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霞
在我的記憶深處,2010年1月24日,我很榮幸地參加了國家教育部中國教師報,在哈爾濱舉辦的全國第二屆兩岸四地“同課異教”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雖然十年過去了,但我仍記憶猶新。在短短的三天里,聽了來自臺灣、香港、長沙、哈爾濱、武漢、佳木斯等地教師的同一課時四年級詞匯課,及來自新加坡、天津、上海等地的同一課時五年級聽說課。還有來自美國的高中寫作課。這些優秀的英語教育工作者以同課異教的形式展開了各自的教學風采,他們以精巧的構思,精巧的語言,熟練的口語,優雅的教態,重視英語基礎知識教學,重視交流互動,重視英語語法和英語閱讀等。交流了不同地區之間的英語教學理念,方法和成果,使我感觸很大。
他們的教育理念是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得到語言、情感、文化、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均衡發展,讓學生快快樂樂學英語,課后由來自上海閘門區小學英語教研員,特級教師胡慧芬老師進行了點評。從這些同仁的言傳身教中使我學習到了很多,也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在這里我主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國教師報,山東記者站站長,中國名校共同體秘書長李炳亭的《高效課堂的途徑》報告。這個報告對我啟發很大,使我受益匪淺。
是呀,怎樣讓我們學生的生命精彩,讓我們的課堂高效呢? 1月24日下午,聽了李老師的高效課堂,對我課堂教學很有啟發。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大問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尤其是英語課堂,怎樣能 改變這一狀況哪?針對這個問題,李老師提出了高效課堂。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用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課堂低效多是教師教學觀念較落后,沒有積極采用新課改理念,教學仍以講為主,不是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組織、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轉變教學觀念,進而轉變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他的高效課堂的途徑共22條,他的觀點是學校的產品是課堂,素質教育的突破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必須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能讓學生學進去并且學會的老師才是好教師。高效課堂的三大關注點是關注能力,關注情感,關注創造。把學生的被動性變成主動性,把無聊變為生動,高效課堂首先被概括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超市具有差異性,選擇性、發展性。狂歡就是指學生的學習態、生命態、發展態。
我們所謂的課改就是改變學習狀態,變被動為主動,他舉了一些例子。教會學生使用筷子,不能總是一勺一勺地喂。曾經有人問學生,你長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回答是當退休人員,公園里的那些老頭、老太太練劃拳,他們最輕松。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其中創造性是主體性的最高表現。要對學生對癥下藥。學會、會學、樂學、創學,讓人成人。高效課堂的靈魂是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其中利用學生猛一看像個貶義詞,但人類利用風發電,為什么這個利用是個貶義詞呢?其用意明顯,就是在提醒人們注意,學生才是最大最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教師把握著學生的未來,讓每個學生的生命都有價值。高效課堂要處理好主題與主導的關系。老師的點撥是誘導、引導、疏導、勸導、拒絕教導。教書就是教走路。高效課堂的總模式是規范教與學。要理解限制。講是為了保障學。要做好課前、課中、課后也就是預習、展示和反饋,抓兩頭促中間。高效課堂其實就是一個動的過程,即身動、心動、神動。教學技巧是小組學習、獨學、對學、群學、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疑。教師要培養自身的人格魅力,激情要專業化。
高效課堂基本模式是時間劃分:10+20+5,10分是自學,課上自學10分鐘,主要是對課下預習的反饋和涉及的預習點的自學補充。交流則用30分鐘,主要對于知識點的展示和拓展,在交流展示中對知識點進行碰撞和消化吸收。5分是總結是對課堂知識點的濃縮和概括。由教師利用5分鐘的時間進行點破。他的環節劃分是預習、展示、測評。高效課堂的六大模塊是預習交流、分配任務、合作探究。展現拔高,串插鞏固,達標測評。高效課堂的模式為我們教師指明了方向,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高效課堂的中心是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本,由追求知識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關注學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由注重知識能力的培養到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 和精神成長,由注重課堂環節、程序的編制到更加關注學情氛圍、師生、生生關系。
高效課堂的課堂要求是,文本挖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是否有自己的觀點,能夠分析結合事例表達、板演、繪圖、感受感悟,藝術形式表達、寫作、實驗、多媒體錄音,辯論等,能夠發現規律,總結特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讓他們充分表現;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習,解放學生。解放學生的腦袋,解決學生的時間,解放學生的空間,青少年最愛表現自己,充分讓學生在表現中享受成功,享受樂趣。把教師主導變成教師組織,讓教師成為一個課堂的策劃者。概括重點,能夠舉一反三,拓展、演繹、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的課堂形式是合作學習,兵教兵、兵練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參與表現,氣氛要濃厚,要踴躍,學生敢問敢說,敢爬黑板,敢下桌討論,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后、緊張活潑、讀、說、評、議、寫貫穿始終,拓展挖掘提高,重視能力培養。學生活動人數多,密度大,人人參與,課堂效率高,效果好,達標率高。“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李老師的高效課堂是從教學的途徑和方法入手,結合新課改的理念和一線教育實踐的智慧,創新性的提出了實用系統的高效課堂的方法論,他的報告應該是8個小時,由于時間的關系,僅僅只用了一個多小時,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但經過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我們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同時也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
總之,打造高效課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教師做一個教學上的有心人,不斷地在教學中去探索、實踐、完善,逐步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我們要切實的抓好課堂教育,向40分鐘要質量,使我們的學生人人成才,人人成功。讓我們的學生生命精彩,讓我們的課堂高效,讓我們為我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而努力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