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莉
(常州市兒童醫院輸液室,江蘇 常州 213000)
績效管理,是指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定、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循環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護理績效考核標準的制訂首先以符合護理工作的特點、有利于合理調配護士人力為原則,根據護理部對護士的考核標準,制定績效規則[1-2]。兒科門診工作常規是為了處理好門診候診病患矛盾,提高候診效率,提高候診病人滿意度的門診護理工作。本文通過對門診輸液室護士通過績效管理分配績效獎金,探討如何提高護理的質量,更有效率的為患者服務提高資料,具體如下。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某我院門診輸液室在實施績效管理后(2019-6-1至2020-1-1)的護士為實驗組,對在實施前(2019-1-1至2019-5-31)的護士為對照組。護士年齡25-45歲,文化程度專科14人,本科及以上7人,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所以是單一變量,具有可比性。對比兩組患者在門診期間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和相關科室對門診輸液室的滿意度。
1.2.1 對照組使用常規管理方法。
1.2.2 實驗組進行績效管理.1.制訂績效考核標準,護士績效考核基礎分值為100分,包括:工作質量、工作數量、專業技能、護理安全,另外設附加分值作為特殊獎勵。2.工作質量(30分)包括:輸液室的消毒、藥品的管理、搶救物品的管理、環境衛生等,每月每位護士考核4次以上,3.工作數量(50分)采用工作量、打針的數量、軟管針的數量、中夜班的數量、每個班次的數量體現護士的工作數量。根據輸液室的具體情況合理分配班次,早中晚三班倒。護士的工作崗位包括接收藥品、加藥、注射等,每一個班次、崗位制訂明確的工作職責和要求。根據不同崗位、班次的工作強度合理安排護士人數。每個月統計護士不同崗位、不同班次的數量確定每位護士當月應得的分值。4.專業技能(10分)每個月對護士進行專業的培訓并進行考核。不參加培訓者扣2分,考核不合格者或不參加考核者扣3分。5.護理安全(10分)輸液室科室建立安全登記本,登記每天值班人員、消毒次數、輸液次數,每天利用晨會交班時進行匯報,每個月進行審閱和講評,對糾正錯誤者加分,發生差錯者扣分,6.附加分值作為特殊獎勵每項加2分,包括:發表護理論文、高峰時段主動加班等。7.績效得分,績效得分=工作質量+工作數量+專業技能+護理安全+附加分值。每月月初護士長統計上月每位護士的績效考核得分,計算績效獎金。
采用統計學的軟件進行檢驗,計量的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來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7%、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為95%、相關科室對門診輸液室的滿意度為96%;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84%、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為86%、相關科室對門診輸液室的滿意度為88%(P<0.05)數據有差異性。(P<0.05)。數據有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對門診輸液室護士通過績效管理分配績效獎金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相關科室對門診輸液室的滿意度,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護士對工作、相關科室對輸液室的滿意度
績效管理強調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一致性,強調組織和個人同步成長,形成“多贏”局面;績效管理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在績效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員工的共同參與[1]。績效管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激勵型績效管理,側重于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另一類是管控型績效管理,側重于規范員工的工作行為,但無論采用哪一種考核方式,其核心都應有利于提升企業的整體績效,在門診輸液室績效管理中應用兩種結合,既給與護士績效分成,多勞多得,調動護士的積極性;又加強對護士專業知識與行為的管控,做到有賞有罰,增加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與相關科室對門診輸液室的滿意程度,在兒科門診,輸液與埋針可以檢驗一個護士專業水平,小孩子在輸液中會存在各種情況,護士要可以隨時應對突發情況。對門診輸液室護士通過績效管理分配績效獎金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相關科室對門診輸液室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