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昂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的輔導員柱哥給我布置了一個特別的任務:讓我替他照顧一對鸚鵡?
當時我正待在宿舍里看小說,忽然鈴聲響起,一看到是柱哥打來的電話,我緊張地拿起手機:“喂,柱哥,請問有什么事呢?”當時我們大一新生的軍訓剛結束,身為級長,我以為輔導員還有什么善后任務要交給我呢。
“立昂啊”,柱哥略有一點不好意思地說,“能請你幫忙照顧一下我家那對鸚鵡么?我們過年要回山東老家,這鳥難帶回去,看能不能麻煩你幫我們照顧一下?”
我一聽有點大事不妙的感覺,對于我這寵物絕緣體來說,要養兩個“活寶”著實不好辦,但眼下柱哥也暫時找不到別的人來照看,我只好先答應下來,打算下午去石牌校區拿他那一對“寶貝疙瘩”。
等到一通電話結束,我立馬發朋友圈求助,“請求萬能的朋友圈啊,有沒有家住廣州,愿意照顧小鳥的朋友?想請你們幫忙照顧一對鸚鵡,不勝感激。”
然而沒什么用,朋友圈一片死寂。
于是我又在班群發了同樣的請求。然而大家更大的好奇點在于為什么我會突然間多了一對鸚鵡,難不成還是我軍訓時生出來的?一番盤問之下,我說出了實情,是柱哥交代給我的任務。
這下更慘了,原本幾個還有那么一點點意愿的女生馬上拒絕了,“我養鳥沒什么經驗,養的順利那還好,萬一養死了,那就麻煩了……”
我這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沒人愿意替我養鳥了,我這個養鳥白癡萬一把輔導員的鳥給養死了……那我就涼涼了,涼透了。
下午我硬拉著朋友陪我一起去石牌校區拿鳥,一臉愁云慘淡。
我們到石牌校區后,柱哥騎著一輛小電動車來到校門口,鳥籠掛在車后,一臉笑瞇瞇地看著我們,“立昂啊,家里小孩鬧著要養寵物,之前給她買了一只貓,在家里蹦蹦跳跳的,就一個月,我們實在是受不了了,我覺得鳥比較好伺候,于是給她換了一對鸚鵡來養,這不,我們要回老家了,麻煩你幫我照顧一下吧。”,接著又鼓勵我:“立昂啊,這鳥,好養,你隔一到兩天往鳥籠里放點小米和水就行了,有時間還可以教它們說說話,鸚鵡學舌呀,早上太陽出來,這兩個小家伙就嘰嘰喳喳地唱歌了,幸福死你。”
我被他一忽悠,一拍腦袋感覺也不錯,在房間里放上一對鸚鵡,喝一杯茶,就著晨光讀讀《壇經》,倒也頗有幾分雅興,想到這里我臉上竟然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正當我和朋友準備坐公交車回大學城時,我像往常一樣一滴交通卡準備進站,站臺的工作人員把我攔下了,我還傻站在那里納悶呢,工作人員大聲告訴我,“禽類動物不準帶上車!”
好像也是喔,我慕然想起了禽流感這類東西,然后知道出事了,趕緊一查廣州地鐵。“禁止禽類動物進入廣州地鐵。”
當下了滴滴車,順利將這兩只鳥送到大學城后,我忍不住吐槽了:“我本來兩塊錢就可以溜回大學城了,帶上這兩只傻鳥”,我一臉嫌棄和心痛地撇了它們一眼,“我用的錢翻了二十倍。”
吸取了“鳥類敏感問題”的教訓,在我們進宿舍樓時,朋友用手機大聲地放著音樂,掩蓋了鳥的嘰嘰喳喳聲,我拿一個半透明的塑料袋遮著鳥籠,順利地將這兩個寶貝帶回了宿舍。
第二天一位住我家附近的朋友的父親來學校接他,也因此把我以及這兩個“雅興”接回了我家里,我倒也想不麻煩朋友,但是帶著兩個“雅興”,上不了公交,擠不了地鐵,坐不了輕軌,別說回順德家中,走出廣州怕都是做夢哦。
回到家中,這兩只鳥更是一大早就熱情地唱歌了,早上六點鐘的鬧鈴我可以按掉繼續睡,但6點多的鳥叫,我……
過年的時候,我趁著給柱哥拜年的機會還特地向他匯報了養鳥的進展:“柱哥呀,你那兩個小寶貝在我家里待的可幸福了,我天天給它加小米和水,按時清洗鳥籠,幫你把它們養的白白胖胖,它們好像還會說一兩句話了。”柱哥一聽就笑了,還忙著謝謝我,說開學了要獎勵我。
然而柱哥并不知道的是,就在打電話的前一天,有一只鸚鵡趁我午休的時候意外地溜出了鳥籠,當我睡意朦朧地醒來,發現一只鸚鵡在地上來回跳著,我感覺腦袋里一下子充滿了血,鳥飛走了,我基本也要涼了,我立馬跳下床,鞋都沒穿,跑過去趕緊把窗戶關了,然后和這只傻鳥展開了長期的拉鋸戰,我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后(主要是這只鸚鵡在房間亂飛)終于把它捉住了,然后塞回籠子里,在混戰中,我不慎拔掉了它兩根漂亮的羽毛,我堅信,開學它應該會長回來的……
最終,我還是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交出鳥的那一刻,我倒也動了幾分感情,總感覺自己少了點什么東西,有一些不舍……雖然它們特別能折騰。
養鳥這件事,也算是我盡了幾分情義吧。
對于一個鳥類白癡來說,這兩只鳥給了我一個新世界。初次接觸,有一些吐槽是不可避免的。幫柱哥做事,不僅因為那時我是級長,更多的是一份情義。
柱哥一直很關心和照顧我,給予我幫助,對我有很高的期望,我便也對他多幾分情義。雖然有時會和他開開玩笑,但當他要求我做事時,我還是要盡己所能去做好它。受人之托,而忠人之事。
后來,那位幫我大忙、讓這兩只鸚鵡順利抵達我家的朋友,有一次晚上突然讓我幫他改一下演講稿,我二話不說停掉了手頭的工作,幫他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改了一遍,還和他詳細地分享了我演講時的經驗和方法。
后來,我一直都記得這件事,約他出來打籃球,請他喝奶茶,特別想再幫幫他,雖然,他是我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
以前在我看來,問題能自己解決,就盡量自己想辦法解決,即使是更辛苦更累。但記得有一次一位師姐很認真的對我說:“你不要怕麻煩我們,我們想幫你,希望你欠我們一點,我們互相欠一點,才能更知心。”
這大概都是一種情義吧,互相幫一點,也互相欠一點,便更好地知心交流。
今天上課時老師提到“有事有人,無事無人,是秘書的大忌。”“公事公辦的基礎上增加幾分情義。”,我就又想起了這養鳥的故事。
確實如此罷,《史記》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我相信,人與人的交往中,還留著一絲情義,這也是時間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最彌足珍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