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波
摘 要:自2016年起,種子市場隨著新法律法規的實施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和執法力度的強化。在此基礎上,本文對當前基層種子市場的執法隊伍現狀進行簡單分析,提出執法工作中的不足,并針對相應問題提出粗淺的市場執法優化對策,希望對我國基礎種子市場的良好執法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基層;種子市場;執法現狀;對策
前言:現階段我國種子市場的執法隊伍存在的問題較多,種子市場呈現雜、亂、多的情況,執法部門對于種子市場的監管缺乏力度,為了推進我國農業執法體制改革工作,整合農業執法隊伍職能,創新執法機制,提升執法水平,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已成為現階段我國農業執法部門的重要工作。
1.基層種子市場執法現狀
1.1執法人員資質不達標準
根據相關文件要求,種子市場的執法人員必須為當地執法單位中具有行政執法證件的在崗在編工作人員,臨時工、合同工以及工勤人員等沒有行政執法證件,不具有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不能進行相關行政執法活動,但是由于政府部門對于農業執法隊伍建設沒有進行足夠的重視,以西安市閻良區種子市場執法人員為例,現階段于當地種子市場進行種子執法的執法人員均為當地政府的工勤人員,其并不具備相關執法資格,但是卻在當地進行種子執法活動。這種情況在各地種子市場中較為常見,均是由于當地政府對種子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沒有進行重視導致的。并且由于這些執法人員并具有相關專業技能,在進行執法活動時也缺乏相關執行標準,在此類執法人員進行執法活動階段均由自身經驗進行執法,致使執法的公平性得不到保障,只能將執法工作停留于表面,無法進行深入的執法工作。
1.2執法隊伍缺乏現代化市場監管裝備和方式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基層種子市場執法隊伍沒有配備相應的市場監管裝備和技術,這一情況極大程度的限制了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的開展效率。并且由于對于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的制度改革,對種子市場的監管權限不斷的下調,基層政府對種子市場的監管工作強度不斷提高,但是基層政府缺乏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種子質量的檢測設備,這些問題均造成基層政府執法部門對種子市場的監管工作不能有效的展開[1]。
1.3執法工作缺乏經費支持,工作開展難度較大
現階段的基層政府種子市場執法人員需要經常性的進行下鄉檢查工作,因此需要大量的車輛配備,其所需經費較多,政府部門的不重視,導致執法部門經費一直較為緊張,特別是在2018年后國家提出加大對轉基因農產品的檢查力度,使得種子市場執法部門的經費更為緊張。以海南省為例,當地的執法部門每年都需要對出省的轉基因農產品進行更為仔細的監管工作,但是由于當地政府下發的活動經費嚴重不足,在進行出省的轉基因農產品的監管工作后,其剩余經費已嚴重不足,已經影響到當地正常種子市場的監管工作。
2.基層種子市場執法優化對策
2.1規范執法人員行為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基層區域的種子市場由于社會發展等不可抗力的外界因素進入到高速發展的階段,而基層政府對種子市場的監管工作還沒進行足夠的重視和改革,執法人員無法滿足日常執法需求。因此,當地執法部門應將種子市場實際情況進行上報,向上級領導提出建立專業化的種子市場執法隊伍,擴建現有執法部門,并進行擴編納新,使當地種子市場執法人員編制數能滿足正常執法工作需求。同時,執法部門應將沒有執法資格的執法人員進行剔除,對符合執法要求的執法人員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以此提高執法單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當地政府也應重視自身基層種子市場執法單位的監管工作,將體制能干實事、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員安排進種子市場的執法隊伍,在擴充執法人員數量的基礎上,提高執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整體執法隊伍的工作熱情。并且擴建的執法隊伍應在接受專業知識培訓后,由相關專業執法人員結合當地種子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制度的修訂,建立科學完善的種子市場監管制度,以此幫助一部分執法人員明確自身職責,確立執法方向,使執法隊伍能做到合理執法。執法部門內部也應制定對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規范準則,以此來達到規范執法人員行為的目的,使執法工作可以良好有序的進行[2]。
2.2提高執法隊伍科技化程度以及信息化程度
隨著科技發展的不斷推進,科技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已充分融入大多行業的日常生產生活中,在基礎種子市場實施科技化的監管工作已成為種子市場執法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網絡實時視頻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是現階段種子市場執法隊伍信息化發展的第一步,這一方式可以將執法人員傳統進入種子市場進行監管的工作形式進行科技化的革新,使執法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實時視頻以及相關設備進行種子市場的日常監管工作,降低執法人員在種子市場內的出現頻率,減少和商戶不必要矛盾的發生,并以此提高執法部門的執法監管工作的科技含量。對于種子市場而言,將最新科技和裝備進行市場的監管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執法人員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是提高種子市場監管質量的有效技術手段,執法人員應充分利用新裝備和新科技對執法過程進行全程覆蓋,執法人員在進行執法活動或案件辦理活動時,需使用執法記錄儀等科技產品進行執法行為的不間斷記錄,記錄的過程應從執法人員開始執法辦案開始直至執法辦案活動結束,以此作為對商戶處罰和執法的依據,執法記錄的信息保存期限通常為3個月,若記錄的信息為重要信息,則需將其單獨進行長期的保存操作。并且,市場執法人員應定期以抽樣的方式對商戶出售的種子進行取樣,之后通過專業技術人員使用種子質量檢測設備對種子的質量進行檢測,對于出售種子質量不合格的商戶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執法,處罰的依據便是商戶種子質量的檢測報告,做到讓被處罰商戶心服口服,達到科技執法的目的[2]。
2.3政府加大對執法隊伍的支持程度
在進行基層種子市場執法隊伍優化工作時,當地政府應加大對種子市場執法隊伍建設工作的扶持力度,為執法部門配備足夠的下鄉車輛以及先進的種子質量檢測設備,政府也應提高對種子市場執法部門的資金撥放額度,以此滿足執法部門日常工作需求,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奠定良好的執法保障。同時政府以及執法部門應聘請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對種子市場執法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培訓,以此提高基層種子市場執法人員的裝備情況。執法部門也應定時對執法人員進行相關執法方式以及和種子市場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工作,保證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執法,提升執法人員的社會服務意識,減少執法人員暴力執法行為的發生,以此達到讓商戶配合執法工作的目的,做到執法人員規范執法、文明執法,進而提升執法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為了保障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規范有效,執法部門應建立科學健全的管理制度,做到執法人員均為持證上崗,亮證執法,行為規范,用語文明和態度友善。同時執法人員在執法中應做到證據充分,程序符合規定,處罰合適,切實遵守執法規范,做到執法行為公平公正、文明公開。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當下基層種子市場監管權利不斷下沉的背景下,基層種子市場的執法隊伍工作強度增加,暴露出較多執法問題,當地政府應針對自身存在問題進行相應的政策改革和優化,并增加對種子市場執法隊伍的支持程度,提高對其的資金撥放額度,以此滿足執法部門日常工作需求,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奠定良好的執法保障。
參考文獻:
[1]邢石福,唐俊峰,楊勇.基層種子市場執法現狀及對策[J].種子科技,2019,37(10):62.
[2]呂西群,李菲.基層種子市場執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20):46+48.
[3]姚麗花,周國富,劉慶龍,潘志華.彌渡縣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現狀及對策建議[J].種子世界,2019(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