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華
(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廣東 深圳 518000)
現階段,急診科室護理工作量比較繁重,同時由于護理資源匱乏,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1-2]。呼吸機是一種能代替、控制或改變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氣量,改善呼吸功能,減輕呼吸功消耗,節約心臟儲備能力的裝置,呼吸機在使用時,都是通過連接一根口插管從患者的口部插入患者的體內進行工作,而在患者口部位置的口插管還需將其進行固定,才能防止口插管的滑脫,現在常用的固定方式就是采用膠帶繞在口插管上,再粘貼在患者的口部進行固定,但這樣的固定方式在患者的口部如有分泌物,或者粘貼時間過長時,容易造成口插管的滑脫[3]。本研究主要分析在緊急氣管插管護理配合流程采用一種口插管護理防護固定裝置的效果。研究如下。
(1)一種口插管護理防護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帶(1)和口插管護理組件(2),口插管護理組件(2)的兩側均活動安裝固定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帶(1)包括端磁塊(11)、減負孔(12)、PVC塑料攀帶(13)、透氣孔(14)和轉軸套(15),端磁塊(11)固定在PVC塑料攀帶(13)的一端,PVC塑料攀帶(13)上加工減負孔(12),PVC塑料攀帶(13)上還加工多個等距排列的透氣孔(14),PVC塑料攀帶(13)的端部套接在轉軸套(15)的內部,轉軸套(15)固定在口插管護理組件(2)的表面;
所述口插管護理組件(2)包括鼻墊(21)、防護罩(22)、卡條(23)、透氣網(24)、外插管套(25)、限位凸起(26)、內插管套(27)和管徑調節器(28),鼻墊(21)固定在防護罩(22)的頂部,防護罩(22)設置為框型結構,防護罩(22)的背面通過槽孔結構活動安裝卡條(23),防護罩(22)的正面固定安裝透氣網(24),透氣網(24)的內部套接外插管套(25),外插管套(25)的內壁加工限位凸起(26),限位凸起(26)與內插管套(27)外壁上的凹槽對接,內插管套(27)的內部固定安裝管徑調節器(2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口插管護理防護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氣網(24)與卡條(23)之間留有縫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口插管護理防護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26)上固定設置有導電片A(261),導電片A(261)通過導線與外接電源電性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口插管護理防護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插管套(27)外壁上的凹槽內部固定安裝導電片B(271),導電片B(271)通過導線與管徑調節器(28)的電源輸出端相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口插管護理防護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墊(21)設置為三角結構,鼻墊(21)上加工呼吸開口(211)。圖一為該裝置。

圖一
此口插管護理防護固定裝置,具備攜帶方便,裝置穩定性高,口插管不易松動和更加潔凈的優點,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套組與口插管的尺寸不匹配造成口插管松動滑脫,患者口部的分泌物無法得到及時清理,不夠潔凈,實用性不夠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口插管護理防護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帶和口插管護理組件,口插管護理組件的兩側均活動安裝固定帶,固定帶包括端磁塊、減負孔、PVC塑料攀帶、透氣孔和轉軸套,端磁塊固定在PVC塑料攀帶的一端,PVC塑料攀帶上加工減負孔,PVC塑料攀帶上還加工多個等距排列的透氣孔,PVC塑料攀帶的端部套接在轉軸套的內部,轉軸套固定在口插管護理組件的表面;
口插管護理組件包括鼻墊、防護罩、卡條、透氣網、外插管套、限位凸起、內插管套和管徑調節器,鼻墊固定在防護罩的頂部,防護罩設置為框型結構,防護罩的背面通過槽孔結構活動安裝卡條,防護罩的正面固定安裝透氣網,透氣網的內部套接外插管套,外插管套的內壁加工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與內插管套外壁上的凹槽對接,內插管套的內部固定安裝管徑調節器。
以上介紹了該固定裝置的組成部分、相對與傳統固定方式的優點以及技術創新等情況,對此在使用此裝置前,首先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從而使其能夠在臨床使用中熟練操作[4];其次,在對患者進行插管工作前,還需要對其病情進行準確評估,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若出現異常現象則需要及時進行處理 ;再次,準備好插管過程中所使用的醫療物品和設備,并幫助患者選擇科學的體位;最后,在患者氣管插管后護理人員需要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變化,同時還需要按時檢查口部插管固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