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香 王秀婷 劉碧美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綜合康復鍛煉在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98例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早期綜合康復鍛煉。比較兩組治療前和治療2個月后的Barthel指數評分、Lovett分級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治療2個月后, 兩組Barthel指數和Lovett分級均優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Barthel指數(70.28±11.29)分和Lovett分級(3.86±0.66)級均優于對照組的(49.73±13.57)分和(2.70±0.71)級,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9%(47/49)高于對照組的81.6%(40/4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康復護理中應用早期綜合康復鍛煉可以取得較好的康復效果, 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改善肢體運動障礙,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急性腦卒中;偏癱;早期綜合康復鍛煉;護理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73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n limb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hemiplegia? ?YE Xiao-xiang, WANG Xiu-ting, LIU Bi-mei.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Shanwe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Brain Surgery(Shanwei Yiwu Foundation Hospital), Shanwei 516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n limb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hemiplegia.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hemiple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Barthel index score, Lovett rating before treatment and 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and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Barthel index score and Lovett rating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Barthel index score (70.28±11.29) points and Lovett rating (3.86±0.66) grades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49.73±13.57) points and (2.70±0.71) grade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with nursing 95.9%(47/49)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1.6%(40/49),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shows good effect on limb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hemiplegia, which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and the limb dyskinesia,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cute stroke; Hemiplegia;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Nursing intervention
腦卒中主要分為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 其發病機理為腦血管破裂溢血或形成血栓導致病理性改變。患者主要表現為肌力下降、肌張力增高、痙攣等肢體運動功能障礙,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 2]。有研究指出, 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早期的康復鍛煉,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力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提升患者康復后生活質量[3]。本研究在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康復護理中, 應用早期綜合康復鍛煉的護理效果理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為研究對象, 患者均經醫院CT檢查后均被確診為急性腦卒中偏癱初期。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49例。對照組中男26例, 女23例;年齡45~82歲, 平均年齡(65.9±7.0)歲。
研究組中男28例, 女21例;年齡47~80歲, 平均年齡(64.5±5.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用藥、飲食指導;監測患者的各項指標是否出現異常;定時為患者翻身、拍背;定期更換新的床單和被褥, 預防患者長期臥床而產生壓瘡;主動與患者溝通, 及時發現問題, 減少因心理問題對病情恢復產生的不良影響[4]。
1. 2. 2 研究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早期綜合康復鍛煉干預。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應盡早開始康復治療, 對輕到中度神經功能障礙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后24 h后進行床邊康復、逐漸過度到早期離床期康復訓練, 包括坐、站、走等活動。①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與關節攣縮。患者肢體不能自主活動時, 幫助患者在病床上進行簡單被動鍛煉。由醫護人員或患者家屬不定時的為患者進行各個肢體部位的按摩, 將各個關節部位都進行適度的彎曲和拉伸, 使各肌肉及關節都能得到活動, 防止發生肌肉萎縮或者變形現象。注意在對患者進行被動鍛煉時一定要循序漸進, 力度由小到大, 時間由短到長, 從患者的各個大關節開始逐漸過渡到小關節。同時, 醫護人員及家屬要定時為患者進行翻身、拍背, 防止患者保持同一個動作時間過長而產生壓力性損傷[5, 6]。臥床患者翻身后做好良肢體擺放:患側臥位、健側臥位、仰臥位、床上臥位。指導患者站立和坐下交替進行, 慢慢延長站立時間, 直到患者可自行站立, 防止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7]。② 步行鍛煉。當患者能夠獨立站立>15 min后, 對患者行步行鍛煉。在初期注意循序漸進, 步伐一定要小, 速度一定要慢,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8], 防止患者發生跌倒。為患者制定鍛煉計劃, 在確認患者能夠承受及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的情況下, 要求患者一定要嚴格按照所安排的時間進行鍛煉。③ 簡單生活技能鍛煉。當患者各項肢體功能恢復后, 指導患者進行簡單生活技能鍛煉, 如刷牙、洗臉、吃飯、穿衣服、穿鞋等, 以提高患者預后的生活質量。④心理康復。護理人員多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 了解其心理感受、心理需求, 及早進行心理咨詢;主動介紹醫院治療成功的案例, 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⑤加強宣教和隨訪。對患者和家屬宣教腦卒中治療和康復相關知識, 并定期隨訪, 在隨訪過程中確認患者的恢復及康復情況, 回答患者及家屬在康復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 督促家屬監督患者積極進行康復鍛煉, 改善預后。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治療前和治療2個月后的Barthel指數評分和Lovett分級情況 使用Barthel指數評估量表評估患者自理能力, 滿分100分, 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好。使用Lovett分級評定標準對患者的肌力進行評估, 分為0~5級, 0級:未觸及肌肉的收縮;1級:可觸及肌肉的收縮, 但不能引起關節活動;2級:解除重力的影響, 能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3級:能抗重力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 但不能抗阻力;4級:能抗重力及輕度阻力, 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5級: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 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患者的分級越高表明患者的肌力恢復越好。
1. 3. 2 護理滿意度 使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評價表來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估, 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和Lovett分級情況比較 治療前, 兩組Barthel指數評分和Lovett分級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個月, 兩組Barthel指數和Lovett分級均優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Barthel指數(70.28±11.29)分和Lovett分級(3.86±0.66)級均優于對照組的(49.73±13.57)分和(2.70±0.71)級,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治療后,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9%(47/49)高于對照組的81.6%(40/4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人類的大腦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 患者因急性腦卒中導致偏癱后, 全腦系統神經會發揮自身的代償作用, 通過學習來代替患者受損神經的功能, 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緩解的同時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腦卒中發病6個月內進行有效的康復治療能顯著促進患者受損的自理能力和運動功能得到恢復;一旦超過6個月, 隨著患者疾病發展, 各項功能的恢復進程都開始變得十分緩慢, 逐漸步入康復過程中的平臺期。因此, 腦卒中患者發生偏癱后應盡早行康復鍛煉護理干預, 在病情早期對患者行綜合性的康復鍛煉, 可有效降低患者因疾病而導致的致殘率和致死率。
實施早期綜合康復鍛煉干預, 能夠促使腦卒中患者的全腦系統神經積極學習受損神經的相關功能, 使患者的受損細胞和神經得到有效恢復及再生, 同時還能有效減少或防止患者發生肌肉萎縮和關節變形的現象。康復鍛煉對腦卒患者所產生的這些積極作用是現代醫療中任何技術和藥物都不能做到的。通過早期綜合康復鍛煉能夠促進患者自理能力提高, 提高肌力改善偏癱, 改善肢體運動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2個月后, 兩組Barthel指數和Lovett分級均優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Barthel指數(70.28±11.29)分和Lovett分級(3.86±0.66)級均優于對照組的(49.73±13.57)分和(2.70±0.71)級,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9%(47/49)高于對照組的81.6%(40/4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有關知識宣教和及出院后隨訪, 能夠讓患者不論在住院接受治療期間還是出院后都能夠積極配合進行康復鍛煉, 進一步增強療效。而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 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干預, 解決患者因疾病導致的焦慮等心理問題, 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對治療及干預的依從性, 增強患者抵抗疾病的自信心, 同時, 也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綜上所述, 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行早期綜合康復鍛煉, 能夠改善患者預后,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改善肢體運動障礙, 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 同時也能有效的改善醫患關系, 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碧萱. 康復治療對腦梗塞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6, 27(1):81-82.
[2] 李哲, 范家宏, 郭鋼花, 等. 功能性電刺激恢復性治療踏車對腦卒中早期患者下肢主動運動的影響.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7,
32(6):667-672.
[3] 李紅艷, 李瑜霞, 賈曉瑩, 等. 基層腦卒中單元對腦卒中患者的早期干預效果.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18):4486-4488.
[4] 蘇國棟, 劉惠林, 黃夢潔, 等. 呼吸肌訓練對急性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的效果.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6, 22(9):1008-1010.
[5] 齊敬東, 劉裔榮. 圣愈湯聯合早期康復運動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恢復期肢體及語言功能影響的研究. 遼寧中醫雜志, 2017, 15(10):2093-2096.
[6] 吳鳴, 倪朝民, 劉孟, 等. Swiss球軀干功能訓練對恢復早期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響.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16, 38(3):183-186.
[7] 王盛強, 黃杰, 高春華, 等. 運動想象療法結合下肢康復機器人訓練對腦卒中亞急性期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的影響.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6, 31(11):1230-1233.
[8] 任彩麗, 付娟娟, 王紅星, 等. 早期康復臨床路徑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影響的多中心、單盲、隨機對照研究.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7, 32(3):275-282.
[收稿日期: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