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林
為什么有些同學喜歡欺凌別人、屢教不改?除了個性特質(zhì)、家校教育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外,欺凌所付出的成本和代價過低也是一個主要原因。這些年,許多學校忌憚于一部《未成年人保護法》,在對欺凌者做出懲戒時,總是瞻前顧后、畏手畏腳,不敢越雷池一步。因為在當前的法律框架下,學校除了批評教育,并不具備校園欺凌的懲治權(quán)。學校懲戒的乏力,很快就讓欺凌者意識到了犯錯成本低,而低成本又變相縱容他們在犯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說,要根治校園欺凌,提高犯錯成本是最有效的措施。應(yīng)在不斷完善法治的基礎(chǔ)上,讓司法機關(guān)介入,配合學校大力懲治,該通報的通報,該處分的處分,該入檔的入檔,該拘留的拘留,該勞教的勞教……傷到皮肉,讓欺凌者感受到徹骨的痛,不敢欺、不能欺、不想欺的思想才能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