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付誠
摘要: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在疫情期間,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應對,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和號召,實現全民共同抗擊疫情的全面性動作,為防止疫情蔓延作出了貢獻。其中,社區作為基層的管理部門,一直處在防疫戰線的第一線,為百姓守護第一道安全門,但同時也由于種種原因,使得疫情期間社區的應急管理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本篇文章就針對疫情期間社區的應急管理困境及解決對策做出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新冠疫情 社區 應急管理
一直以來,在我國的近代史當中,發生了很多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如鼠疫、非典、禽流感等事件,為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在社會和國家的現代化建設當中,雖然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但人們仍然會受到眾多突發性公共事件的影響,并且在日益發展的人類社會當中,也由于突發性公共事件的發生出現了各種問題與矛盾。越來越多的潛在或正在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出現,對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的管理過程中,傳統的方法多是以政府為中心,并采取單一治理機制進行管理和處理,但其中也存在很多問題。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和大范圍擴散以及防疫過程中也體現出了很多問題,如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社區應急管理就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產生了不小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引起重視,從而提出解決方案。
一、疫情期間社區參與的困境分析
(一)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困境之一:責任劃分不清
在本次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困境當中較為明顯的就是責任的劃分不清晰。一般情況下,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管理當中,政府部門都會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慮來決定社區等機構是否能夠單獨承擔起公共突發衛生事件應對的責任。政府部門常常會積極的推動社區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管理,這樣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社區是直面人民群眾的基層管理機構,另一方面,社區層面應急管理的成本較低且效率較高。而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管理是屬于社會性質的公共事件,具有明顯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社區的參與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出管理的職能和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授予一定的權力給社區。同時也將一部分責任轉移到了社區身上,使社區的職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擴大。但目前我國社區當中,人力資源的配置較少,部分社區常常面臨著一個人管理大的片區。在責任劃分方面,由于人力資源數量較少而發生了一人多職或空職的情況,很多社區對認識也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而且我國目前對于社區管理的績效評估等相關的制度和機制,也沒有進行內外職責的明確細化。這也就導致了在疫情期間社區無法發揮出其所有職能全部作用的主要原因,使疫情管理中社區應急管理出現了困境。
(二)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困境之二:執行權力不足
在抗擊疫情期間,政府所能夠發揮和運用的是公共權力,以此來實現管理疫情的發現和防范。而這種公共權力是政府的基本職能所賦予的。這需要將政府的有限性做出適當的調整,并需要政府權力社會化??s小政府權力作用的范圍,如此才能夠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實現社會與政府之間的平衡。通過職能權力的轉移可以適當的改變權力格局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上發揮出政府與其他組織、機構的積極性。對于社區來講,權力一部分來自于其所擔負的職能,而另一部分則是來源于政府所進行下放的公共權力。而從目前抗擊疫情的過程當中社區應急管理的表現和實際的情況來看,社區在參與抗擊疫情當中并不具有更多的權利。更多的是,當政府在疫情管理過程當中所進行的橫向分權放權,這也會在不同程度上為社區管理和實際的事件解決引發一些問題。事實上社區的應急管理權利,主要是受到政府的委托。一方面需要政府來授權進行社區參與的部分合理化利益要求的滿足;另一方面,政府進行授權時,也會考慮到社區在實際的疫情管理和防治過程中是否會發生一些濫用權力的事件,這也是基于授權過多或授權不當引發社會威脅的考慮。這也就造成了在抗擊疫情過程當中很多社區嚴重缺乏相應的權利,無法有效地參與到疫情抗擊管理的主要原因。而政府針對于社區在進行疫情管理時的權限下放極為謹慎,導致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出現了困境。
(三)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困境之三:嚴重缺乏資源
事實上社區不僅是屬于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區域內所形成的在生活上相互關聯的集體性組織,更是屬于社會有機體的最基本表現形式,其大多具有處于一定的地理區域范圍內,擁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并且群眾之間有共同的意識利益,存在著較為密切的社會交往。很多社區在資源和財力方面并不具備很大的優勢,這也就意味著社區如果想參與到疫情的抗擊當中,需要發動社區范圍內所有的群體和組織以及居民成員進行資源上的籌備。大多數社區的經濟來源僅僅依靠政府的補貼和一些基本費用的收取,這也是社區應急管理在疫情抗擊過程中嚴重缺乏資源的主要原因。
(四)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困境之四:社會認同較低
在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的困境當中最為明顯和嚴重的是缺乏社會的認同程度。網絡上常常能夠看到在抗擊疫情期間,由于人們對疫情的不了解和嚴重程度認識的不足,并不認同社區的管理,經常能看到一些群眾與社區工作人員發生沖突。不僅如此。一部分群眾由于利己主義、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常常對社區工作不理解,甚至產生抗拒的情緒。這也成為了當前疫情期間社區工作中的制約因素。這些因素當中包含了社區文化的不和諧、居民對社區的偏見、社區公信度不足、民眾對社區突發公共事件管理認同度不高等。對新冠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二、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權限的合理授予
要想有效解決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的困境,首先必須要從根本上轉變政府的觀念,建立政府對社區的信任關系。不斷提高政府對社區的支持力度。由于政府部門擁有強制性權力以及制定規則的權利,這也使得政府力量對比下,無論是資源配置還是管理授權都有著絕對的影響力。所以政府必須要能夠積極的重視和轉變觀念,充分的認識到社區在疫情抗擊管理過程中所能夠發揮的作用。并充分進行授權正面激勵,建立對社區的信任關系,主動促進社區在疫情管理當中的積極性,才能夠讓社區在抗擊和管理過程中發揮出更加強有力的作用。
(二)發揮政府職能實現社區應急管理的引導
首先政府要明確社區所具有的責任地位,并針對疫情的實際情況進行社區管理制度的完善與臨時管理制度的制定。尤其要注意對臨時法規內容的合理化構建。這主要考慮的是社區職責劃分不清和執行困難,也只有在政府影響下,才能夠實現社區責任的清晰劃分和職責的明確規定,并在政府所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制約下實現社區職責的發揮。如此才能夠切實提高疫情期間社區應急管理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與社區,在疫情期間需要共同承擔應急管理的責任。但并不意味著政府公共責任的減少或降低。這只是政府行為方式的變化,政府仍然是對疫情抗擊和管理負有最終的和最重要的責任。社區的應急管理需要在政府正確的引導下實現。社會秩序的維護和穩定,保證社會安全基礎上積極維護政府的應急管理權威,確保政府的公信力,推進政府應急管理政策的執行與實現。
(三)強化民眾對社區應急管理的認同水平
民眾對社區應急管理的認同水平直接決定了社區是否能夠充分發揮出其職能的作用和管理的作用,而決定這一切的是民眾對社區的認同水平,社區在居民心中是否占有一定的地位。這就需要社區通過與群眾的溝通交流以及緊密的聯系,在長期的接觸基礎上實現社區公信力的提升。如此才能夠促進社區內人民群眾個人公德心和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注重社區管理職能的增強,這也需要社區通過長期的努力才能夠實現。
結束語:
對于國家來講,社會和諧穩定是以人民為基礎,社區是直面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群眾需求的一線單位。其為社會建設和人民的安定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疫情的發生具有極高的突發性和不確定性以及隱蔽性,只有不斷提高人們的防范意識才能夠實現疫情蔓延和帶來更大威脅的防治。社區也必須要能夠發揮出更大的力量,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各項資源的籌集能力。國家與政府也要給予重視和充足的支持,要積極的轉變觀念,適當的進行主動的授權,并全面了解和掌握社區應急管理的困境和影響因素,從外部和內容的結合來有效解決社區的應急管理困境,從根本上提高社區應急管理的力度和執行的水平,確保能夠全面發揮出社區的力量和作用,實現全面抗擊疫情,并取得最終的勝利。
參考文獻:
[1]陳晶. 城市社區應急管理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
[2]蔡偉,應華清,韓偉,侯威遠,王建.北京市海淀區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現況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8,34(05):653-656.
[3]岳皓. 突發事件監測預警中的社區參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8.
[4]常曉薇.城市社區應急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設計[J].現代交際,2017(14):86-87.
[5]鄭彬,寧寧,郝艷華,吳群紅,胡曼.社區抗逆力:基于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視角[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7,34(04):317-320.[6]陳首宇. 城市社區應急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7.
[7]洪宇翔,吳偉炯.公共安全意識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杭州市的調查[J].浙江社會科學,2016(05):43-50+13+156.
[8]姚文珺. 突發事件中社區參與的研究[D].天津工業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