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銀芬,馬 源
(鎮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蘇 鎮江 212000)
患者突發骨折后疼痛感均較為劇烈,對個體心理治療效果、康復訓練、睡眠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大部分骨折患者均需通過手術治療并輔以藥物治療來控制骨折術前、術中、術后疼痛中采用的方法。本研究探討了老年骨折患者焦慮受到穴位按摩聯合耳穴埋豆的影響。
回顧性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老年骨折患者60例,依據治療方法分為穴位按摩聯合耳穴埋豆護理組(聯合組,n=30)和常規護理組(常規組,n=30)兩組。聯合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齡61~81歲,平均(71.2±7.5)歲。在骨折類型方面,四肢骨折11例,股骨粗隆間骨折17例,鎖骨骨折2例。常規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齡60~80歲,平均(70.4±7.8)歲。在骨折類型方面,四肢骨折9例,股骨粗隆間骨折18例,鎖骨骨折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
納入標準:1)均具有正常的耳部外形皮膚狀態良好;2)均具有正常的認知精神;3)均具有良好的依從性。排除標準:1)有嚴重神經功能缺損;2)不敏感于疼痛;3)過敏體質。4依從性差
1.3.1 常規組
動態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疼痛程度,根據評估結果給予牽引、鎮痛、心理指導等常規術前術中術后護理。
1.3.2 聯合組
術前巡回護士到病房訪視評估患者,運用疼痛評估表,焦慮評估表進行評估,辨證施護予以耳穴埋豆治療,手術當日巡回護士在手術患者進入手術間后進行穴位按摩治療(疼痛按摩合谷穴、內關穴等),術后到病房進行回訪。1)耳穴埋豆。將神門、肝、腎、垂前、心、皮質下、胃等耳穴選取出來,操作前將耳穴埋豆的意義、目的等講解給患者,對局部耳穴皮膚進行消毒,用鑷子將王不留行籽夾取出來,向耳穴后送入,貼緊按壓,對患者感受進行重點詢問,督促患者以局部皮膚酸麻脹感出現的力度按壓每個穴位2min,交替按壓雙側耳穴,每天3~5次,留埋耳穴壓豆3d。每次起豆后對皮膚進行消毒,以對感染進行預防;2)穴位按摩。將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承山、梁丘等穴位選取出來,按摩每個穴位2min,每天2次。
1.3.3 療程
兩組均以出院為1個療程。
1)疼痛程度。運用疼痛評估表,總分0~10分,表示無痛~無痛;2)焦慮程度。運用焦慮評估表,總分0~100分,表示無~嚴重;3)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總分0~100分,表示低~高;4)生活質量。采用簡易生活質量量表,總分0~100分,表示低~高。
采用SPSS21.0,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x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聯合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的疼痛評分、焦慮評分降低幅度、睡眠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升高幅度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焦慮程度、睡眠質量、生活質量比較(分, )
耳廓上的穴位和十二經脈具有密切的關系,全身經氣均輸注在耳廓上,因此耳穴埋豆能夠對穴位進行刺激,對經絡進行調節,對皮質下穴位進行刺激能夠達到安神的功效;腎穴、肝穴分別主骨、筋,對垂前穴位進行刺激能夠達到安神定志的功效;對神門穴進行刺激能夠達到鎮靜的功效。多種穴位聯合能夠將協同效果發揮出來,鎮靜鎮痛效果理想。按摩制定穴位能夠對機體肌肉收縮進行刺激,促進血液循環速度的加快。相關醫學研究表明[1],穴位按摩聯合耳穴埋豆能夠對骨折患者的疼痛感進行有效緩解,對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改善。本研究結果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
耳穴埋豆的注意事項包括貼壓耳穴應注意防水,以免脫落。夏天易出汗,貼壓耳穴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以防膠布潮濕或皮膚感染。如對膠布過敏者,可用粘合紙代之。耳廓皮膚有炎癥或凍傷者不宜采用。對過度饑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年老體弱、孕婦按壓宜輕,急性疼痛性病癥宜重手法強刺激,習慣性流產者慎用。根據不同病癥采用相應的體位,如膽石癥取右側臥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結石取病側在上方的側臥位等。一些按摩禁忌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因此我們在按摩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流感、乙腦、腦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傳染病的病人。急性炎癥的病人,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急性闌尾炎、蜂窩組織炎等。某些慢性炎癥如四肢關節結核、脊椎結核、骨髓炎。有嚴重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及肺病的人。惡性腫瘤、惡性貧血、久病體弱而極度消瘦虛弱的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過敏性紫癜的病人。大面積的皮膚病人或患潰瘍性皮炎的病人。
綜上所述,穴位按摩聯合耳穴埋豆較常規疼痛護理更能有效緩解老年骨折患者焦慮,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