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盟恩 郭以安

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揚
基因,被稱為“生命天書”。而基因測序,作為一種新型的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體液或細胞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疾病的可能性,應用于提前預防和及時的介入診療。這一有關生命奧秘的關鍵技術,在研發初期僅限于實驗室科研。從上世紀90年代啟動的全球人類基因組計劃,到破譯人類遺傳信息,讀取生命遺傳密碼,從疾病篩查和預防、健康管理,到服務于精準醫療,這一路的進發征途并不容易。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基因檢測在醫療臨床領域得到普及應用,走向大眾健康領域,其神秘面紗亦被漸次揭開。
其中,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NIPT),便是基因測序在生育健康領域成功落地的臨床檢測產品,也是目前基因檢測最為成熟的臨床應用。2010年,貝瑞基因公司成立,專注于基因測序技術的臨床轉化。在其成立一年之后,NIPT產品便進入臨床應用,助其快速打開市場并站穩腳跟。自此,也開啟了中國測序技術臨床應用的起點。
今年,是貝瑞基因成立10周年,也是董事長高揚進入基因行業的第18年。十年間,貝瑞基因將大量基因檢測技術從實驗室轉化為成熟的臨床檢測產品,成為基因檢測領域的行業領航者。作為企業掌舵者的高揚,是高通量基因測序研究及應用領域專家,在人類基因的遺傳變異、遺傳疾病、腫瘤發生等領域有卓越的研究成果,十年間帶領公司在科技創新上不斷攻關突圍,從一家成立時僅20人的初創公司,成長為具有標志意義的行業龍頭企業之一。
如今,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以及資本市場的熱捧,這一賽道的競爭異常激烈?!叭魏我粋€行業都充滿競爭,競爭促進行業發展,從而走得更遠。但是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迷失自我,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备邠P說,對于貝瑞基因而言,依托不斷創新的基因檢測技術和追求卓越的企業理念,幫助人類在對抗疾病時實現精準醫療,甚至將疾病的防控重點前移,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才是貝瑞基因創立的初衷。
自NIPT成功商業化以來,無創產篩領域已經過十余年的市場競爭和發展,目前該領域市場格局大勢初顯。但是,這一與人類健康休戚相關的基因測序技術的臨床應用仍有巨大想象空間。
貝瑞基因在無創產篩領域取得成功之后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堅持自主創新,將新的研發方向鎖定在腫瘤檢測領域。高揚表示,目前該領域仍是尚待開墾的藍海市場。
其實,早在2013年,貝瑞基因便開始在這一賽道積極布局,成立了腫瘤事業部,自此依托自主研發在腫瘤檢測領域不斷深耕,并逐漸聚焦于腫瘤早診。
“腫瘤檢測分為早期和晚期,目前市場上更為普遍的是腫瘤晚期篩查,確診之后對于靶向用藥提供指導,實現精準用藥。但是腫瘤領域真正的需求在防而不在治?!备邠P的看法,也與腫瘤領域專家觀點保持一致,即“早發現,早治療,提高治愈率”。因此,腫瘤早診作為基因檢測的一項新研發,有著明確的臨床需求,并非無中生有。
另外,據國家癌癥中心2019年全國最新癌癥報告顯示,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威脅中國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惡性腫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亡的23.91%,且近年來,其發病率和死亡率每年仍在繼續上升。
因此,腫瘤檢測尤其是腫瘤早診能否研發成功并進入臨床應用,其價值不言而喻,市場上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基因公司和資本投資機構在這一領域布局?!澳[瘤檢測行業以每年百分之百的增速在擴大?!备邠P表示,行業發展存在平臺期,持續增長的態勢不可持續。“因為腫瘤患者有一定的發病率。以肺癌病人為例,每年患者大概有七八十萬人,即使進行全部基因檢測,也僅有這些量?!?/p>
對于腫瘤篩查的行業發展競爭,高揚認為,關鍵在于如何看待競爭,以及如何在競爭中生存與健康發展,貝瑞基因對此具有技術優勢和團隊優勢。
與此同時,對全行業而言,腫瘤檢測在惠及人類健康的同時,也可能面臨過度診斷的問題。高揚提醒與建議稱,“早診確診,可以及時治療,全家受益。但要避免過度診斷,避免對家庭所帶來的經濟負擔?!?/p>
一項新技術的面世總要經過科研、臨床與市場的多重考驗,當基因檢測在遺傳疾病以及腫瘤檢測方面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也意味著社會資源和投資資本要匹配更多的投入。
在高揚看來,業內機構之間并不存在過高的技術門檻和知識壁壘,真正的護城河在于研發的未來市場需求和價值判斷。比如,研發完成后是否臨床可用、產品參數設定能否被市場接受等。而這考驗的正是一個企業管理者的市場前瞻性和洞察力。
在生物醫療以及基因檢測領域,一項新研發所需的成本高、時間長。從其特點來說,具體研發項目內容的選擇,以及對醫療臨床需求端的準確判斷,是影響新研發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國家相關的行業規劃和政策變動,這關乎研發成果能否順利上市以及能否得到國家認可。
在高揚看來,新研發項目的成敗是一個商業問題,關鍵不在技術,而在于是否看準市場機會和未來市場的潛力。他認為,行業內的研發機構不存在技術挑戰,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構成制度障礙,自2018年國家藥監局著力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以來,研發之路更為暢通。但歸根結底,研發路線選擇的出發點,是能夠產出臨床可用的產品,至于是否使用高通量測序技術都非關鍵。
“貝瑞基因的研發方向,首先要有百萬級以上的人群需求;其次,在順應國家政策以及技術保證的前提下,制定合適的產品定價策略,目標是要讓每個人都用得起,而不是望而生畏。”高揚說。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深化和資本的支持,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據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2018年間基因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而2019年行業市場規模近110億元。
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著眾多競爭者進入這一領域。目前基因檢測行業已有數百家企業機構,競爭日趨激烈。而如何看待以及應對行業競爭,更能體現出一位企業領袖的管理智慧和對市場的把握能力。高揚表示,沒有一條商業賽道是沒有競爭的。只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才能更好地促進行業進步與發展。足夠的資本加持以及團隊穩定,是決定在競爭中能否勝出的兩個關鍵法寶。
基因測序技術,這一探索生命奧秘的重要方式,亦被稱為“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雖然目前行業機構在基因檢測領域的全產業鏈條上均有布局,且醫療臨床應用方面增長迅猛,但由于目前發展階段和技術能力所限,其未來市場前景依舊可期。產前檢測與腫瘤檢測,僅是基因技術在臨床應用的初步結果,隨著對疾病認知的深入,更多疾病的基因檢測服務未來可期。當定位于為臨床精準診療服務的基因檢測技術不斷發展,它也將為大眾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