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楠,龔 靜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對于婦科腫瘤患者的放化療或手術治療中,通常會造成較大的創傷及不良反應,使患者產生痛苦,并且不利于患者預后。此外長期的腫瘤治療會產生較高的醫療費用,也會造成患者較大的心理負擔[1]。
所有研究對象均來自我院婦科腫瘤患者,起始時間2017年10月,終止時間2019年10月,共140例。將研究對象作分組處理,使兩組患者各有70例,具體分組情況為:對照組70例均為女性;年齡從36-60歲不等,均值為(45.62±4.28)歲;體重低至51kg高至71kg,均值(59.45±3.16)kg;有29例為子宮內膜癌患者,26例為宮頸癌患者,15例為卵巢癌患者。研究組70例同樣全部為女性;年齡自35-58歲不等,均值(45.23±4.16)歲;體重范圍在52kg-73kg之間,均值為(60.27±3.25)kg;有27例為子宮內膜癌患者,27例為宮頸癌患者,16例卵巢癌患者。經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使兩組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得到患者及家屬同意。
所選研究對象全部執行手術治療,并于術后開展針對性的放療或化療。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管理服務,具體內容為:術前對患者開展健康宣教護理服務工作,配合醫師做好術前相關檢查,合理控制患者基礎疾病。術中配合手術醫師與麻醉師完善手術室護理工作,對患者各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監護。術后對患者進行鎮痛護理,并有效控制院內感染。在患者進行術后放療或化療期間開展嚴密監護,避免患者產生不良反應。
研究組患者予以優質護理管理服務,具體內容為: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充分交流,針對患者病情作具體的健康指導,向患者發放健康宣教材料,幫助患者提升對于自身腫瘤疾病的了解程度,并告知患者日常生活相關的注意事項。如患者及家屬對病情了解程度較低,可考慮采取保護性醫療方法,并實施快速高效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同患者交流過程中,應詳細了解其內心負性情緒,積極疏導不良心理活動,鼓勵患者傾訴焦慮與不安想法,幫助患者建立起戰勝腫瘤的信心,培養患者的積極樂觀心態。術后需對病房進行定期巡視,注意患者身體情況。輸液采用靜脈留置針的方式,化療所需藥物應現配,對靜脈滴注流速作嚴格控制。如在放療、化療過程中,患者出現胃部不適或骨髓抑制等癥狀,護理人員需讓患者提前做好相應心理準備。在放療、化療期間,應控制患者飲食,要求患者食用易消化的清淡食品,多攝入蛋白質與纖維素,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油膩食物。患者飲食的原則應符合少食多餐要求,每次進食都不宜過飽,但也不應使患者感覺到明顯饑餓?;颊咝g后的首次排便,最好安排護理人員陪同,避免患者發生跌倒、暈厥等意外。
所有數據代入SPSS 24.0統計學軟件計算。以(±s)表示計量資料,并運用t計算;以(%)表示計數資料,并運用x2計算。若最后結果P值在0.05以下(不含),則可證明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2]。
比較兩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滿意度對比(%)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婦科腫瘤是威脅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臨床上的主要治療方案為手術及術后放療或化療。針對婦科腫瘤的護理管理工作需要做到合理配置院內婦科腫瘤相關的人力物力,從而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且經濟的護理服務。針對婦科腫瘤患者而言,優質的護理服務體系能夠盡最大可能避免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加速患者康復,并使有效提高患者幸福指數,提升患者及家屬對于醫院工作的滿意程度[3]。針對婦科腫瘤患者的優質護理工作,需貫穿術前、術中、術后全過程,于術前開展健康宣教,術中落實手術室規范化護理,術后加強干預手段等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良好的臨床治療方案能夠顯著延長患者生命,而優質的護理服務則有助于加強患者的預后水平,充分緩解患者因手術和術后放化療產生的心理創傷或應激反應。
為研究優質護理服務體系應用于婦科腫瘤護理管理的有效性,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的140例患者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采用優質護理服務的研究組患者,其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遠高于采用常規護理服務的對照組患者,而并發癥率則明顯更低,兩項指標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對婦科腫瘤患者行優質護理服務,其臨床價值顯著,建議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