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春燕,麥卓興,曾秋霞
(暨南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大良醫院),廣東 佛山 523800)
中風主要包括內風和外風兩種類型,外風是由于感受到外邪導致的疾病,《傷寒論》中將其命名為中風;內風是一種內傷病證,也被叫做卒中、腦卒中[1]。現代醫學理論研究的中風大部分都是內風,由于腦脈痹阻、氣血逆亂等導致的疾病。臨床表現為突然昏迷、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蹇不語及其偏身麻木,存在變化快、起病急等特點。偏癱屬于常見的腦卒中后功能障礙癥狀,是一側肢體不能隨意運動或者肢體完全喪失隨意運動能力的綜合征,對患者日常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2],中醫護理操作因采取傳統時間制度,不能開展因人因時施的護理操作,所以,合理應用子午流注擇時給藥護理十分重要。將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中風偏癱患者當做本次實驗目標,報道以及評估子午流注擇時給藥護理的使用效果。
研究的100例數據樣本均來源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中風偏癱患者,分組實驗依據是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一組納入50例,參照組女性24例,男性26例,最大年齡83歲,最小年齡55歲,中位年齡(63.55±5.02)歲;實驗組女性26例,男性24例,最大年齡82歲,最小年齡54歲,中位年齡(64.32±4.34)歲。兩組一般數據資料,P>0.05,統計學不顯示意義。
納入標準:與《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相符合,經MRI檢查和頭顱CT得到確診,且中風后伴發肢體功能障礙,患者及其家屬對同意書自愿簽署,提交醫學倫理會被相關人員認可。
排除標準:血壓過高患者、嚴重感染患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
參照組開展常規給藥護理干預,依據3次/d在8、12、16時進行給藥,2次/d在8、16時進行給藥,1次/d在8時進行給藥,同時不限時間的開展肢體功能訓練以及心理干預,但盡可能在下午或者上午空閑時開展護理干預。
實驗組開展子午流注擇時給藥護理,依據子午流注二十四時歸屬理論,在人體經脈臟腑生理代謝旺盛時通過盛衰開闔、氣血灌注等來實施擇時服藥進食、心理干預、康復鍛煉等護理。(1)服藥護理。辰時(7~9時)人們胃經旺,對于消化比較有利;午時(11~13時)人們心經功能旺,對于驅邪外出、周身血液循環比較有利;戌時(19~21時)人們心包經旺,對于消化比較有利;(2)心理護理干預:戌時(19~21 點)人們心包旺適合進行心理干預;(3)肢體功能訓練煉:辰時(7~9點)人們胃經旺、申時(15~17 點)人們膀胱經旺,對于瀉掉周身的火氣和小腸下注的水液及其消化比較有利,上述時間適合開展肢體功能訓練。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救治有效率、BBS評分、MBI指數、FMA評分。
(1)用改良Barthel指數對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估,100分滿分,數值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好。
(2)通過Fugl-Meyer量表(FMA)對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指標數據越高表示肢體運動功能越好。
(3)通過Berg 平衡量表(BBS)對兩組患者平衡功能進行評估,總分56分,數值越高表明具有越好的平衡功能。
(4)顯效:平衡功能與肢體運動功能顯著改善,具有較好的生活質量;
有效:平衡功能與肢體運動功能稍微緩解,基本可以自理;無效:平衡功能與肢體運動功能無變化,生活不能自理。
采取SPSS 19.0分析,計數資料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用()形式表示,行t檢驗,P<0.05,數據存在組間研究意義。
參照組臨床救治有效率74.00%低于實驗組的92.00%,P<0.05,統計學數據存在組間研究意義。

表1 實驗組和參照組臨床救治有效率對比研究
參照組治療前BBS評分、MBI指數、FMA評分對比實驗組數據,P>0.05,統計學不展現數據研究意義;參照組治療后BBS評分、MBI指數、FMA評分對比實驗組數據,P<0.05,統計學數據存在組間研究意義。兩組治療后BBS評分、MBI指數、FMA評分對比治療前數據,P<0.05,統計學數據存在組間研究意義
表2 實驗組和參照組治療前后BBS評分、MBI指數、FMA評分對比分析()

表2 實驗組和參照組治療前后BBS評分、MBI指數、FMA評分對比分析()
注釋:*與參照組對應數值比較P<0.05;#與治療前對應數值比較P<0.05
組別 n BBS評分(分) MBI指數(分) FMA評分(分)實驗組 50治療前 6.66±0.51 16.88±2.31 24.22±3.02治療后 28.32±1.21*# 67.54±3.33*# 89.32±3.55*#參照組 50治療前 6.54±0.97 16.84±1.55 24.53±3.19治療后 17.21±1.33# 42.54±4.13# 70.54±3.05#
中醫研究表示中風病涵蓋了現代醫學的腦出血、腦梗死等疾病,中醫認為肝腎陰虛是中風基本的病理基礎[3]。
子午是每天12個時辰,流注是在不同時辰內氣血流動情況,子午流注實際上是聯系12個時辰中人體十二條經脈的變化規律[4],中醫時間醫學實際上是將人體當做一個整體,注重綜合觀察人體節律活動。卯時大腸經旺,對排泄比較有利[5];辰時胃經旺,對消化有利;巳時脾經旺,對吸收營養及其生血有利;午時心經旺,對周身血液循環、消化有利;未時小腸經旺,對吸收營養有利;申時膀胱經旺,對瀉掉周身火氣與小腸下注水液有利[6];酉時腎經旺,對貯藏臟腑所需的一日精華有利;戌時)心包經旺,可增強人體心的力量,促使心火生胃土,對消化有利;亥時三焦通百脈,人體處于睡眠狀態,利于百脈休養生息;子時膽經旺,對膽汁推陳出新有利;丑時肝經旺,對肝血推陳出新有利;寅時肺經旺,輸送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至百脈[7]。子午流注擇時給藥護理能夠顯著改善中風偏癱患者平衡能力、肢體功能。
本研究實驗組BBS評分、MBI指數、FMA評分、臨床救治有效率對比參照組,參照組和實驗組治療后BBS評分、MBI指數、FMA評分對比治療前,統計學數據存在組間研究意義。
將子午流注擇時給藥護理應用在中風偏癱患者中與常規給藥護理干預相比較展現的效果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