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陽,秦秋霞*,王 俊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 武漢 430030)
腎結石是指晶體物質如鈣、草酸鹽、尿酸鹽等從尿液中析出并沉積于腎臟,與有機物質相結合的上尿路結石[1],發病可能與飲食生活等有關。飲食中大量的動物蛋白、高脂肪、高糖成分能夠顯著增加尿鈣、尿酸和尿草酸的排泄,從而促進各種成分結石的形成[2]。感染性休克是由于細菌、毒素或胞壁產物進入血液,導致細胞或體液系統產生細胞因子或內源性介質作用于機體的各器官,進而影響組織灌注,造成機體缺血缺氧、代謝紊亂以及多系統出現功能障礙[3]。糖尿病是由糖代謝紊亂所致的血糖升高。當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餐后兩小時或者隨機血糖超過11.1mmol/L即可診斷糖尿病[4]。腎結石術后感染性休克與多種因素相關,而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和代謝能力,在高血糖的作用下出現功能障礙,使得細菌等感染源更容易侵入人體。
從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共93名患者。納入標準:自愿且符合腎結石及糖尿病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患出血相關性疾病,合并2種以上基礎疾病。一般資料分析如表一。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無統計學差異(P>0.05)

表1 兩組基本資料對比(n%)
對所有患者的糖尿病率,血糖水平,血壓水平,年齡,手術時間,結石大小、術中出血進行分析。
2組血糖水平,血壓水平,年齡,手術時間,結石大小,休克指數(用脈率/收縮壓(mmHg)計算,指數為0.5為無休克,>1.0~1.5有休克,>2.0為嚴重休克)[5-6]。
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術后感染性休克的發生率對比(n%)
感染性休克共13例,非感染性休克共80例,感染性休克糖尿病率13例(100%),空腹血糖(9.38±1.24)mmol/L,餐后2h血糖(14.42±1.87)mmol/L,舒張壓(98.23±6.49)mmHg,收縮壓(127.63±8.57)mmHg,年齡(63.02±3.17)歲,手術時間(92.06±4.53)min,結石大小(2.15±0.06)cm;非感染性休克糖尿病率2 7 例(33.7 5%),空腹血糖(6.83±1.16)mmol/L,餐后2h血糖(7.94±1.01)mmol/L,舒張壓(91.63±4.14)mmHg,收縮壓(114.08±7.43)mmHg,年齡(63.11±3.18)歲,手術時間(92.08±4.49)min,結石大小(2.14±0.05)cm。感染性休克組糖尿病的發生率高于非感染性休克(P<0.05,x2=20.0241),血糖水平,血壓水平高于非感染性休克(P<0.05)。2組結石大小、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感染性休克是一種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的循環障礙綜合癥,及時發現和正確治療是感染性休克的關鍵[7]。致病微生物有細菌、病毒、原蟲、真菌及立克次體等,其中以格蘭陰性菌據首位,會引起組織細胞代謝功能損害嚴重會導致感染性休克。
本研究發現,腎結石合并糖尿病術后感染性休克發生率高于單純腎結石患者,休克指數高于單純腎結石患者,說明糖尿病史是腎結石患者發生術后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因素,國外也有相關報道,可能因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的作用下,出現功能障礙,使得細菌等感染源更容易侵入人體,發生感染。糖尿病患者可能形成感染性結石,術后大量感染性物質釋放入血。因此術前嚴格控制患者的血糖,補液及抗炎,監測生命體征等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糖尿病與腎結石術后感染性休克成正相關,腎結石合并糖尿病感染性休克的發生率高,為臨床腎結石手術降低術后并發癥提供有效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