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凌虹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新媒體時代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為我國的群眾文化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引入新媒體的應用,不但可以提高群眾精神文化的傳播工作,同時也提高了群眾文化工作的效率。對政府部門的群眾文化工作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開展新媒體環境下的群眾文化工作,首先要明確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形式,并做好全面的分析,掌握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優勢與不足,并做好新媒體環境下的應用效果,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以新媒體時代的理念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及時采納先進的科學手段,開發新時代的工作平臺,促進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本文針對新媒體環境進行分析,解析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工作,才能有效的提高群眾文化水平。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群眾文化工作;應用
中圖分類號:G206;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2-0243-02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我國群眾文化工作開展中,廣泛引用了新媒體環境下的互聯網技術,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新媒體信息時代,對我國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僅對物質水平的提高有要求,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人們精神文化水平的豐富和發展,從而實現更好的生活。就目前形式米看,微信和微博等社交軟件的廣泛應用,在新媒體環境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群眾文化傳播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我國群眾文化工作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使命,以文娛活動為基礎,通過普及群眾文化,不斷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對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的生活領域中,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的提升廣大群眾的文化素養,對和諧社會的構建與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群眾文化工作是以廣大人們群眾為基礎,開展娛樂性的基礎文化活動,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大力宣傳國家的號召,使黨與群眾緊密相連,促進人民群眾的思想高度穩步提升。在當前的新媒體時代環境下,群眾工作應該及時做好調整,滿足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需求,利用新媒體傳播渠道,科學的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對社會文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媒體時代的概念
新媒體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新媒體環境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其包含了媒介的形態以及媒介的運營方式,并且也提出了創新的生產方式傳播理念。新媒體環境影響著信息傳播。有效將傳統媒體信息傳播方式和新媒體有機結合,是新時代信息傳播領域發展的新途徑。對于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米說,傳統的群眾文化工作傳播具有實效性不足的缺點,不利于人們對信息的及時獲取,對信息傳播的優化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且在新媒體的傳播領域中,是通過文字、視頻以及聲音等多種形式實現信息的展現和傳播,滿足了大部分人群對信息獲取方式的需求。新媒體的優勢在于能夠實現信息傳播的同時,還為用戶提供了線上交流平臺。用戶由原來的被動獲取信息轉變為主動獲取,有利于廣大群眾完美融入到新媒體環境下。因此,當前的群眾文化工作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在新媒體環境下,群眾文化工作必須全面分析當前形式,并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才能保證穩定的發展道路,就新媒體環境的特點展開分析,優化我國群眾文化工作未來的發展道路,滿足新媒體環境發展需求,為政府部門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方向提供支持。
三、當前群眾文化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政府部門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不斷重視,相繼開展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建立了相應的文化機構,積極推進新時代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設與發展,已經逐漸成為基層工作的重點內容。目前,我國經濟與科技水平大幅提升,新媒體環境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促進我國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進程,促使我國廣大居民群眾的文化內容越來越豐富,加快了我國城鎮化文化活動的建設,為廣大群眾提供了更多的活動場所與活動內容,許多社區逐步建立了活動中心、體育運動場所以及閱讀室內場所,極大程度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活動,更好的提升了群眾的生活品質,同時,以社區為主導也逐步開展了多次的文化活動,使廣大群眾都能積極的參與進來,極大程度上推動了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的發展。但是當前的群眾文化工作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新媒體環境下的影響,需要逐步的適應,實現與新媒體環境進行全面的融合。具體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群眾文化形式稍顯落后。由于目前我國處于網絡信息的急速發展時代,互聯網技術的全面覆蓋,給群眾文化工作也帶來了巨大的考驗,為了迎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群眾文化工作必須與時代步伐保持一致,全面建設新媒體環境下的群眾文化工作,但是由于短時間內無法實現迅速的融合,以及地域和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許多文化活動需要不斷的優化和適應,相關的配套文化活動也不能跟隨時代的腳步;
2.群眾文化工作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化。由于我國地域寬廣,所以各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許多地方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時,由于過于注重表面工費,太過形式主義,甚至有一些活動只存在短期效果,這些狀況極度不利于當地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此外,也有一些群眾文化活動受到地域的限制,不能全面的開展,或者開展的效果并不能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導致該地區對群眾文化工作失去信心,從而不夠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的構建。
四、新媒體環境下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策略
為了更好的實現基礎群眾文化工作的推廣效果,基于新媒體環境下,基層相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新媒體時代的優勢,借助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功能,全面開拓全新的傳播途徑,比如,可以以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作為文化傳播手段,積極開展創新的群眾文化工作。
(一)優化群眾文化的傳播工作
基層文化單位應該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傳播的優勢,積極利用新媒體傳播渠道,通過開設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公眾賬號,應用網絡視頻、圖片資料等各種新媒體形式,進行活動報名以及活動宣傳,讓群眾文化活動更加生動形象。加強對新媒體公眾賬號的維護管理工作,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加入正能量元素,營造正面的社會文化風氣,做好群眾文化信息的傳播效果,積極建立龐大的粉絲體系,及時更新傳播的文化內容,使群眾能夠高效、快速的了解政府開展的相關文化工作,培養出良好的文化傳播渠道,構建完善的信息傳播體系。同時結合傳統文化形式,為新媒體時代的文化活動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文化傳播單位與群眾的互動
建立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平臺后,不斷實現信息的傳播功能,同時也要積極開展交流互動功能,構建多元化的新媒體交流平臺,比如,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問卷調查、有獎問答等方法加強與廣大群眾的交流互動;比如,用戶關注公眾賬號平臺不僅可以回顧往期的活動信息,同時也能夠及時與基礎群眾文化單位進行溝通與交流。
由此,通過新媒體環境提升群眾的參與感,提升黨和群眾的緊密聯系,有利于更好的開展群眾文化工作。
五、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工作對丁人們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不僅僅滿足于物質基礎的現狀,更需要精神文明的追求,因此,群眾文化工作便顯得尤為重要。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必須做好傳統文化與新媒體環境的有效融合,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更好的開展群眾文化工作,促進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鈺.探究如何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推廣群眾文化工作[J].傳媒論壇,2020(06).
[2]麻昆.新形勢下群眾文化活動水甲的提升淺述[J].大眾文藝,2019(24).
[3]王菲.新媒體環境下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探析[J].大眾文藝,2018(11).
[4]林穎.淺析新媒體環境下的群眾文化工作[J].科技與企業,2015(20).
[5]于輝.與時俱進,利用新媒體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大眾文藝,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