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蕾
(江蘇省金壇區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200)
因為血液透析室內的工作具有任務量大、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以及工作環節多等特點,其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比較多的不穩定因素,如果不加以重點關注,則會直接影響治療的效果,甚至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統計2013年到2018年期間來本院行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觀察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護理安全管理,患者在護理后的護理質量平均評分,現報告如下。
統計2013年~2018年期間來本院行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兩組患者進行分組處理,共分成兩組,一組是觀察組,另一組是對照組,每組各有60例患者,兩組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對照組的6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有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齡在42~75歲之間,平均年齡(51.6±6.3)歲;觀察組的60例患者中,有33例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集中分布在43~75歲之間內,其平均年齡,經過計算為(53.7±6.2)歲;統計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并進行比較,對比后無差異(P>0.05),可比。
為對照組患者開展傳統常規護理,其中主要需要護理的項目有常規基礎護理、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則需要在此基礎上為患者行護理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如下:①成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醫院內的血液透析室應該組織相關的醫務人員建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1],并且根據個人的實際資歷,選派一名組長,而后在組長的領導下,進一步明確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同時應該為每一名組員安排相應的護理工作職責,在這過程中應充分的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和血液透析室內護理工作的特點,并且也要制定完善的護理流程與安全管理的制度,嚴格按照制度管理與執行[2];②醫用儀器的安全管理:護理人員應該全面的了解血液透析室內各個醫療器械的操作方法、型號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從而確保儀器的正確使用,同時,應該定期做好醫療儀器的檢查與維護,并且在每次使用完儀器后,應該做好嚴格的消毒工作;③環境的安全管理:護理人員應該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為患者規劃合理的血液透區域,并且對每天探視的人員數量進行規范,降低其他人員與患者的接觸。對于醫務人員來說,其在進入血液透析區域內應該更換好專門的帽子、手套等,并且做好手部衛生的清潔。此外,應該為患者做好環境管理,一方面需要做好環境內的清潔與消毒工作,另一方面則需要為患者維持好環境內的溫度與濕度,而對于年齡比較大的患者來說,應該為其加設護欄,從而避免墜床情況的發生;④患者的安全管理:在為患者開始進行血液透析前,應該對患者的肝功能、艾滋病等進行檢查,并且也要及時督促患者進行定期的檢查與復查,同時,對于血源性疾病陽性的病患,應該為患者進行專門的護理,從而避免其出現交互感染的現象。
使用本院所設計的護理質量評分量表在患者經過護理后對其護理治療進行綜合性的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值越高,則表示患者護理質量越高。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經過護理后,將兩組患者護理質量的綜合性評分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綜合性護理質量評分要高于對照組的綜合性護理治療評分,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在對比后所產生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的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的對比()
組別 n 護理質量評分觀察組 60 93.4±1.5對照組 60 84.9±2.4 P<0.05
對于醫院內的血液透析室來說,其是一個專業型極強、技術含量極高的醫療場所,而且,在血液透析室內患者的流動性也非常大,具有比較多的緊急情況,這樣一來也就導致血液透析室內的護理工作非常繁重,從而導致血液透析室內的工作具有比較高的風險。在血液透析室內的護理工作中出現問題與差錯,不僅會降低治療的效果,而且嚴重的情況下也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進而會降低醫院的醫療質量與社會信譽,所以,只有通過不斷的加強血液透析室內的安全管理,才能夠更好的避免風險情況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3]。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護理安全管理,其護理質量的評分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在對比后所產生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就充分的表明,將護理安全管理的具體內容實施在血液透析室內,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
由此可見,在醫院的血液透析室內為患者進行護理安全管理,可以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評分,對患者十分有利,所以應該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