服裝為基礎,采用紐襻的樣式連接左右兩片衣身,在腰線處加入收身設計,領口保留立領設計凸顯女性優雅氣質;下身考慮到行動方便,設計為裙褲;外加長款飄逸系帶外套,整體造型上力求簡潔大氣。
2.面料
現有船娘服飾為最樸素的棉材料,功能性方面足夠透氣,但是表現力不夠強,新方案則選擇將麻與輕紗疊加,閉與透的結合,重與輕的結合,增加了服裝的層次感,融入現代審美的趨勢,也可使得船娘穿著更舒適更美觀。
3.色彩
在色彩上,新方案摒棄了傳統清一色的手法,在外套上增加綠色漸變,整體上更顯得輕盈、飄逸、纖美,與瘦西湖景區也形成了呼應,同時也賦予了服裝更多的現代感和時尚性。
(二)揚州景區職業裝個性化之表現
景區職業服飾是代表景區形象,展現景區內在特色的一種方式。設計師在設計時,應該盡量考慮融入地方性元素,展現景區獨特的文化氣質。在現有船娘服飾中,僅有的代表性元素為刺繡櫻花,櫻花元素可謂覆蓋面廣,不能很好地代表瘦西湖景區。新方案的設計在不違背整體造型的基礎上,增加能呈現景區風光的細節,使得游客能清楚了解瘦西湖,感受瘦西湖景區帶給他們別致的游覽享受。首先,在前胸以及手肘處增加白塔造型的水墨畫,利用印染、絎縫的手法加以表現;在袖口以及外套下擺處,我們提取揚州運河文化中的水波紋,通過降低透明度織染進面料中,使得其更靈活通透;在色彩上也是提取瘦西湖景區的綠色,通過漸變的形式,使得服裝不僵硬死板(如圖4)。景區工作人員的服飾不僅能夠給游客帶來積極的教育意義,也能夠引導著旅游文化向更健康更積極的形式發展。
四、結語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國的服飾藝術也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地推陳出新,我們應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服飾藝術,要在保留景區傳統特色的基礎上融入設計的語言,要設計出與現代文化審美相符合的職業服飾,要讓中國服飾登上國際舞臺。用前瞻性的、國際化的眼光加以創新,融入新的時代的文化特點,打造揚州旅游職業服飾的品牌,為發展旅游業、弘揚中國的服飾文化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毛立輝.多方入手創新職業裝時尚內涵——中國職業裝創新發展專家論壇發布“武漢方案”[J].中國紡織,2019(3):102-103.
[2]孫志貴.我國職業服飾探討[J].南京農專學報,2002(4):156-158+164.
[3]馬金芳.我國職業裝及其發展對策[J].中國個體防護裝,2004(2):8-10.
[4]王詩楠,逄雅迪,劉穎.淺析亞麻的功能性及其在現代服飾中的運用[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9(10):21-22.
[5]李迪.探究旅游景區服裝設計的地域性與時尚性[J].藝術教育,2010(12):143.
[6]李迪.淺析云紋在現代旅游景區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前景[J].美術教育研究,2011(8):102-103.
[7]朱亞.旅游景區應用服飾的地域性與時尚性初探[J].皖西學院學報,2014(3):122-124.
[8]祝重禧.服飾類旅游紀念品設計的地域性與時尚性特征[J].裝飾,2005(6):110-111.
[9]范文涵.旅游文化衫印染設計的地域性與時尚性探究[J].染整技術,2018(12):25-26+30.
[10]簡圣宇.新時代語境下本科生“學術性學習”探析——以《清稗類鈔》所涉服飾文獻的“文本研讀”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9(6):1-6.
[11]樊宗敏.傳統植物紋樣在服飾中的運用及大眾審美研究[D].天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19.
[12]簡圣宇.對中西“意象”概念的考察和梳理[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9-23(06).
[13]高凱虹.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在現代服裝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3.
[14]李莎.揚州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6.
[15]陳亮,戴孝林,文斌.基于揚州文化的服裝時尚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輕工科技,2020(3):106-107+140.
作者簡介:蔣雨晴,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
茆晶云,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
劉伯榮,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服裝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