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瑕 唐聞
摘要:本文在文創產品設計助推婺州窯活態傳承發展的視野下,研究了文創產品設計與非遺融合發展的途徑與婺州窯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并深入探討了利用校企合作,將非遺文創與教學相融合,使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婺州窯;文創產品;教學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2-0139-02
一、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項目的來源
2017年5月,在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相關意見》指導下,婺州窯博物館、婺州窯陶瓷研究所與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聯合建立了“婺州窯文創產品研發”基地并在雅畈漢灶舉行的婺州窯傳承與發展大會上舉行了掛牌儀式。
二、文創產品設計助推非遺活態傳承
(一)文創產品設計與非遺融合發展
在非遺活態傳承的視野下,文創產業和非遺融合共生的發展途徑已經成為時代熱點,以非遺為主題的文創產品早已延伸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也成為了博物館營收的重要支柱。非遺的活態傳承為文創產品設計的內涵需要和方向提供了重大啟迪,傳統文化要素以適當的表現方式融入現代設計,對地區文化的輸出具有實際的意義。
同時,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對助力非遺文化的傳承及推廣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讓傳統工藝在現代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是對傳統文化和工藝的延續,增強非遺的活態傳承以及創新能力,讓現代設計走進傳統工藝,讓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于世界范圍來看,文創產品與本地非遺文化相結合的專業化設計之路早已策馬揚鞭,以地方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開發,已成為發展當地文化、經濟的重要做法,也成為校企合作,培養本地創意設計人才的有力途徑。
從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文化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若干意見來看,未米非遺文創產品的設計定位應是大眾日用品而不僅僅是工藝品擺件,既傳播文化,又發展產業、增加效益,實現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的有機統一。且根據《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未來我省文創產品的發展勢頭將持續升溫,預計到2020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8%以上,總產出將高達1.6萬億元。文創產品設計正以快速發展的勢頭助推非遺的活態傳承。
(二)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現狀
婺州窯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歷經了數千年的歷史,是浙中金華地區的代表性非遺文化,獨具藝術特色。
目前對于婺州窯文化的傳承主要集中在工匠培養、婺州窯現代產品設計開發、品牌體驗推廣上,資源大部分集中在婺州窯相關研究所、博物館、婺窯小鎮的建設與運營上,產品開發也基本只限集中在陶瓷藝術品、各類茶具、節日禮品套裝上,針對婺州窯文化所做的文創產品設計及研究寥寥無幾,尤其是極具婺州窯文化特色的“接地氣的”生活日用品或快消品亟待發展。
其次,婺州窯目前的非遺傳承人雖然有著精湛的技藝和熟練的技法,但因長期的手工業作坊式生產等原因,他們對現代設計知識和方法及國際市場的需求了解甚少,復制傳統的設計方法使其產品創新設計的能力無法跟進時代腳步、不能滿足新一代人以及西方國際市場的需求,與現代生活環境不相適應。這一現象在非遺傳承人中普遍存在,文化部、教育部發現這一問題之后于2015年啟動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班項目,旨在幫助非遺傳承人群提高審美、創新能力,在秉承傳統的基礎上,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盡管如此,能夠在商品市場中生存并獲得經濟效益的婺州窯產品為數極少,這離婺州窯產品成為人民大眾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以此來實現活態傳承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婺州窯的傳統文化和技藝怎樣通過現代設計的理念來進行設計開發與傳播,展現本地區域文化特色,喚起人民情感方面的認同,目前在基礎理論研究、生產實踐到整體營銷都沒有形成系統。
再者,目前婺州窯產品的設計研究側重在婺州窯的制作工藝、傳承及文化推廣上,缺少新時代背景下針對婺州窯文化所做的文創產品設計定位、策略以及產品設計方法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針對傳統婺州窯文化的設計元素如造型、圖案、紋理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
針對以上問題,地方高校與區域非遺文化兩者在人才培養、文化資源挖掘、創新傳承方面有著共通的價值訴求。地方高校藝術類專業擁有完善的專業知識結構、強大的師資力量和豐富的人才儲備,以及具備產品設計與開發的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對區域非遺文化的創新發展和活態傳承具有非常重要的顯示意義。綜合以上情況,加強婺州窯與本地院校的校企合作、建立與教學及課程設計相融合的發展模式,不僅能豐富教學,還可以使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得到充分的發展,非常有利丁婺州窯文化的可持續化發展。
三、校企合作助推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與婺州窯博物館、婺州窯陶瓷研究所聯合成立了“婺州窯文創產品研發”團隊及實訓基地,形成戰略性合作,共同打造婺州窯文創品牌。校外以婺州窯體驗基地為教學實踐基地,校內共建220平米的“婺州窯大師工作室”陶藝實訓室,擁有豐富的婺州窯研究資源和設備支持。
(一)師資團隊建設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跨專業組建了婺州窯文創設計開發的師資團隊,涵蓋藝術設計、產品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數字媒體等專業,并有長期從事文創設計、產品創意設計、視覺傳達、本地文化領域的相關設計、研究與教學經驗,派遣20余位教師先后赴臺灣云林科技大學和樹德科技大學訪學,重點考察臺灣文創產業的發展模式和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此外,整合了校外的資深設計師和設計管理人員,為婺州窯文創產品的設計奠定了良好的團隊基礎。
(二)共同育人
將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項目融入教學,結合婺州窯非遺文化、景觀、旅游等資源開展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活動,能給藝術設計教育注入文化內涵,并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有知識、有應用技能的社會所需人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傳統非遺文化的精髓,并讓他們在實踐中思考如何進行創新應用。
如2018年產品藝術設計專業有16名畢業生在雅畈漢灶婺州窯陶瓷研究所開展畢業設計創作,有8名學生有意愿留在漢灶婺州窯進行頂崗實習,既能提升學生對婺州窯文化的參與熱情,有為婺州窯的活態傳承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文創產品設計活動大多會邀請非遺傳承人深入課堂講授或參與指導教學實踐,通過與學生創新思維的碰撞,激發了創作思維和靈感,或者通過邀請設計人才進行定期的培訓和講座,用現代設計理念豐富了非遺傳承人的設計知識和拓寬了思路,為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奠定了良性發展的基石。
(三)課程對接
積極將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項目與藝術類課程相對接,如于各類專業的核心設計課程以及畢業設計、模型制作實訓課程等相結合。以產品藝術設計專業的產品造型專題設計課程為例,教學內容將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作為主題,以設計實踐為主,穿插理論教學,開展創意設計。
首先通過實地走訪調研、文獻收集整理、同類設計案例分析總結等調研方式,收集、整理并提煉出婺州窯文創設計可利用的設計創意元素,包括造型、圖形、字體、色彩、材質等。其次,結合現代設計理念,總結出婺州窯文創產品的設計要點與方法,并且定位婺州窯文創產品的設計范疇和表現形式,探討其實現市場化即成為日常生活消費品的可能性與契合點,其選擇的合適與否及對市場把控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文創產品開發的成功與否。再者,將婺州窯元素運用于設計實踐,設計出既具有婺州窯文化、又符合現代人審美及消費心理需求的文創產品。
(四)教學科研開展
兩年來教學團隊致力丁婺州窯日用產品的設計開發工作,已收集國內外優秀陶瓷產品及創意日用品設計的相關圖片2000余張,拜訪工藝美術大師,并且一直帶領學生進行婺州窯產品的創意設計,已累積有作品30余件,其成果指導學生參與文創或陶瓷類設計競賽,獲國內各類設計競賽獎項5項。同時在科研課題申報方面,獲得了兩項婺州窯文創產品相關的廳局級課題和一項市級重點課題,為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提供了有利的理論研究基礎。
四、結語
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立足于實現非遺的活態傳承,讓非遺文化以日常消費品的姿態走進人們的生活,與時俱進。探索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與本地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教學課程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和實踐應用,既順應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又滿足婺州窯非遺文化的轉型需求,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基金項目:2017年浙江省文化廳科研項目《基于婺州窯活態傳承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究》(項目編號:zw2017040):2017年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婺州窯文創產品設計與教學研究》,項目編號:Y201738090。
參考文獻:
[1]田合偉.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實踐研究——以嶺南師范學院《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為例[J].設計藝術研究,2019(02).
[2]羅振春.“主題+項目”教學模式在苗族非遺文創產品設計項目中的應用和思考[J].科教導刊,2018(12).
[3]張銳.文化創意設計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16.
作者簡介:吳瑕(1984-).女,浙江蘭溪人,研究生,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非遺文創、產品創意設計;唐聞(1973-),男,湖北武漢人,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校企合作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