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冬琴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醫療條件也越來越高,人們對臨床護理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醫院護理管理工作帶去了巨大的挑戰。普外科作為醫院重要科室之一,患者疾病類型復雜,急癥病例多,存在較大的護理風險,如果護理不到位造成患者病情急劇或者引發其它病癥,容易引發護患糾紛[1]。為此,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十分有必要,可以提高護理滿意率,降低護理風險概率,有助于醫院整體護理水平的提高。
選取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2019年3月前入院患者為對照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22-68歲,平均(45.2±2.3)歲,疾病類型胃腸疾病10例、乳腺疾病8例、甲狀腺疾病5例、血管疾病15例,其它7例。2019年4月后入院患者為觀察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23-68歲,平均(44.8±2.6)歲,疾病類型胃腸疾病8例、乳腺疾病10例、甲狀腺疾病7例、血管疾病10例,其它1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組成以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護理內容包括入院宣教、身體情況評估、用藥指導以及術前準備和術后并發癥預防等。同時要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及時與患者交流和溝通,給予其適當的心理疏導。觀察組采用護理風險管理,護理內容包括:(1)建立護理風險小組,定期進行護理知識和技術培訓,提高護理風險管理意識,總結常見護理風險事件,制定解決措施。(2)根據患者實際病情情況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針對危重疾病患者要實施全天24小時的重點監護,每次巡視后需要詳細填寫巡視記錄,記錄患者病情情況。針對普通疾病患者要采取責任制,由專人負責各項護理操作,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及時了解患者實際需求。(3)對病房和療區內的病床、管道以及輪椅等常用的設備要定期檢查,及時維修保養,避免患者在使用的過程中突發意外事件。(4)時刻保持病房的清潔衛生,定期消毒,幫助患者按時調整體位,指導患者用藥和飲食,在水房、走廊以及廁所等地點設置扶手,避免患者發生院內交叉感染、褥瘡、墜床以及跌倒等。
采用普外科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問卷滿分為100分,8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分到85分為一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非常滿意和一般滿意納入滿意率計算。對比兩組風險事件發生率,風險事件包括交叉感染、褥瘡、墜床及跌倒。
本研究數據均使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形式表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數或率的形式代表,采用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5.56%,高于對照組82.22%,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率對比[n(%)](n=45)
觀察組出現1例褥瘡、1例跌倒和1例交叉感染,風險事件概率為6.67%,對照組出現2例褥瘡、3例跌倒、2例交叉感染和3例墜床,風險事件概率為22.22%,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普外科作為醫院接診患者數量最多的科室,其患者疾病類型復雜,病情發展快,如果護理操作失誤或者護理不到位極易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護理風險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護理管理方式,其目的在于找到風險源頭,提前做出風險規避操作,減少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3]。采用護理風險管理,不但可以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護理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情況和實際需求,而且可以樹立醫院良好的正面形象,帶給患者優質的護理體驗,提高護理滿意率。
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5.56%,高于對照組82.22%,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分別為6.67%和22.22%,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具有較好應用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護理滿意率,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概率,應用效果顯著,應該得到進一步的推廣與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