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逸菁
(蘇州市社會福利總院蘇州老年病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0)
老年病房的患者大多病情復雜, 且常伴有多器官功能減退、合并多種內科基礎疾病等,因此大大增加了護理難度。針對老年病房患者的特殊性,應高度重視其護理管理,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1]。本文將5S護理管理模式應用于老年病房中,效果理想,匯報如下。
選取 2018 年3月至 2020 年3月本院老年病房患者50例,將其分為5S組和參照組。其中參照組患者25例,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2例和13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76.64±9.32)歲;5S組老年患者25例,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3例和12例,年齡62-84歲,平均年齡(76.94±8.66)歲。兩組之間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參照組
對本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模式。
1.2.2 5S組
對本組患者實施5S護理管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成立5s護理管理小組:加強小組人員對5S護理管理模式的培訓學習,使護理人員正確認識5S護理管理模式,提高5S管理意識,小組組長根據5s管理理念,結合老年病房的實際情況,制定5S護理計劃。(2)強調病房內全員參與:5s護理管理模式不僅僅是護理管理小組成員參與,病房內所有工作人員,包括所有護理人員、醫生、后勤人員、護工等都要參與進來,從而保證5S管理工作可以全面順利地展開。(3)整理整頓病房物品:將物品進行定量、定位和定品,將不必要或有安全隱患的物品清除,并將物品根據其用途進行合理擺放,以統一醒目的的標簽標明,以維持良好的病房秩序。(4)清掃病房環境:將病房清掃干凈,使病房環境保持干凈舒適,每周更換床單被套,有污漬時隨時更換,及并予以每日開窗通風,保持病房空氣清潔無異味。同時病房內的工作人員均應保持個人儀表的整潔。(5)培養工作素養:通過5s護理管理措施的執行與落實,樹立所有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工作中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加強工作人員責任心,提高其職業素養,最終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6)實施檢查評價:對5s護理管理計劃各階段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評價,保證5s護理管理模式的順利推行,并不斷地提高和鞏固護理工作質量。跟蹤考核各項措施的實施情況,發現不符規范的現象,及時予以整改,并在每日晨會上進行分析講評,不斷完善5S護理管理的實施。
1.3.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根據患者基礎病情控制情況進行分析。患者基礎病情控制良好,無并發癥發生為顯效;患者基礎病情基本控制,無并發癥發生為有效;患者基礎病情控制不良,伴有并發癥發生為無效。有效率=100%-無效率。
1.3.2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根據本院護理質量考核標準,每月進行一次考核評分,最后進行總結。滿分100分,護理質量越好則分數越高。
采用 SPSS21.0 軟件處理本文數據,P<0.05作為具備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5S組患者護理有效率為96.00%;參照組為80.00%;說明5S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

表1 對比兩組護理效果[n(%)]
5S組護理質量評分為(96.64±6.54)分;參照組為(84.32±8.54)分,說明5S組護理質量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
“5s”護理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人人參與、分工合作、整體護理的理念,不僅增強了個人工作意識,還調動了其工作積極性[2]。“5S”護理管理模式實施于老年病房的整個護理過程中,使病房環境更加整齊清潔,不良事件的發生也相應減少了,明顯提高了護理工作的效率[3]。由于5S管理的實施,使各類物品整齊有序,各物品均按照其用途、使用頻率等進行分類管理,大大節省了取用每件物品的時間,物品取放流程的效率得到明顯提高[4]。各種藥品的分類管理及醒目的標示可以避免誤取誤用,病房環境及空氣的消毒管理可減少交叉感染的發生。5S護理管理模式保證了病房內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加強了醫護、護護、護患及與其他工作人員的溝通,使病房內所有工作人員合作度更好,互相協助,共同團結,患者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高。實施5S護理管理模式是一個需要長期進行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培養安全意識及發現隱患的能力,建立自律、積極、進取的精神,形成團結、凝聚的團隊氛圍。而不只是整理物品、清潔衛生那么簡單[5]。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護理干預后,5S組患者護理有效率為96.00%,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0.00%(P<0.05),說明5S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參照組。同時,5S組護理質量評分也遠高于參照組(P<0.05)。
綜上,給予老年病房患者實施5S護理管理模式能夠顯著提高其護理效果,并明顯提升整體護理質量,值得臨床護理管理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