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平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同時學生對學歷提升也不斷有了新要求。中高職課程的銜接已經變為中職上升到高職的重有效途徑。中職學生也會變為高職院校學生來源的重要構成。本文深入研究了電子商務專業內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現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建議,力求進一步促進我國中高職課程體系有效的銜接。
關鍵詞:電子商務;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現狀;解決建議
現階段,我國各個中高職的院校都在實行了中高職銜接。它主要存在著三個層次上的意義,分別為:第一,國家有關政策的基本要求;第二,廣大企業在技能以及學歷認可方面的程度。根據有關調查顯示:企業對全部和電子商務有關的崗位學歷要求內對中職學歷以及高中以下學歷存在比較小的需求量,這就說明中職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將會面對比較大的就業壓力[1]。第三,由于中職學生自身存在提升學歷的基本要求。根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80%的學生都想著提升自身學歷。如何有效進行中高職銜接已經變為教育工作人員面臨的關鍵問題。盡管中高職銜接已經實行了一段時期,但是在課程體系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2]。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電子商務專業內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現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建議,力求進一步促進我國中高職課程體系有效的銜接。
1 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現狀分析
1.1 人才培養目標存在比較模糊的定位
我們利用比較中高職人才培養方案之后可以發現,其重要的不同就是:中職和高職為有著前后承接的職業教育體系兩個重要構成,其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需要嚴格的遵守從低到高、可相互進行銜接的基本原則。對于當前而言,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的目標定位為培養從事電子商務有關崗位的應用型的技能人才[3]。然而,高職培養的目標為培養電子商務工作崗位技能型以及高素質的現代化商務人才。中職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而高職培養的是技術型人才。而眾所周知,在課程體系當中,能力的培養是根植于教學內容,即具體的課程的。但什么的課程是用來培養技能還是技術的是很難做到有效區分的;另外課程學習到什么程度能培養學生的技能與技術也是無法進行界定的。
1.2 課程重復性的設置以及課程標準相似
目前,課程體系大體上遵守三段式課程標準,分別為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公共基礎課。課程設置存在比較高的重復性,例如:客戶關系、市場營銷、網頁設計以及國際貿易等等。這不僅存在著課程名稱方面較高的重復,多數課程標準內對知識以及技能方面的目標要求也比較相同,區別度比較低,并且在技能是回見項目上也較為相似。例如:網絡市場調研都為網上進行調查,信息收集以及撰寫調研報告,不能充分表現技能以及差異方面的提升。
1.3 教材的針對性差
因為前面的原因,市場上存在的教材版本有中職和高職的區別,但是知識點和編寫方式,沒有體現層次性和差異性。學生到高職后發現很多內容都學過,從而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
1.4 混班上課,沒有體現差異
很多高職院校生源比較多樣化,既有中職學生又有高中生源,并且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招生人數的急速上升,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所以很多院校實行中職生源和高中生源混編為一個班級,一個人才培養方案、一樣的教材、一樣的實訓、一樣的老師,沒有體現因材施教。
2 有效解決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現狀的建議
2.1 將“五年一貫制”作為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學制銜接的主要模式
五年一貫制模式招收的學生一般在同一所學校連讀五年,因為不牽涉其他院校,所以可以比較容易的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統籌安排相應的課程,較好的完成中高職銜接過程。正是這種優勢,五年一貫制也是國際公認的比較良好的中高職銜接模式,所以國家應該倡導“五年一貫制”招生。
2.2 打通中高職壁壘,建立協作體系
1)政府牽頭,形成統一領導下的一體化設計、分段培養模式針對“3+2”、對口考試模式可以由政府牽頭,由電商專業比較優秀的若干中職和高職院校組成“協作單位”。其中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領頭人,對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考核方式等一體化設計,然后在中高職階段分別培養。其中政府有關機構做好監督、管理工作,避免出現各自為政、課程重復、資源浪費等現象。
2)建立學分制體系。學分制的優點毋庸置疑,本科以上教育基本上實行了學分制,而由于師資和學生質量原因,中高職沒有實行學分制。現在教育部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逐步在大專院校推廣學分制。但是從中高職銜接來說,最好在中職、高職共同推行“學分制”,或者在“協作單位”中,推行模擬學分制。對于向計算機基礎、市場營銷、網絡營銷、網頁設計、網店客服等課程,實行學分互認。這樣對于從中職升高職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高職課程,也解決課程重復、不同生源混班上課的問題。
3)保送制度。保送制度是對德、智、體、美、勞學生的一種獎勵,廣泛存在于現代教育體系中。為了鼓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高職院校生源的質量,在中職院校中可以根據一定比例選拔優秀的學生進入高職院校深造。
2.3 探討對職業教育能力標準分級
中高職教育主要是為企業培養從事電商工作的技術或者技能型人才,是以就業為導向,為崗位服務的,所以可以把電商課程體系根據職業教育能力標準進行分級、分階段培養。現在互聯網行業發展瞬息萬變,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邀請電子商務行業、企業專家和院校研究專家根據企業崗位內容、標準和工作過程對電商專業的培養方向設立若干模塊,每個模塊制定統一的職業能力標準,以此作為依據進行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的依據。
由于專業性質不同、采用分級方法和尺度不同。電子商務課程內容包含電子和商務部分,涉及計算機、管理學、心理學、圖像處理、攝像、營銷等內容。把其中的如圖像處理、網絡營銷、網店管理等都具備需經過長時間鍛煉、學習,從低到高的一個過程,所以可以根據職業能力進行分級培養。中職側重于計算機基礎、辦公軟件應用、打字速度、建設靜態網頁,推銷技巧、信息收集、整理等技能性的內容。到了高職階段主要側重網絡營銷、方案設計和策劃、較復雜案例分析、數據庫、動態網站建設、網站診斷、商務談判等綜合技能。
3 結論
中高職銜接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它需要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出臺相應的制度,對銜接過程進行指導和監督。而學校要積極開展此項工作,為社會服務、為學生服務,真正把熱愛電子商務的學生培養成為電子商務各崗位所需的人才。而作為普通教師則是要明析銜接過程中課程體系的現狀,去探索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并以培養目標、課程教學標準、教學內容、考核評價等作為突破口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全國中高職銜接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標準開發課題組.中高職銜接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指南[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7.
[2]楊遠新,薛彥登,楊琳.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現狀特征和解決建議[J].課程教研研究,2017(27).
[3]桂德懷,曹建東.中高職銜接過程中不銜接現象的剖析與治理[J].江蘇教育研究,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