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生
摘 要:文章論述了山區核桃的種植特點,并分析山區核桃種植管理技術的要點,為各地區開展核桃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山區核桃;種植管理技術;要點
核桃是我國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干果,廣受消費者的歡迎。核桃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備較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同時當前市面上的核桃價值比較貴,因此發展前景比較廣闊。同時核桃的種植勞動強度低,人工投入少,管理環節較少,所以可以減輕人力的投入。因為近年來核桃的市場需求量逐漸增加,所以種植面積也逐漸擴大,成為部分山區、丘陵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
一、山區核桃種植特點
相對于平原地區,山區核桃種植有自己的特點。因為山區土地有一定坡度,對光照等養分的吸收不一致,所以一般選擇密植的方式。對于早實品種,種植間距控制在3~4m,行距控制在4~6m;對于晚實品種,間距控制在4~5m,行距控制在5~7m。考慮核桃不耐澇,所以需要保證種植核桃的土壤排水良好,透水性好,避免核桃長期生長在過于濕潤的土壤中而出現黃葉、幼苗死亡、大面積死亡等問題。因為山區的土地都有一定坡度,所以為了保證光照的吸收,需要選擇合適的區域進行種植。
二、山區核桃種植管理技術要點
(一)種植前準備
進行山區核桃種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先是對種植地區進行偵察,了解種植地點的地形地貌、水文、氣候等,然后合理安排核桃的種植工作。核桃本身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強,適應多種土壤生長,最喜石灰性土壤,對于水肥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要合理選擇種植區域。種植人員要對山區進行勘察,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種植,保證種植區域背風向陽,相對平坦,保證光照的吸收;土層深厚、疏松和肥沃;灌溉方便、排水通暢、透水性好,交通便利。
(二)選擇優良品種
品種的選擇對于山區核桃的種植成效十分關鍵,良好的品種有較好的生長速度以及較強的抗逆性能力。目前市面上的核桃品種較多,因此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山區的地質條件進行合理選擇。但是總的來說,品種選擇應當保證核桃的適應性強、長勢良好、抗逆性能力強等的品種。考慮山區的土壤條件不一致,有的比較肥沃,所以可以種植早熟品種,對于土壤貧瘠,肥力較差的區域,最好選擇晚熟品種,這樣可以保證種植的科學性。同時,考慮核桃的適應性,最好選擇本土品種或者進行優良品種培育,培育出在當地長勢良好,生長速度快,很少出現病蟲害以及最終核桃質量高的品種。
(三)栽植技術
山區核桃種植一般選擇冬季和早春,如果是嫁接種植需要去掉接口處的薄膜。春季栽植對于土壤水分的要求較高,比較適合南方地區選擇。栽植時間選擇過冬后越早越好,保證核桃樹苗盡早發芽;對核桃苗的根系進行修剪,可以使用生根粉液浸泡,提高發芽率;選擇天氣晴朗的天氣進行種植,如果遇到大風,需要對根系進行打漿栽植;種植后澆透定根水,并使用薄膜覆蓋樹盤,減少水分的流失,促進種苗的成活。
因為種植核桃主要是為了增加產果量,而這就需要控制核桃枝條的生長,所以種植期間需要注意進行整形修剪,調整樹形,促使更多的養分集中在果實上,增加坐果率。同時科學的修剪工作還可以使樹干牢固,保證枝條的疏密度,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性。進行核桃的修剪需要等核桃苗長到一定高度后,一般選擇核桃苗長到2m左右進行修剪。對核桃苗進行定干,留下主枝,去除多余的枝條;科學設計樹形,并進行培養,修剪時要留下長勢適中的穗條,去掉長的或者不怎么長的穗條;修剪過程中注意清除病弱、存在病蟲害的枝條,進行掩埋焚燒處理;對樹冠外圍枝條進行修整,避免遮擋光照;另外還要按期摘心打頂,保證芽體飽滿,避免芽過多爭奪養分降低坐果質量。進行修剪的時間一般在春季,而落葉后至發芽前不能進行修剪,避免傷流。
(四)栽植規劃
山區核桃的栽植密度對于種植效果有較大影響,所以要科學控制栽植密度。對于山區來說,早實核桃品種種植間距控制在3~4m,行距控制在4~6m;晚實品種間距控制在4~5m,行距控制在5~7m。如果是在梯田中種植,結合梯田的寬度,一個臺面種植一行,但是臺面寬度超過20m的可以種植兩行;小于8m的隔一面種植一行。在種植過程中,如果出現郁閉度太高影響光照的問題,需要及時修剪和砍伐,降低郁閉度,保證通風透光性良好。
(五)灌溉和施肥管理
核桃種植過程對于水肥的要求不是很高,但也需要按照季節、核桃的生長階段以及需求進行水肥管理。其中水分管理需要結合當地的降雨情況、種植區域的水源情況以及核桃的生長階段進行科學規劃,如果當地水資源豐富,日常降雨較多,就不必特意灌溉,只需要在較干旱的天氣適當增加灌溉量;而對于水源不多,降雨也較少的地區,需要制定灌溉規劃,合理進行灌溉,保證滿足核桃生長的水分要求。另外,山區核桃要注意水土保持,避免水土流失,可以選擇修建相應工程、種植植物等方式,穩固水土,同時增加土壤肥力。
對于肥力管理,核桃一般在采收之后,與土壤深翻同時進行施肥,施加基肥,最好選擇有機肥。在種植期間,每年需要追肥2~3次,第一次在冬末或發芽前,施加足量的有機肥,施肥量以幼樹樹齡逐漸增加,直到盛產期;第二次施肥在5月內或落花后,施加氮肥、磷肥和鉀肥或者核桃專用生物有機肥。第三次在果實硬核期,主要施加灰肥等。
(六)病蟲害防治
山區核桃種植過程中可能出現病蟲害,所以需要做好防治工作。核桃的病害主要是炭疽病、枝枯病、黑斑病等,蟲害主要是蚜蟲、核桃舉肢蛾、刺蛾等。一方面需要針對對應的病蟲害使用藥物、天敵、物理防治等方法進行控制。但考慮到生態效益,盡量采取生物或物理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另一方面是通過撫育管理提升核桃對于病蟲害的抵抗力,比如清除病弱枝條,噴灑護樹藥物等。
三、結束語
山區核桃的種植是當地發展經濟的一個有效途徑,對于當地經濟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山區核桃種植相對于平原種植有不同的特點,需要關注種植管理技術的要點,進行分析和優化,實現核桃的高產高質種植。
參考文獻:
[1]胡俊.山區核桃種植管理關鍵技術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02):93+95.
[2]周麗娜.山區核桃種植管理關鍵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