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金榜題名時。這樣的場景,你我并不陌生——在部分地區,面容比實際年齡顯得蒼老的家長,眉宇間一半憧憬一半憂愁。憧憬的是孩子高考發揮不錯,寒窗苦讀12年,終于取得了超過一本線不少分數的優異成績,即將收到理想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愁的事則難以啟齒:學費從哪兒來。在縣里“精準扶貧”政策的幫助下,家里的基本生活大有起色,但是供一個孩子去大城市上大學,可不是一副輕擔子。
國家助學貸款做到了“應貸盡貸”,高校也對學雜費多有減免,并開展各種校園幫扶,但是大學生提升自我價值和競爭能力所必須的學習費用、培訓費用以及逐年走高的日常生活費用,仍然需要家庭的支持。興業消費金融調研數據顯示:大多數大學生在校4年的開支在10萬—15萬元,約六成的受訪者表示這筆開支對家庭造成了經濟壓力;對于部分家庭年收入在4萬元以下的大學生家庭來說,貸款求學是他們的“剛需”。
“剛需”的背后,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命題。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是少不了“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這兩個指標。
今年6月15日,福建省教育廳下發的《關于合作開展“興才計劃”教育扶貧工作的通知》文件就明確指出:“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與我廳深入合作,全力助推福建教育精準扶貧,取得了良好成效。2020年,省教育廳與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在原有銀教合作基礎上,繼續實施‘興才計劃教育扶貧合作方案。”
該文件進一步指出,“興才計劃”包括了獎學金、助學金、獎教金、勵志成長基地、高等教育貸款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興業消費金融負責人表示:“今年高考受到疫情影響延遲一個月。很多家庭經濟情況也受到影響。如何讓考生和家長更有底氣地走向考場、邁進大學校園,是我們的心頭事。研究后,我們推出了‘興才計劃,供家長申請,用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最高額度20萬元,在校期間及畢業后5年內只需還利息,期限長達20年,辦理了國家助學貸款也可以申請。”
又逢一年畢業潮,874萬應屆畢業生進入了就業市場,就業的池子更滿了,個體焦慮也更多了。
在上海,應屆生李恩澤(音)直言“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徘徊”。上海的魅力讓她決定留在這座城市打拼,“雙一流”高校的金融專業背景也讓她頗有信心。盡管疫情過后的求職就像當年的高考一樣,成了“千軍萬馬闖獨木橋”。幸運的是,她闖過來了;焦慮的是,薪酬同比下降了,付房租成了老大難。“長安百物貴,白居不易”,這個大學生們熟悉的白居易的梗,真成了自己的生存難題。“有時候會突發奇想,如果有金融服務像信用卡分期那樣,可以先幫我支付第一年房租,我的精神壓力會小很多。”
畢業生的“突發奇想”,蘊藏著真實的社會需求。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六穩”工作、“六保”任務,就業都擺在首位。穩就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多措并舉,需要多方發力,作為一家普惠的正規持牌金融機構,興業消費金融找到了獨特的發力點,推出“立業計劃”保障和支持就業,特別是應屆畢業生和年輕白領日常生活壓力來源——房租。
“我們面向在上海工作的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年輕白領,發放滿足其租房支出等消費用途的貸款產品,以減輕他們初入職場時的資金壓力。”興業消費金融表示。表面上看,此舉關切的是畢業生群體“租不易”“居不易”的“小”問題,但實際上,幫助一個個大學生安身、立業、成家,改變和改善個體命運的背后,映照的是保就業的大局觀,踐行的是普惠金融的大擔當。
一家消費金融企業,在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各行各業普遍感受到較大壓力的情況下,何以能推出“興才計劃”和“立業計劃”兩個亮眼的產品?何以能準確響應用戶、市場、社會的需求?何以能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
這植根于興業消費金融的創新基因。讓援鄂護士在手機上“秒辦”延期還款,安心堅守抗疫一線,是疫情期間的創新;幫助年輕白領買婚房,資助中年母親送女兒留學海外,協助創業者提升店鋪裝修藝術品位,是“家庭消費貸款”的創新;合作開發福建省第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平臺“福建助學”APP,是“銀教合作”模式的創新。
如今,在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推出的兩項計劃,也充滿了新意。“興才計劃”出臺之前,興業消費金融認真研究了英、美等國的助學貸款模式。以美國為例,2019年第二季度的家庭居民債務中,住房抵押貸款最高,達到68%;學生貸款規模僅次于住房貸款,占比11%。而美聯儲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70%的大學生畢業時都身負助學貸款,正是這些貸款幫助美國學生完成了昂貴的美式高等教育。
相比之下,“興才計劃”更彰顯普惠精神——還款方式根據大學生成長周期量身定制,在校期間和畢業后緩沖期只付利息。即使依靠父母一個人的低保收入也能供孩子順利完成學業。“我們想讓金融更有溫度,讓這些年輕人能夠通過知識改變命運。”興業消費金融負責人表示。
日前,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下發通知,就2020年大學生征兵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明確轄區內高校大學生和畢業生征集任務,把征集畢業生作為今年大學生征兵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了向那些為家國安寧負重前行的入伍大學生致敬,“興才計劃”還特別制定了還款政策,凡是在校期間參軍的大學生,入伍期間可申請免息。
“立業計劃”則對焦了擴大內需和消費回補。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內需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解決年輕人“租不易”“居不易”的問題,切中了相當規模的市場需求,可以充分釋放這部分人的內需潛力,也是在培育和挖掘新的消費增長點。
創新不易,新局難開。唯有那些堅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國家戰略中行動,在國家改革發展中勇當排頭兵的企業,才能實現。
“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這是馬克思的一句名言,用它來觀照“興才計劃”和“立業計劃”,更能體會普惠金融的人文價值——個體或許渺小,但絕不會沉淪,充滿整體關懷的制度設計和產品設計終將照亮命運。
2016年,興業消費金融捐贈了第一個100萬元,并且決定10年共計捐贈1000萬元,設立泉州市特殊教育專項基金,定向用于聾啞盲兒童的特殊教育獎、教、助學及教師學習交流。2019年,興業消費金融又關注到更為特殊的自閉癥青少年群體,當年額外追加捐資100萬元,專項用于自閉癥專業教師和家長的培訓以及特殊學生就業、創業的幫扶。在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興業消費金融的獎匾上,鐫刻的是“襄教樹人”四個字;在福建省教育廳給興業消費金融的寄語中,寫下的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新貢獻”。
2019年,就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有記者專程走訪了泉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在那些老師和孩子的眼睛里,“看見了燦爛的光”。記者很是感慨,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了一句話:“記住那些山河,那些閃光的人。”
選擇教育事業為社會責任的主陣地,捐資特殊教育,助力教育扶貧,讓家境不寬裕的大學生有尊嚴地完成學業,讓受到疫情影響的年輕人有歸屬感地留在心儀的地方,這是興業消費金融作為“燃燈者”閃耀的光。“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以求學改變命運,以奮斗回報家庭,把個人的青春融進國家的浪潮中打拼,用勤奮的工作回報社會的涓滴資助,這是青年學子作為“受助者”閃耀的光。
興才者,立業者,“燃燈者”,“受助者”,他們都是閃光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