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鵬,彭 天
伴隨著休閑娛樂時代和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居民對體育健身理念和體育健身質量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武術旅游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外在體驗可以滿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武當武術深深扎根于中國幾千年來的儒道文化之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悠久的歷史,堪稱“中華國寶”,是中華武術的主要流派之一。武當武術旅游武術文化與旅游相互融合產生出的具有武術和旅游特點的新型產業,正在逐步成為繼生態旅游之后的現代旅游業的一個新的亮點,是我省體育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在調查的389名調查者中,被調查者男性200名,占總數的51.46%;女性189名,占總數的48.54%。在年齡方面,18歲以下有65人,占總人數的16.70%;18—25歲有178人,占總人數的45.76%;26—40歲有81人,占總人數的20.82%;41—60歲有53人,占總人數的13.62%;60歲以上有12人,占總人數的3.08%,
在389名調查者中,初中或初中以下學歷有136人,占總人數的34.96%;高中學歷有79人,占總人數的20.30%;本科學歷有156人,占總人數的40.10%;碩士研究生18人,占總人數的4.62%。在職業特征方面,國家機關、企業、黨群組織、單位負責人有33人,占總人數的8.48%;專業技術人員有34人,占總人數的8.78%;辦事人員與相關人員有45人,占總人數11.56%;商業人員有18人,占總人數的4.62%;農業人員有32人,占總人數的8.22%;軍人有21人,占總人數的5.39%;學生有110人,占總人數的28.27%;離退人員有42人,占總人數的10.79%;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有23人,占總人數的5.91%;不便分類人員有31人,占總人數7.92%。
在389名調查者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54人,占總人數的13.88%;1001—2000元的有34人,占總人數的8.74%;2001—3000元的有154人,占總人數的39.59%;3001—4000元的有84人,占總人數的21.59%;4000元以上的有63名,占總人數的16.19%。
單位組織旅游次數、自行旅游頻次、商務旅游頻率和出差順便等四個方面是衡量武當武術文化旅游者出游的主要指標。武術旅游作為重要的休閑方式,是人們追求高層次休閑娛樂的必備。根據389份有效問卷得出:武當武術文化旅游者選擇自行安排的游客118人,占總人數的28%;旅行社團組織147人,占總人數的32%;單位組織75人,占總人數的25%;出差順便49人,占總人數的15%。這是由于武當山風景區都是處于市區較遠的地帶,游客對當地經濟、居住和環境不熟悉,出于安全、方便、可靠等因素的考慮,他們主要采用團體包價旅游這種方式為主,其次為自行安排游客。
武當武術文化旅游者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火車,被調查者中有38.30%的武術旅游者選擇火車作為交通工具;其次是選擇飛機作為交通工具,占總體的20.05%;選擇汽車旅行的占總體的22.37%;自駕車旅行占總體的19.28%。說明武術旅游者選擇交通方式具有多樣性。坐飛機和自駕車的游客占到了39.33%,這說明武術旅游者出游時越來越注重高效和方便。選擇汽車的武術旅游者主要為十堰市周邊居民,這類群體一般都采用汽車方式出游。這也說明武當山可進入性在陸路方面較有優勢,但市外游客一般都采用飛機和火車出游。武術旅游者在選擇交通工具的問題上一般都會從安全性、經濟性、合理性三方面考慮。
武術文化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時間的長短直接反映了目的地的吸引能力,也可以看出當地的品牌吸引力。游客逗留時間和消費顯現出直接關聯關系。滯留時間是影響武術旅游者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調查顯示,武術旅游者停留時間最多的是一天,達到了總人數的54.21%;其次是游玩半天時間,占21.59%;第三是游玩兩天時間,占18.51%;第四是游玩一周時間,占7.19%。目前,武當武術文化旅游以短時間旅游為主,這說明武當武術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力有限,產品層次單一,景點設置不合理。同時,配套的基礎設施、娛樂設施相對不完善,從而導致武術旅游者在景區的停留時間太少。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雙休日”、“八小時工作制”等作息制度的確定,全國法定休息時間達到了144天,可支配的閑暇時間進一步增加,這使武術旅游者可以利用節假日進行武術旅游活動,這些都給武當武術文化旅游業加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量節假日被加班所占有,使我國普通居民沒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去進行體育旅游消費,閑暇時間有限成為制約武當武術文化旅游消費的重要原因之一,接受調查的武當武術旅游者認為閑暇時間多的有48人,占總人數的12.34%;認為閑暇時間較多的調查者有55人,占總人數的14.13%;認為閑暇時間一般的有72人,占總人數的18.50%;認為閑暇時間較少的有128人,占總人數的32.90%;認為閑暇時間少的有86人,占總人數的22.10%
對武當武術文化旅游消費狀況調查,有助于提高武當武術文化旅游者的消費興趣,更好地合理調整武當武術文化旅游項目的消費價格,讓更多的居民能夠參與武當武術文化旅游,也利于武術旅游在城鎮居民中的普及。調查結果為,預計消費500元以下的占被調查總人數的24.42%,預計消費500—1000元的占被調查總人數的39.84%,預計消費1000—3000元的占被調查總人數的24.16%,300元以上占被調查總人數的11.57%。武術旅游者在武當山景區的旅游消費相對較為固定。其中交通占消費總額的28%,食宿占消費總額的24%,購物占消費總額的19%,武術旅游花費占消費總額的22%,其它花費占消費總額的7%。目前,購物娛樂所占比例很小,說明武當武術旅游產品較為單一,娛樂參與性有待提高。

表1 武當武術文化旅游消費水平及構成一覽表
經過調查,游客對武當武術旅游消費項目情況如下:選擇武術表演的調查者有87人,占總人數的22.36%;選擇武術培訓的調查者有75人,占總人數的19.28%;選擇武術書籍的調查者有58人,占總人數的14.91%;選擇武術養生的調查者有54人,占總人數的13.88%;選擇武術賽事的調查者有45人,占總人數的11.56%;選擇武術器械的調查者有28人,占總人數的7.19%;選擇武術服裝的調查者有42人,占總人數的10.79%。

表2 武術文化旅游消費項目分析表
1.在武當武術旅游消費金額方面
武術旅游者在武當山景區的旅游消費相對較為固定,并且消費金額較低。消費額大多集中在500—3000元,達到64%。其中,交通占消費總額的28%,食宿占消費總額的24%,購物占消費總額的19%,武術旅游花費占消費總額的22%。
2.在武當武術旅游者消費項目方面。選擇武術表演的調查者有87人,占總人數的22.36%;選擇武術培訓的調查者有75人,占總人數的19.28%;選擇武術書籍的調查者有58人,占總人數的14.91%;其次為武術賽事、武術服裝、武術器材等。這說明經過多年發展,武術旅游者的喜愛項目開始顯現出多元化特征。
3.在武當武術旅游者選擇交通工具方面。有38.30%的武術旅游者選擇火車作為交通工具;其次有20.05%的武術旅游者選擇飛機作為交通工具。自駕車旅行占總體的19.28%。說明武術旅游者選擇交通方式具有多樣性。
4.在武術旅游者停留時間方面。停留一天比例44.21%;其次是游玩半天時間,占21.59%;第三是游玩兩天實踐,占18.51%;第四是游玩一周時間,占7.19%。目前,武當武術文化旅游以短時間旅游為主,這說明武當武術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力有限,產品層次單一,景點設置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