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帥 岳壇
摘要:本文圍繞四個中國共產黨黨政外交的功能展開論述,第一個功能為“鋪路”,為未來國際關系的進展奠定基礎;第二個功能為“搭橋”,為我國未來經濟、政治等方面建立好的平臺;第三個功能為“培植”,為我國培養優秀青年政治家以及外國友好政黨;第四個功能為“播種”,為建交更多優秀朋友做出行動。
關鍵詞:改革開放 中國共產黨 政黨外交 主要功能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黨政外交在黨際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關鍵影響,作為黨政外交的執行、實施部門推動了國家關系、黨際關系的發展,為我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功能其實可以總結為四塊,每一塊都對黨政外交有著重大的作用。
1 “鋪路”
國際關系的好壞需要以政黨外交為前提,政黨外交可以為其發展提供堅定的基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國家與國家相互間的聯系,能夠鋪墊國際關系的未來進步,為關系的發展過程起到一個“鋪路”的功能。
政黨外交在國際層面、政治層面等起到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作為一股十分關鍵的力量在國際政治上發光發熱。從外交的對象方面分析,中國共產黨一方面非常看重在野黨內的工作任務,另一方面還攜手執政黨一起展開一些與外交相關的活動與實踐,在很大程度上為國家之間關系的穩定、和諧以及連續等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防止了關系在外交活動中呈現出“斷層”的問題。黨政外交一邊要和領袖人員們一起溝通思想,促進相互間的友誼,另一方面還要防止外交年紀出現“斷層”,積極做好一些青年政治家的工作,為國際關系的可持續發展及未來進步提供工作前提,總的來說這是一項無法與“人”脫離關系的工作。
政黨外交為未來的外交工作建立了較好的黨際關系,政黨人員針對黨際關系的重要性問題有著十分充足的論述。萊昂爾是一位巴西的民主工黨,他對黨際關系有一些理解:“有一些事情可能對于政府來說比較困難,但是對于黨政外交來說是能夠較好的完成的,其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還有一部分美國的外交人員認為:“政黨之間有著好的外交關系能夠為中美兩方的政治關系提供堅實的基礎鋪墊,若沒有好的黨政關系那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政黨外交能夠為國際關系的進展起到鋪墊作用,但是不可以將國家關系與黨際關系搞混,國家關系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黨際關系是政黨之間的關系,兩者之間需要做到區分明確才可以有利于國家關系的進展。曾經我國誤認為黨政外交是為了幫助世界革命,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的外交和利益的難度,這樣的現象是必須要避免的。
自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政黨就開始與世界各黨展開外交聯系,真誠溝通與交流,增進互相間的了解與認識,為我國與多個國家的關系進展提供了方向支撐,鋪墊了國家關系的發展。
2 “搭橋”
在整個經濟社會的交往活動中,政黨外交的經濟功能主要體現在:政黨外交是類似于“中間介紹所”的存在,既可以活躍經濟社會的不景氣的狀態,還可以為不同國家間建設橋梁,增加合作機會。無論是什么資源,包括外交資源在內,在開發利用時都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就要有需求。需求利用外交資源的前提;其次就是要有意識的存在,這是經濟社會對外交資源提出的要求;最后就是要有一定的機制,這是最關鍵的條件。政黨在有需求的同時將意識與機制結合起來,為政黨外交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準備了充分的條件。政黨與外交相結合的優勢還體現在可以解決普通外交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在跨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要與當地的法律相結合。隨著改革開放的程度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層面被涉及,在這一過程中黨的工作重心也發生了變化。當前的社會發展對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也對經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作了新的指導,外交工作重心隨之發生了變化。
中國共產黨在政黨外交活動中,積極發揮政黨外交優勢,輔助經濟活動,為經濟貿易創造了合作互助的平臺。特別是在高層互訪方面,中共可以說是政黨外交的典范。中國共產黨高層主動出訪其他國家,并且要求其他國家的政治黨派來中國進行走訪。在政黨高層互訪時,派一只高質量,表達能力較強,精通企業知識的團隊,向國外政黨介紹國內發展潛力較大的企業和項目。雙邊互動,交流經驗,建立政治誠信,為合作創造機會,為以后的經濟交往活動創造了良好的背景。不僅是高層互訪,中國共產黨重視一切友好的交往活動,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是中國“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關鍵的重點環節。比如胡錦濤帶領代表團訪問外國被稱為中國共產黨與外交資源結合實現經濟功能的典型案例。在訪問其他國家之前,先派遣一只有實力的團隊過去考察被訪國家的投資環境,了解供給和需求。然后參加被訪國的經濟貿易展示活動,主動介紹本國有實力的企業和項目,給其他國家留下經濟強國印象,促成合作。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政黨外交為國內有潛力的企業牽線搭橋,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促進整個經濟社會的經濟貿易發展。
3 “培植”
“培植”有兩個層面的涵義,一是指中國共產黨通過外交這個渠道來培養國外的友好的政黨力量;二是指為國家的外交事業培養優秀的棟梁人才,為我國的外交事業作出貢獻,提高我國政黨的外交水平,提升執政能力。
在這個全球化發展的時代,世界上每個國家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共同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上升,秉承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各個國家友好相處,互幫互助。中國對全球發展所作的貢獻讓世界上每個國家都看到了中國的強大,也讓每個國家更加切實地了解中國,這對于我國的外交事業有很大的幫助。
一個國家的外交水平能體現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所以我國要做好外交事業,為我國外交事業“培植”友好的政黨力量以及棟梁人才。
中國共產黨響應國家的號召與政黨高層、青年政治家、知識分子進行交流對話,加大與他們的交流,從而可以擴大我國政黨的政黨力量。做好中國政黨的外交事業,首先要處理好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多與周邊國家進行友好往來,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氛圍;對于發展中國家,中國自身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共產黨政黨要針對如何提升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以及如何共同發展、實現共贏提出對策建議;對于發達國家,中共要結合國家不同的情況進行分析,如何和平共處,推動全球化發展,召開研討國際形勢會議、開展相關調研。在與其他各類政黨的交往中,中共要采用合適的方法,針對各類政黨的情況,選擇恰當的方式去講述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政治制度、外交政策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同時,在中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外交水平不斷提高時,一些對中國有著不利影響的言論隨之而來,“中國威脅論”充斥在周邊國家甚至全世界,阻礙了中國的發展,對中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面對這樣的言論,中共在政黨外交中要用合適的渠道和方式和實際的行動讓這些謠言不攻自破,讓其他國家真真正正地了解中國,而不是讓某些別用有心者得逞。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與西方國家的聯系日益密切,但在發展中也會產生一些摩擦,一些源自西方的不和之聲在耳邊回蕩,面對這個情況,我們要直面外部政黨問題,不能輕視這個問題,切實從各個方面解決,讓他們心服口服,中共要把最真實的中國讓外部政黨看見,真正了解中國。
中國共產黨通過政黨外交要培養優秀的外交人才,為國家的外交事業作出貢獻。我國共產黨需要一個積極的外交策略,讓各國政黨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中共開展政黨外交,要高度重視外交人才的培養,這是我國未來政黨執政的主要力量。一個好的外交家應該從小抓起,認真培養,開拓青年精英的眼界,從而讓他們代表中國真正走向世界,為我國政黨發展奠定基礎。
4 “播種”
政黨間的情誼可以通過政黨外交來加深,政治家個人之間情誼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加深,不僅如此,還可以上升到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增加情誼,推動友誼的發展。在交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不僅堅持獨立自主,還堅持共處共存,這也一直作為中國共產黨外交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基礎。雖然世界上存在眾多政黨,各自的信仰也不盡相同,但是中國共產黨在以堅持自己的信仰前提下,始終一視同仁,不偏袒,不歧視,誠信待人,真情交友。
中國共產黨的外交,與其他政黨心與心交流,這也是與其他政黨相互學習、交流經驗的過程,這不僅有利于我國政黨的發展,也有利于獲得政黨友誼。中國共產黨在治國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比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些都體現了我國以民為主的理念,在與其他政黨交流時,可以將經驗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如何促使國家更好地發展;讓其他一些落后國家借鑒我國的政治制度,不僅有助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也有助于中國的外交事業發展,最終推動世界范圍內政黨之間的交流。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為未來國際關系的發展播下了友好的種子,以寬容的態度、交心的方式促進我國與世界各政黨之間的關系進展,在未來政黨外交中也要重視“互相學習、互相借鑒”這一外交途徑,將政黨外交的功能和作用體現出來。
基金項目:中南民族大學2020年中央科研業務費項目: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理念的歷史考察研究,項目號:(CSQ20011);全國黨建樣板支部培育建設項目結項成果
參考文獻:
[1]余科杰.關于政黨外交的幾點認識和思考[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1(6):114.
[2]陳維新.東北亞傳統外交文化與“命運共同體”的外交新理念[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86.
[3]楊培棟.中國充分利用外交資源大力推動經濟外交[J].中國經濟周刊,2016(1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