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潔潔
摘 要:在大數據視野下,檔案信息管理工作朝著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要知道檔案信息實現精細化管理,是保證數據完整性的前提條件。這就需要對管理過程進行優化和改進,保證操作規范性,以提高信息管理的質量。且隨著檔案數據量的增加、用戶需求度的增長,將大數據技術與檔案工作聯系在一起,就顯得十分有重要了。基于此,本文對大數據對檔案工作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以及對大數據視野下,檔案工作所表現出的特征進行了探究,并針對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開展,給出了幾點策略性意見。
關鍵詞:大數據;檔案管理;信息化
1 大數據對檔案工作的影響
大數據是一種信息架構,在科學技術的支撐下,披上了現代化和高效化的外衣,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具有種類多、速度快等特點,是新時期社會形態的一種變革趨勢,將其應用在檔案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1)檔案工作迎來發展機遇。隨著各種信息技術的推廣,使得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加快了,這對于檔案存放服務的發展來說,又是一種新的進步,不僅體現在信息質量的存儲方面,也體現在了檔案信息的整合方面,用一句話總結來說,就是在大數據視野下,檔案價值被挖掘出來了。借助于各種信息技術、信息平臺,使得檔案信息的存儲量以及規模變得越來越大,且在這個信息海洋中,人們可以隨意使用其中的信息資源,也就是實現了資源共享,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共同進步,發揮出檔案信息、數據的根本價值。同時,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也為檔案信息打造了一個立體化的空間結構,使得各類信息的調配、整合、共享等變得更加便捷,提升了檔案服務的質量。由此可見,在大數據視野下,給檔案工作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2)檔案工作面臨諸多挑戰。大數據時代是由各類技術以及平臺等共同創建的新時代,如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多媒體平臺等。其在為檔案工作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一方面,從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分析,能夠發現其具有量大、價值密度低的特點,也就意味著檔案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從信息搜集、整理、歸納、存儲、備份等各個環節,都要經過大數據處理集的處理,這樣在無形之中,就增大了多媒體設備的工作壓力。而當多媒體設備出現功能弱化或者故障時,就會直接影響到信息管理的質量;另一方面,開展檔案管理工作的核心目的,在于保障檔案信息的安全性,而隨著各種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使得檔案數據在管理時面臨著各種風險,再加之黑客的攻擊,很容易發生信息泄漏事故。
以上所有問題,對于檔案事業的發展來說,都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而要想提高檔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就需要對這些潛在的問題進行防治。
2 大數據檔案管理的特征
就目前情況來看,大數據已成為檔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技術支撐,改變了傳統管理方案中數據量少、類型少以及效率低的特點。
1)資源體量較大。對我國檔案館的信息量進行調查,能夠發現,數據總量達到PB級的檔案館數量并不多,可以說很少數,但在大數據視野下,使得這一數量有了進一步提升,且與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相比較而言,區別不僅在于它擴大了檔案信息的規模,更在于它改革了傳統檔案管理的方式。再加上大數據技術的內容不斷豐富,使得其在檔案工作方面所表現出的優勢越來越明顯,能夠有效推動檔案數據規模的海量化發展。
2)數據類型豐富。檔案數據所涉及的范圍較廣闊,不只有公民的一些基本信息,也包括金融信息、政府信息以及軍事信息等,類型較為豐富。這也就要求了檔案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也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形式與內容的改革,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有兩個:一方面,受自身發展因素的影響,其本就屬于一項服務類工作,也就需要在發展過程中,滿足各類型檔案結構的需求;為此,人們更多的注重檔案信息的圖片、圖表的表達;另一方面,受社會發展因素的影響。
3)數據處理高效。高效化是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背景下,檔案工作表現出來的又一顯著特征。由于傳統檔案工作是建立在一定實物的基礎上的,即紙質材料,這種存儲方式使得檔案信息在查詢、處理、應用及更改過程,都顯得較為笨重,效率低下,且不能有效保證準確性。但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下,為檔案工作提供了虛擬技術支撐,提高了檔案數據的處理效率,同時,也大大保證了數據質量,是檔案工作質量與服務上的共同進步。
3 大數據視野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開展策略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背景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拓寬了,但對信息管理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實現智能化、信息化檔案管理就成為必然趨勢。
1)提升數據采集存儲質量。數據的采集工作是檔案工作的基礎環節,在這一環節的基礎上,再開展信息的深度挖掘工作、分析及整合工作。在數據采集工作完成后,還要對數據存儲環節進行管理,包括對模型以及技術的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存儲系統的運轉能力,防止出現卡頓。在大數據視野下,可以將檔案數據的存儲分為兩個兩種形態:一種是基于虛擬技術的存儲形態,另一種是基于Hadoop的存儲形態。對于第一種形態來說,是對傳統檔案存儲的改進,傳統檔案信息的存儲都需要一定的實物承載,不僅會占用大量的空間,還會降低信息搜索、整理的效率,而轉用虛擬數據采集及處理,能夠將真實信息數字化,有利于節省信息搜集、整理的時間,提高效率、保證質量。對于第二種存儲形態來說,主要是為了提升檔案數據的擴展性和維護性,建立多維度存儲結構。
2)實現檔案數據結構轉化。在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背景下,使得檔案信息具有了種類多、數量大的特點,這就會給檔案信息化的建設帶來一定難度。在這種發展情形下,要想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以及數據服務,就需要對檔案數據的結構進行改革,同時,在改革的過程中還需要滿足幾個條件。(1)需要對檔案語義的查詢功能進行完善,目的在于減少查詢過程中,各類詞匯、詞義的誤導;(2)對查詢結果進行優化,實現檢索功能;(3)在大數據庫中挖掘各類信息時,要確保檔案語言的精確性、檔案內容的個性化,實現優質化信息服務。
3)確保檔案數據深度分析。在大數據視野下,對用戶信息的挖掘,以及對檔案資料的收集,都只是檔案信息化管理眾多工作中的其中一項內容,也是基礎內容,這與整個檔案工作內容相比較而言,仍相差甚遠。而要想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質量的提升,就必須對檔案數據作深度分析。在這一過程中,要求信息管理人員對各部分零散數據進行整合,尋找各部分信息間的關系,建立一張覆蓋全部信息的數據網絡,再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實現周密化管理。同時,在現代科技的支撐背景下,也應注重檔案信息的可視化表達,如在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檔案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在忽略距離、時間以及空間等因素的影響下,實現優質化傳達,以提高檔案信息的管理及應用價值。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視野下,各領域都步入了信息化、數據化軌道,檔案工作也是如此,為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需要對自身管理工作作出改進,朝著更加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為大眾帶來優質化信息體驗。但不可忽視的,數據時代的到來,雖為檔案信息化建設創造了條件,帶來了一些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并提高了檔案工作的難度,為此,檔案信息管理工作者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數據、信息的存儲質量,也要深度挖掘更有價值的信息,同時,對數據管理結構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羅琳娜.大數據背景下的檔案信息化發展新路徑[J].辦公室業務,2018(8):73-73.
[2]李艷平.大數據環境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7):68-68.
[3]劉德松.大數據時代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8(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