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平
(武漢亞心總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目前臨床針對膽囊炎及膽結石等疾病常采取的治療方法,但由于大多數患者受到疾病及手術創傷等因素影響,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及生理應激反應,從而易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效果。所以,本文將快速康復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恢復中的效果進行分析,內容所示如下:
本文研究對象: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病例數:160例,病例選取時間: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80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47.5±4.2)歲;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48.0±4.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較小(P>0.05)。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快速康復護理,①通過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綜合能力及崗位責任意識;同時要評估患者臨床特征、存在的危險因素及心理狀態,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方案;②手術前對患者耐心講解手術相關知識以及安全性,減輕患者過度焦慮恐慌情緒;術前半小時給予患者預防性注射抗生素[1]。③手術麻醉過程中在滿足鎮痛鎮靜效果基礎上,盡量避免阿片類藥物的使用,最大限度減少患者應激反應;做好患者體溫保護,避免發生低體溫現象。④術后臥床護理:每日協助患者定期進行體位調整,同時要給予患者更多的語言交流,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并要盡早協助患者采取肢體功能鍛煉,訓練強度根據患者耐受程度而定,每日訓練一次;同時配合腹部按摩,以順時針方向用掌心在患者臍部進行按摩,按摩至左下腹時適當進行按壓,從而達到促進患者胃腸蠕動及排便的目的,減少并發癥發生。給予患者流質食物、半流質飲食逐漸增加至正常飲食,確保飲食搭配的營養均衡。
記錄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排氣及住院等時間,同時記錄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疼痛程度,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VAS)疼痛評分法,總分值為10分,得分越高則表明疼痛越嚴重。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描述(±s)、t檢驗,計數資料描述(n,%)、x2檢驗,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明顯時為P<0.05。
同對照組比較,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術后排氣、住院)時間均較短,疼痛程度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也均較低,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指標對比情況( ±s,n=80)

表1 兩組各項指標對比情況( ±s,n=80)
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 18.7±0.8 4.0±0.2 7.7±0.3 2(2.5)對照組 28.5±1.2 6.5±0.7 11.5±0.8 9(11.3)t/x2 60.7770 30.7147 39.7802 4.7834 P 0.0000 0.0000 0.0000 0.0287組別 排氣時間(d)疼痛程度(分)住院時間(d)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手術操作簡單、安全性高、適應癥廣及視野清晰等優點,因此在手術過程中可有效避免對患者其它臟器造成的損傷,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但由于手術對患者心理和生理功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術后需要良好的護理配合,才能確保患者術后康復效果不受影響。為此,本次研究中,將快速康復護理措施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護理當中,并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主要是通過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護理技能管理;通過結合患者病情及身體營養狀況,采取針對性的康復護理,致使患者能夠在術前術后均能接受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從而提高了患者機體免疫能力;并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使患者的心理狀態得到良好改善,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并通過加強監護力度,最終使患者的術后身體得到盡快恢復[2]。
由此可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恢復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措,可有效提高臨床效果,促進患者身體恢復速度,因此建議臨床將其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