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彭淑中,鐘克丹,馮寒林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東 廣州 510281)
為了幫助社區婦女了解更多衛生保健的知識,需重視對社區婦女的健康教育,而傳統教育方法以簡單講解、女性自行理解為主,缺乏針對性和條理性[1]。健康教育中落實知信行模式,確保社區婦女以知識為基礎,產生信念,規范行為,實現知、信、行和諧統一,而結合健康教育路徑確保教育方案系統性及條理性,可提高健康教育效率和教育成效[2]。
研究共選擇86名婦女作為研究資料,實驗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間開展,隨機分為兩個小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基礎資料:觀察組年齡在25~48歲,平均(36.5±2.4)歲;婦女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7名,中專及高中15名,大專及以上21名;對照組年齡在24~49歲,平均(36.8±2.1)歲;婦女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名,中專及高中15名,大專及以上22名。兩組婦女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及健康教育,采取發放健康手冊及舉辦座談會方式展開健康教育,解答婦女疑問。
觀察組采取健康教育和護理指導,詳細如下:①教育方案,制定簡單易懂、操作性強的健康教育路徑表,組織科室護士討論完善;執行路徑表方案需明確落實情況,若教育效果不佳及婦女存在質疑,需提出整改。②教育評估,教育第1天以評估為主,與婦女建立良好關系,并結合衛生保健知識調查問卷評價婦女對衛生保健相關知識了解程度,確保教育方案落實可依據婦女了解不足及錯誤認知針對性[3]。③教育實施,教育第2-5d展開健康教育,先組織婦女參加專題講座,講解衛生保健相關知識,包括常見病癥的病因、癥狀、治療及護理方法,再展開一對一健康指導,針對婦女掌握不足及譯文進行解答,并反復強調知識點,如飲食注意事項、用藥指導、并發癥防范、環境管理等,認識到婦女參與護理的重要性;組織婦女參加交流會,相互理解,排解負面情緒;
評價兩組婦女對于衛生保健的依從性,從健康飲食管理、科學用藥管理、合理運動管理及定期復查等方面開展,分為依從和不依從。結合本院自制衛生保健健康知識調查問卷進行婦女掌握情評價,包含病因知識、治療知識、護理知識、預防知識等,各項目滿分100分。
觀察組婦女的健康飲食管理依從率為97.67%、科學用藥管理依從率為100.0%、合理運動管理的依從率是93.02%,還有定期復查依從率100.0%;統計到對照組的上述指標依從率分別是81.40%、88.37%、76.74%、90.70%,將對應項目進行統計學比較,均可得到P<0.05,組間差異明顯。
觀察組婦女健康知識掌握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婦女健康知識掌握評價(分,)

表1 兩組婦女健康知識掌握評價(分,)
組別 例數 病因知識 治療知識 護理知識 預防知識觀察組 43 88.16±6.2481.04±7.4392.51±6.0685.72±6.74對照組 43 76.19±5.4876.31±6.1683.05±7.1777.26±7.34 t -- 9.45 3.21 6.60 5.56 P -- <0.05 <0.05 <0.05 <0.05
在實施教育和護理指導的過程中,早期評估婦女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可制定針對性健康教育方案,體現人性化特征,而教育執行及整改則可豐富婦女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強化教育不足可強化信念,彌補婦女對知識掌握不足情況,確保提高健康教育效果[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婦女健康飲食管理、科學用藥管理、合理運動管理及定期復查等依從率97.67%、100.0%、93.02%、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81.40%、88.37%、76.74%、90.70%,P<0.05;觀察組婦女對病因、治療、護理及預防等健康知識掌握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從本次研究中來看,通過教育評估、教育實施以及強化教育等措施,可促使婦女全面掌握衛生保健相關知識,認識到配合醫護工作的作用,提高依從性,加強對衛生保健的日常管理,確保各項醫護操作的快速完成,保證療效。
總之,健康教育與護理干預對加強社區婦女的衛生保健意識有顯著效果,既可提升婦女對病理的知曉度,又能讓其積極配合醫囑,從而達到防微杜漸的目的,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