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梯霞,劉 珠,胡 丹
(深圳市寶安中醫院(集團),廣東 深圳 518133)
癌性疼痛及癌性腹水多出現在于肝癌、肝癌、胰腺癌等癌癥患者中。有研究表明,疼痛使導致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的最為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1]。疼痛在對患者生理造成困擾的同時對患者的心理、情緒均具有一定的影響。目前臨床中關于以護理為主的干預措施對癌性疼患者進行疼痛管理的文獻有許多,但具體細節化表述護理方法的較少[2]。中醫情志護理采用穩定情緒的方式促使患者臟腑和諧,氣血通暢,提高患者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再此基礎上聯合艾灸治療癌性疼痛及腹水的有獨特的療效,在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中具有顯著優勢。
資料選擇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間深圳市寶安區中醫院收治的60例癌性疼痛合并癌性腹水患者。診斷標準:符合《癌癥疼痛診療規范》中相關診斷標準[3];經過CT、MRI檢查及病理學確診為癌癥且患者已出現癌性疼痛及癌性腹水。納入標準:預計生存時間>30d;數字分級法(NRS)評分>4分(中度、重度疼痛)。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患者及無法配合完成研究患者;多臟器嚴重衰竭患者。本次研究已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依照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22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齡34-60歲,平均年齡(45.17±1.55)歲,病程1-6個月,平均病程(3.44±1.61)月,癌癥類型:肺癌8例、胰腺癌7例,肝癌3例,其他癌癥4例。研究組23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齡35-61歲,平均年齡(46.37±1.76)歲,病程1-7個月,平均病程(3.94±1.87)月,癌癥類型:肺癌7例、胰腺癌8例,肝癌4例,其他癌癥4例。將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癌癥類型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組間對比結果差異小,沒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中醫情志護理聯合離照散藥灸法,具體為:
(1)情志相勝,情志相勝是根據五行相克理論所創立的獨特的情志護理方法。意在優異的將患者的情志激起,讓患者的正確情志去戰勝、制止、克服另一種偏激的情志, 促使患者的機體恢復平衡,例如悲能勝怒,對于易怒的患者出現的因怒氣傷肝,要引導其進行大哭一場,消除出現的怒氣。憂慮傷脾、食欲終日不開的病人,護理人員要引導其進行談笑風生,積極參加娛樂活動,消除憂慮。
(2)怡情暢志,對于病人不管其病情程度如何,都需要促使患者擁有樂觀愉快的情緒,為促使病情好轉,要從言語、行為等各個方面均給患者帶來愉悅的心情,促使患者的精神情志達到靜怡,促進患者較快恢復健康。根據不同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導方法, 加強患者對有關常識的了解,端正對癌癥的認識, 對于幫助其減輕心理重壓、保持較好的心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有重要意義。
(3)移情易性,腫瘤患者有時會胡思亂想,陷入痛苦煩惱之中,要教導患者自我疏導,克服消極情緒,使之忘記病痛,保持積極情緒,達到心理平衡。如音樂等,用這種方法排解愁緒,舒暢氣機,怡養心神。
(4)離照散藥灸:取穴:中脘、神闕、關元。離照散:生黃芪10g、桂枝10g、龍葵10g、川椒目10g、細辛3g,甘遂3g,共研細末,水調為丸,方法:囑患者取仰臥位,清潔患者皮膚,取硬幣大小中藥丸,貼敷于穴位,將艾條一段點燃,在距離患者中脘、神闕、關元穴位2~3 cm的高度進行熏烤,每穴位20 min,每日1次。治療過程中及時詢問患者感覺,觀察局部皮膚情況及有無不良反應。應停止治療。共進行2周。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疼痛評分及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
1.3.1 疼痛評分
采用數字評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進行疼痛評分[4],標準為:0 分為無痛:0分;輕度疼痛:1-3分,出現疼痛在忍耐范圍內,睡眠與日常生活未收到干擾;中度疼痛:4-6分,疼痛感顯著,且患者無法忍受疼痛,需采用止痛藥物進行鎮痛;重度疼痛:7-10分,疼痛感劇烈,出現自主神經紊亂、疼痛性休克等。
采用SPSS21.1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s)表示。P<0.05時二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RS評分對比表(±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RS評分對比表(±s)
項目 NRS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22) 6.94±3.14 4.67±1.57研究組(n=23) 6.89±2.33 3.55±1.33 t值 0.07 2.98 P值 0.94 0.00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惡性腫瘤患者伴發癌痛的幾率高達30%,而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癌痛率超過75%。癌痛是造成患者治療不耐受,削減治療效果的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出現癌痛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腫瘤自身造成患者出現疼痛有關及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方式。癌痛的患者大多需采用藥物進行鎮痛,西醫采用的藥物大多為抑制神經活躍達到陣痛效果,長期使用患者易出現耐藥性與藥物依賴。中醫學說中認為癌痛的發生與臟腑毒素淤積、癥瘕密切相關,可將其歸屬為“痛證”范疇[5]。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后NRS評分對比,研究組平均分值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表明,研究組患者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患者治療后疼痛程度顯著減輕。
綜上所述,中醫情志護理聯合離照散藥灸對癌性腹痛合并腹水的護理療效顯著,護理人員對癌性疼痛患者采用中醫情志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配合離照散艾灸,減輕患者疼痛,緩解患者腹水癥狀,顯著提高癌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爆發性疼痛,提高癌痛合并腹水患者的護理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