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臧幼農,徐 英
(1.奉賢區新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416;2.奉賢區中醫醫院,上海 201400)
對于腦卒中來說,屬于臨床常見、多發的疾病,其發生主要是因腦部血管突發性的破裂、血管堵塞或者其他原因致使血流通暢性受阻,而致使大腦相關組織發生損傷。腦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殘疾率均比較高,患者預后效果也較差,常出現程度不同的功能性障礙,使生活質量下降[1]。
選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來我醫院就診及老年病房住院的68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開展研究,雙盲法分為實驗組同對照組,各34例。女性32例、男性36例。49-73歲,均值60.52歲。通過統計分析患者基線資料,兩組P>0.05,所以可開展本課題研究。
納入標準:⑴腦卒中偏癱恢復期患者;⑵年齡<90歲;⑶患者自愿配合;⑷神志清楚。
排除標準:⑴有精神疾病史;⑵嚴重功能障礙、臟器衰竭。
1.2.1 對照組:以常規治療為主,向患者講解腦卒中偏癱的知識,予以心理、飲食指導等。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中醫適宜技術。(1)穴位按摩。頭部:頭維、太陽、風池。患肢:肩髃、手三里、曲池等。患肢:陽陵泉、足三里、委中等。辨證加減:風痰阻絡者加豐隆穴;氣虛血瘀者加血海穴、氣海穴;風痰上亢者加太溪穴、太沖穴;陰虛風動者加復溜穴、太溪穴。采用揉、滾、拿、按法。隔日治療,每次30min。(2)中藥熏蒸。中藥:雞血藤、海風藤、鬼箭羽、獨活等。風痰上亢者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氣虛血瘀者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風痰上擾者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主要熏蒸患肢,藥物經紗布包裹后放入中藥熏蒸機中,艙內溫度45-50℃,每次30min,隔日治療。
實施不同治療方法后,癥狀明顯改善,且NIHSS評分降低超過70%視為優;癥狀改善,且NIHSS評分降低在30-70%之間視為良;癥狀無改變或者加重,且NIHSS評分降低不足30%視為無效。以Fugl-Meyer評分評估兩組的運動功能,以Barthel指數評估兩組日常生活能力,均是100分滿分,分值越大則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就越好[2]。
本課題數據統計分析使用SPSS23.0軟件,(±s)表示計量資料,開展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開展x2檢驗,當P<0.05,則存在統計學差異。
實施不同治療方法后,實驗組運動功能評分大于對照組(t=17.5474,P=0.0000);實驗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大于對照組(t=11.5813,P=0.0000)。見表1。
實施不同治療方法后,實驗組康復總優良率大于對照組(x2=6.4762,P=0.0109)。見表2。
表1 比較兩組的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 ±s),分]

表1 比較兩組的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 ±s),分]
分組 運動功能評分 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照組/34例 51.35±4.26 75.33±4.25實驗組/34例 68.35±3.71 89.42±5.68 t 17.5474 11.5813 P 0.0000 0.0000

表2 比較兩組的康復效果[n(%)]
在多種因素影響下,例如生活節奏快和生活壓力大等,我國腦卒中發生率在逐年上升,腦卒中發病后在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時,會明顯降低人們生活質量[3]。對于中醫適宜技術來說,主要是通過中醫辨證,給予患者穴位按摩、中藥熏蒸等,提供給患者簡單、微創或者無創的、療效獨特、安全、便宜的中醫幫助,解決患者許多問題[4]。穴位按摩利用手法作用于人體穴位,達到疏經通絡,結合中藥熏蒸,達到活血、祛瘀排毒的作用。對于腦卒中患者來說,其護理目標最終是促使患者的能力、功能等得到恢復和改善,使其生活質量盡可能恢復[5]。
小結:實施不同治療方法后,實驗組運動功能評分大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大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康復總優良率大于對照組(P<0.05)。說明:給予腦卒中偏癱康復期患者中醫適宜技術,可促進患者的康復,并明顯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功能。
綜上所述,于社區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期開展中醫適宜技術的效果優于基礎護理,該護理形式不僅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功能,促進康復,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