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珍,陳友雄,郭紹梅
(羅定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云浮 527200)
病情嚴重而且復雜,變化快為危重患者,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需嚴密、連續病情觀察和全面監護與治療[1]。而此類患者病情變化快,可能需要在不同的科室進行轉運稱為院內轉運,最常發生在急診、ICU與其他科室之間[2]。環節多、資源短暫缺乏、環境突然改變,風險難以預知。由Subbe等提出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score,MEWS)操作簡單易行,應用于危重患者的轉運過程,可實現快速轉運。我院基于此系統開展預警分級管理,獲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急診危重癥患者;擬行院內轉運。排除標準:在轉運過程中因疾病原因發生死亡。將我院2019年01月~2019年06月收治急診危急重癥擬行院內轉運的患者總計60例,根據患者入院順序分成兩組,對照組男1例,女29例,年26~69歲,平均(35.3±2.7)歲。實驗組男1例,女29例,年齡25~70歲,平均(34.9±2.5)歲。一般資料相對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常規院內轉運:病情相對穩定后,由責任護士護送至對應科室。實驗組預警分級管理:①成立院內轉運團隊:護士長1名任小組組長,高級責任護士4名,初級責任護士6名。由小組長對小組進行系統化培訓,熟練掌握院內轉運流程,明確風險點。②明確轉運流程圖,討論存在的問題,明確風險點。③預警分級管理:集中授課、觀看視頻、個案討論和模擬訓練,全員參加理論及護理操作考核,確保每位護理人員均考核達標。基于M EWS系統實施分級轉運[3]:轉運前評估,MEWS<2分為Ⅳ級;2分≤MEWS<4分,為Ⅲ級;4分≤MEWS≤6分,為Ⅱ級;MEWS>6分,為Ⅰ級。初級責任護士轉運Ⅳ級,高級責任護士轉運Ⅲ級,高級責任護士和主管醫生共同轉運Ⅱ級和Ⅰ級。根據轉運設備故障風險分為低、中、高3個級別,每周清點數量、檢查質量低風險轉運設備(氧管、氧氣瓶、面罩、鼻飼管);每3天進行1次數量清點和質量檢查中風險轉運設備(微量注射泵、輸液泵、脈搏血氧飽和度檢測儀、搶救箱、心電監護儀);每天清點數量、檢查質量高風險轉運設備(喉鏡、氣管插管裝置、便攜式呼吸機等)。
對照兩組患者院內轉運不同地點時間,護護合作水平評分,轉運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轉運至影像/超聲等檢查室、轉運至重癥(ICU)病房、轉移至手術室時間。護護合作主要以溝通交流、協作護理、分歧處理、自主與共享,四項評分,并計算總分。記錄兩組患者在轉運過程中的不良事件的發生。
實驗組患者轉運至影像/超聲等檢查室、轉運至重癥(ICU)病房、轉移至手術室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院內轉運不同地點時間比較(,min)

表1 兩組患者院內轉運不同地點時間比較(,min)
組別 例數 影像/超聲等檢查室 重癥(ICU)病房 手術室實驗組 30 4.85±0.66 7.73±0.79 6.62±0.69對照組 30 2.73±0.34 5.46±0.68 4.53±0.66 t 15.640 11.928 11.989 P 0.000 0.000 0.000
實驗組患者轉運過程中護護合作水平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轉運過程中護護合作水平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轉運過程中護護合作水平評分比較()
組別 例數 溝通交流 協作護理 分歧處理 自主與共享 總計實驗組 30 23.05±1.16 22.73±0.97 22.58±0.86 22.93±0.57 91.83±2.16對照組 30 20.43±2.07 18.56±2.08 16.39±2.52 18.46±1.98 74.56±3.89 t 6.048 9.952 12.733 11.883 21.259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實驗組患者轉運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為30.00%,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轉運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n(%)]
急診治療危重癥患者后需轉運至專科,受人員、設備、環境等因素影響,風險較高[4]。預警分級管理在轉運過程中,進專業評估并建立急診分級轉運模式,及時、快速、準確評估客觀了解患者病情,使轉運人員的結構及數量更加合理,轉運安排效率更高。能有效縮短患者院內轉運時間,提高患者轉運安全性[5]。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轉運至影像/超聲等檢查室、轉運至重癥(ICU)病房、轉移至手術室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轉運過程中護護合作水平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轉運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為3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急診危重癥患者實施院內轉運中,采取預警分級管理方式可明顯的縮短患者院內轉運時間,提升護護合作水平,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