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玲
摘 要:文物安全工作的基本宗旨在于保證珍貴文物的安全性,避免出現文物損毀以及文物丟失等不良現象。在現階段的文物安全工作重要領域中,文博系統承擔著神圣的文物保護職責,并且負有嚴格監管文物安全的義務。因此作為文博系統的具體負責人員而言,目前需要做到全面明確文物安全工作的特征與內涵,結合文博系統的運行狀況來實施全方位的文物安全工作。
關鍵詞:文博系統;文物安全工作;實施要點
文物保護工作能否體現應有的工作實效性,決定著各地實施文物保護的水準。近些年來,文物安全工作日益受到文博系統的重視,并且相應的文物保護手段也表現為多樣化[1]。文博系統如果要做到切實保證文物安全,那么基本要點在于轉變博物館機構及其負責人員的認識,通過引進現代科技手段來創造良好的文物保護效果,提升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效性。
1 文博系統全面開展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
博物館構成了保存文物以及展示文物的最重要場所。近些年以來,各個地區的博物館機構都在逐步增大保護珍貴文物的力度,同時也在不斷嘗試多樣的文物保護實踐舉措。但是從總體角度來講,現階段的文物安全保護仍然未能真正達到完善的程度,進而造成珍貴文物遺失或者遭受損壞的情形產生。作為文博系統的負責人員而言,目前必須認識到保障珍貴文物安全的重要作用,不斷探索文物安全工作的轉型路徑[2]。
古代文物在遭受破壞的情形下,文物保護部門很難對其進行完整的修復,并且還會導致文博系統投入較高的資金成本用于修復古代文物。因此從現狀來看,各地的博物館機構必須認識到全面實施文物保護的必要性,并且結合現階段的文物保護真實狀況來進行文物保護手段的合理選擇。經過分析可見,全面實施文物保護的舉措應當被納入文博系統的日常工作范圍內,各地博物館負有妥善保護珍貴文物的職責。
2 文博系統目前的文物安全工作難點
首先是某些文物保護單位缺乏保障文物安全的意識。文博系統的重要職責就在于全面實施珍貴文物保護,通過嚴格實施文物保護的舉措來保證文物安全,杜絕文物破壞的不良后果產生。但是從現狀來看,目前的某些文物保護機構并未充分認識到增強文物保護舉措力度的必要性,因而造成文物安全保護舉措被忽視。文博系統的相關負責人員由于欠缺必要的文物保護意識,那么將會造成珍貴文物頻繁出現丟失或者破損的現象,文博系統對于上述現狀亟待予以改進。
其次是迅速擴大的文物保護工作覆蓋范圍。目前面臨艱巨的文物保護職責,作為博物館機構以及其他的文物保護機構都需要具備更強的文物保護認識,全面防范文物破壞的潛在風險。近些年以來,很多地區都在逐步擴大現有的文物保護范圍,并且將更多的珍貴文物納入文物保護領域。在此基礎上,文博系統應當增大保護文物安全的力度,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提供文物安全的保障。
再次是文博系統亟待增強目前的文物安全防范力度。某些不法分子為了謀求利潤,因此就會盜取珍貴文物并且將其進行販賣,從而達到牟利的目標。為了避免珍貴文物出現丟失的后果,那么文博系統亟待增強防控文物安全隱患的力度,對于盜取與販賣珍貴文物的人員予以嚴格的懲戒。并且,作為文博系統內部的文物保護負責人員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充分認識到保障文物安全的重要意義,遵循正確的文物保護方式。
3 強化實施文物安全工作的具體舉措
3.1 增強文物安全保護的認識
文物安全保護必須被置于首要的地位,博物館機構目前需要做到不斷增強現有的文物保護力度,確保博物館的相關負責人員都能認識到嚴格實施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3]。在此基礎上,文博系統應當增強與當地海關系統、公安系統與工商部門之間的溝通,確保做到及時察覺文物被盜取的隱患,防止出現文物被販賣的不良后果。各個部門目前應當做到強化縱向交流以及橫向協作,全面體現防患未然的文物安全保護宗旨。文博系統及相關機構之間若能做到充分展開互動與協作,那么將會體現良好的文物保護實效性,從而做到將文物安全保護舉措貫穿于文物保護的各個重要環節中。
3.2 創新文博系統的文物保護機制
文博系統是否具備完整與健全的文物保護機制,決定著文物保護的成效性。但是在目前的現狀下,某些文物保護機構并未具備完整的文物保護制度,因此亟待完善文物保護的各項日常管理制度。例如對于不可移動的珍貴文物在實施全面保護的過程中,作為博物館的相關負責人員需要做到經常檢查文物的完整程度,并且避免文物表面形狀以及文物的內部結構出現改變。通過運用必要的技術手段,應當能夠維持完整的文物形態,充分體現文物保護機制不斷完善的必要性。
完善文物保護機制的舉措還應當體現在嚴厲懲戒毀損與盜取文物的不法行為。例如近些年來,很多國家對于聯席會議制度已經成功運用于保護文物的領域,通過構建聯席會議的方式來整合各個部門的資源,增強文物保護領域的執法力度。經過以上的文物安全工作舉措改進,應當能夠保證及時察覺文物盜取的威脅,強化各個文物保護部門之間的協作,增大信息溝通與信息交流的力度。
3.3 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實施文物安全工作
文博系統及其工作人員目前已經能夠做到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實施全過程的文物保護工作,其中主要涉及構建文物保護的專門數據庫,并且運用動態監測的方式來管理珍貴的館藏文物。
實施文物安全工作必須著眼于預防性保護舉措的全面執行,運用信息化軟件來監控文物狀態,預防文物損壞以及文物被盜取的情況產生。與人工實施文物統計以及文物保護的傳統模式相比而言,依賴信息化軟件的文物安全工作能夠達到更好的文物保護實效性,避免由于不當的人工操作,從而造成文物破損的現象產生[4]。
例如,在博物館的數據庫中應當完整保留各類文物的基本信息,便于工作人員統計現有的文物信息數據。并且,充分運用信息科技手段還能達到強化各個文博機構溝通交流的目的,全面體現了文物安全保護舉措運用于日常文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了文博系統保護珍貴文物的力度。
4 結束語
經過分析可見,文物安全工作應當被置于文博系統各項日常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因此體現了嚴格保證文物安全的重要意義。在目前的現狀下,文博系統及其相關負責人員已經認識到保護文物安全的價值與意義,并且正在嘗試文物安全工作與信息科技手段之間的融合。具體在強化實施文物安全保護的實踐過程中,基本的改進思路要點就在于增大保護珍貴文物的力度,確保文博系統能夠做到將文物保護舉措貫穿于文博系統的各個重要工作環節。
參考文獻
[1]陳冬.文物安全視角下的文物保護途徑構建[J].江南論壇,2019(03):46-47.
[2]樊武博.淺析文博系統的文物安全工作[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5):124-125.
[3]劉東東.淺議當前基層文物安全工作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J].文物世界,2019(03):65-66.
[4]杜樹志.從文物臨展工作談對文物安全的把控[J].華夏文化,2018(0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