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平


[摘要] 目的 分析他克莫司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效果。方法 便利選擇2018年4月—2019年7月之間該院收治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92例,秉持平均分配的原則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6例。對照組病患使用他克莫司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應用他克莫司聯合利妥昔單抗進行治療,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4例,有效19例,總有效率為71.74%;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18例,有效24例,總有效率為91.30%,經統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45,P=0.030<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87%;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2.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89,P=0.021<0.05)。結論 他克莫司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效果更好,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他克莫司;利妥昔單抗;系統性紅斑狼瘡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acrolimus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o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between April 2018 and July 2019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qual distribution, with 46 patients each.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acrolimu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acrolimus in combination with rituximab,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14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19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1.7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8 cases were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24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30%.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845, P=0.030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87%;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32.6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6.389, P=0.021 <0.05),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nclusion Tacrolimus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s more effective and has a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Tacrolimus; Rituximab;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風濕性免疫疾病,累及患者多個器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上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主要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藥物的不斷改進,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類藥物的使用更加規范化,患者的生存期不斷延長[2]。不過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類藥物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導致的不良反應不應受到忽視,必須重視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防止帶來嚴重后果。有研究表明[3],他克莫司和小劑量的利妥昔單抗用于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療效較好,安全性較高。為探究他克莫司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效果,該文便利選擇2018年4月—2019年7月之間該院收治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92例進行試驗觀察,取得良好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便利選擇該院收治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92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6例。對照組男17例,女29例;年齡在為26~67歲,平均年齡為(41.58±5.82)歲。觀察組男19例,女27例;年齡在27~65歲,平均年齡為(42.01±5.42)歲。該次臨床研究報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人同意配合參加此次臨床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藥物-甲潑尼龍(國藥準字H20020223)進行治療,初始服用劑量為1 mg/(kg·d),4~8周之后根據病情酌情調整劑量。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的患者應用他克莫司膠囊(國藥準字H20084514),起始服用劑量為4 mg/d,每天服用兩次,4~8周之后根據病情酌情調整劑量,可減少至2 mg/d。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患者治療基礎上應用利妥昔單抗(國藥準字J20170034)進行治療,初始滴注劑量為180 mg/m2,另外加入5%的葡萄糖,控制滴速,每周進行1次治療,連續滴注6個月。治療期間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劑量調整。
1.3? 觀察指標
患者的間斷性發燒及出現血尿等癥狀完全消失,且經過血液檢查、尿檢患者的各指標均正常,則判定為治療顯效;間歇性發燒以及血尿等癥狀有緩解,且經過血液檢查、尿檢患者的指標大部分正常,則判定為治療有效;病情無變化,則判定為治療無效,總有效率=(有效數+顯效數) /總例數×100.00%。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有胃腸道反應、肝功能損傷、肺部感染等,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采取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該文所涉及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4例,有效19例,總有效率為71.74%,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18例,有效24例,總有效率為91.30%,經統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45,P=0.030<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87%;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2.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89,P=0.021<0.05),見表2。
3? 討論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屬于濕性免疫疾病,發病率相對較高。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生原因不明確,可以造成多個器官損害,包括皮膚、黏膜、關節、肌肉、心腎肺等組織器官,另外患者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4]。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癥狀多出現免疫性炎癥,導致患者體內的免疫功能異常,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血清中會出現多種自身抗體,其中以抗核抗體為主,造成機體多個系統、器官內發生免疫反應,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5]。目前,臨床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多應用強的松、環磷酰胺等藥物,可發揮較好的抑制各種免疫反應的作用,并且抑制DNA 的合成,然而這些藥物有嚴重的不良反應—骨髓抑制作用,患者長期使用會造成肝功能損害、胃腸道反應、肺部感染等不良反應。所以,臨床上急切地需要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療方式[6]。他克莫司是新研發出的免疫抑制劑,屬于大環內酯類免疫抑制劑,對機體的毒性較低,治療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發揮保肝功能,目前他克莫司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藥物[7]。除此之外,利妥昔單抗是一種生物藥品,將其小劑量的應用于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可發揮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安全性較高。為探究他克莫司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效果,該文選擇該院收治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92例進行試驗觀察,取得良好結果,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4例,有效19例,總有效率為71.74%,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18例,有效24例,總有效率為91.30%,經統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45,P=0.030<0.05),該研究與覃文[8]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3例,有效2例,總有效率為71.43%,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3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為84.50%,研究結果一致,表明研究結果可靠。觀察組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胃腸道反應3例,肺部感染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87%;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胃腸道反應9例,肝功能損傷2例,肺部感染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2.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89,P=0.021<0.05)。
綜上所述,他克莫司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治療效果較好,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魏建.他克莫司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療效[J].中外醫療,2019,38(25):100.
[2]? 艾爾肯·吐爾遜.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應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的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19):103.
[3]? 魯盈.利妥昔單抗在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及狼瘡腎炎中的臨床應用[J].浙江醫學,2019,41(20):2133.
[4]? 張雪冰.他克莫司與環磷酰胺聯合免疫吸附法治療老年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炎的療效[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3):61.
[5]? 李智.白芍總苷膠囊聯合他克莫司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6):1513.
[6]? 劉永真.他克莫司膠囊聯合醋酸潑尼松龍片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效果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18,40(3):313.
[7]? 丁會玲.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研究 [J].臨床研究,2016,24(7):10.
[8]? 覃文.小劑量利妥昔單抗治療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繼發血小板減少的療效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7,29(8):988.
(收稿日期: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