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林,雷艷群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胸痹,屬心血管內科急癥,是指因勞倦內傷、寒邪內侵、飲食不調、情志不暢等因素導致的瘀血、寒凝、痰濁、氣滯等痹阻心脈而出現的臨床以胸悶、胸痛為主要癥狀的病癥。該病起病急、進展快,嚴重時患者可出現呼吸不暢、胸痛劇烈難忍,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腕踝針治療是張心曙教授等在結合經絡學、針灸學、穴位治療以及耳針治療等基礎研發出的一種新型的中醫特色療法,目前已證實在止痛方面療效顯著[2]。我科自2018年8月開始運用腕踝針治療胸痹患者,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胸痹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所有患者中醫診斷均符合胸痹的診斷標準,排除合并其他臟器嚴重病變或精神障礙的患者,最終納入69例患者。根據我科開始運用腕踝針治療的時間點作為分組依據,將2018年3月至7月入院的35例患者納為對照組,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齡35~86歲,平均年齡(65.17±11.27)歲;將2018年8月至12月入院的34例患者納為觀察組,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齡32~84歲,平均年齡(64.09±13.49)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進行常規護理。(1)環境護理:營造安靜、干凈、舒適的病房環境,床邊備相應的急救用物和設備。(2)評估:評估患者的神志、生命體征、心理狀態、胸悶胸痛的程度、部位、性質、發作時間以及持續時間、伴隨癥狀等,為后續制定護理計劃提供依據。(3)心理護理: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避免患者因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加重病情,同時向患者說明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會患者自我緩解不良心理的方法。(4)生活起居護理:指導患者盡量臥床休息,尤其是急性發作期;減少親朋好友探視次數,防止患者情緒波動太大;指導患者保持大便通暢,忌用力大便。(5)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心電圖和生命體征的變化、有無頸靜脈怒張、胸悶胸痛的癥狀表現等,同時注意觀察尿量,有異常時及時報告醫生處理。(6)辯證施護:根據患者的中醫證型進行辯證施護。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腕踝針治療。(1)根據胸悶胸痛部位明確進針點,一般選擇上1穴和上3穴或者上1穴和上2穴;(2)經常規皮膚消毒待干后,使用毫針經皮膚表面呈30度角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將毫針平貼皮膚呈10度角繼續沿皮下淺表層緩慢深入,待毫針2/3針體進入皮下后停止進入,用醫用膠布固定好留在皮膚表面的針柄,留針20min,每天或隔天治療一次。(3)施針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如出現暈針等不良反應時馬上停止,另外,進針后不需要有酸、脹、麻等針感,如果有針感時需要調整方向。
(1)療效評價 參照2017年版的胸痹診療方案中的療效評定標準進行評價。顯效:胸悶胸痛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異常心電圖明顯改善;有效:胸悶胸痛癥狀、異常心電圖均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和異常心電圖均與治療前相同,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住院天數 比較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
運用SPSS22.0統計軟件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設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療效的比較n(%)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為(4.38±1.83)天,短于對照組的(6.06±1.91)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722,P<0.05)。
胸痹易反復發作,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家庭都造成嚴重困擾,且隨著人們生存壓力的增大和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其發病率呈快速增長趨勢[3]。胸痹病機為心脈痹阻,飽餐、情緒失控、勞累、寒冷等均為誘因,可表現出虛實夾雜、本虛標實等病證,有著比較復雜的病理變化。中醫特色治療以整體辯證為指導,結合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等原則進行辨證施治,在治療和護理胸痹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且效果已得到認可[4]。
腕踝針治療是在傳統經絡理論和皮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淺刺針法治療的一種治療方法,其目的是調節陰陽平衡、疏通經絡以及調暢氣血[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表明運用腕踝針治療胸痹患者,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胸悶胸痛癥狀,提高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本研究根據“上病取上”的原則選擇上1穴和上3穴,或者上1穴和上2穴進針,這些穴位恰好處在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陰肺經、這3條經絡上,而這些經絡正好與胸痹病癥密切相關,因此,針刺這些穴位的皮部,可直接刺激皮部內富含的氣化物質,激活人體痛覺調節系統,同時促進多種單胺類遞質的合成和釋放、傳遞,抑制傷害性信號的接收、興奮以及傳遞,從而調整相應臟腑和經絡的功能,調暢氣血,通則不痛,最終達到改善患者胸悶胸痛癥狀的效果,促進疾病康復。
綜述所述,運用腕踝針治療胸痹患者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胸悶胸痛癥狀,提高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療效確切,且該治療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簡單、刺激性小、患者易耐受等優點,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