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
(南京市溧水區人民醫院,江蘇 南京 211200)
分娩對于產婦而言是一個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和體力的生理過程,產婦產后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身體才能恢復正常[1]。經過對相關文獻研究表明[2],提高其生活質量、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對促進其哺乳有重要幫助。基于此,本研究以84例產婦為調查對象,分析在產后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隨機選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就診的84例產婦為調查對象,采用數據表格法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n=42)和實驗組(n=42),常規組產婦年齡范圍24~38歲之間,平均年齡(28.40±2.05)歲,孕周范圍38~40周,平均(39.25±0.11)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14例;實驗組產婦年齡范圍24~38歲之間,平均年齡(28.37±2.04)歲,孕周范圍38~40周,平均(39.23±0.12)周,初產婦27例,經產婦15例。比較兩組產婦基線資料,P>0.05,無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產婦產后實施傳統護理,其中包括生命體征監測、母嬰喂養教育、環境管理、健康指導等。實驗組增加產后護理:(1)加強對其實施心理干預,對此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其交流,在掌握其基本情況的前提下,根據產婦身體狀況、文化程度等對其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同時為其介紹母乳喂養對產婦和嬰兒的好處,為產婦普及乳房保護、母乳喂養相關知識;(2)飲食干預,由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會消耗較多的精力和體能,為了促進其身體快速康復,營養師需要根據身體狀況為其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叮囑產婦注意飲食均衡,盡量多進食一些富含維生素、纖維素以及優質蛋白類食物。對于存在泌乳量較少的產婦,可以適當為其提供烏雞、鯽魚、豬蹄以及花生等食物,以此起到催乳的效果。除此之外,還需要叮囑產婦注意維生素B、E的攝入,以此達到調節體內雌性激素分泌的效果,例如花生、麥芽等[3];(3)乳房護理干預,在產婦產后可以采用熱毛巾對其乳房兩側實施熱敷,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熱敷的時間,防止高位對乳房毛細血管造成刺激。同時護理人員還可以指導產婦對乳房進行按摩,按摩手法: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放在產婦對側乳房上,并且以產婦乳頭為中心點,采用順時針對其內側按圈按摩,每次按摩十次,力度需要以產婦耐受度進行調整;注意對產婦進行穴位按摩,在穴位選擇上主要以少澤穴、合谷穴、膻中穴以及乳根等穴位為主,每次按摩時間為1min,每天進行兩次;對于乳房發育不良的產婦,每天需要牽拉、伸展等按摩,每天兩次;在哺乳后可以采用溫水對乳房、乳頭進行擦洗,從而保持乳房的清潔度,告知產婦不可采用香皂和酒精等進行擦洗;(4)產后乳房護理指導,對此護理人員需要指導其采用正確的睡姿,最好采用仰臥位,防止乳房擠壓。幫助產婦選擇正確型號的乳罩,需要覆蓋乳房所有外沿,并且肩帶不宜過松或過緊,材料選擇上以純棉為主。對兩組產婦產后24h、48h和72h后乳汁分泌量進行記錄分析。
本次實驗兩組產婦所取得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數據(%)顯示,x2檢驗,計量結果以(x±s)表示,t進行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對所選兩組產婦調查顯示,護理后24h兩組產婦泌乳量差異比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48h和72h后實驗組產婦泌乳量明顯高于常規組,組間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十月懷胎孕育小生命對于女性而言是非常幸福的,產后嬰兒的發育和成長離不開早期的營養供應,根據對相關資料研究顯示[4-5],嬰兒對產婦乳房的吸吮反射能夠有效刺激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的分泌還能夠起到改善子宮收縮的效果,因此過早促進乳汁分泌不僅有利于嬰兒成長和發育,同時對產婦預后有重要影響。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4例產婦為調查對象,對其采用產后護理,在實施護理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產婦實施心理護理、飲食干預、乳房護理以及產后乳房注意事項護理,同時還需要重視健康指導、母乳喂養講解以及嬰兒護理等,從而保證嬰兒能夠健康發育,產婦身體能夠盡早恢復。本實驗結果顯示,護理后24h兩組產婦泌乳量差異比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48h和72h后實驗組產婦泌乳量明顯高于常規組,組間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產后護理在產婦產后乳汁分泌促進中取得顯著的效果,此護理方案值得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