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芳
【摘要】要想高標準建立雄安新區,實現雄安新區智慧城市化建設,其配套的醫療信息化建設必不可少。文章運用SWOT分析法對雄安新區智慧醫院的建設進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構建智慧醫院的機遇與挑戰,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相關建設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雄安新區、智慧醫院、SWOT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7年4月1日決定設立雄安新區,同年,雄安新區規劃寫入十九大報告,這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雄安新區承載著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任務,責任重大,意義非凡。新區建設過程中除所需的政策、資金這樣的主體需求之外,其延伸需求的滿足同樣必不可少,因此既要完善包括醫療衛生服務在內的生活配套設施,也要進行優先布局、探討。處于新醫改及“互聯網+醫療”的大環境下,在雄安新區現有醫療資源基礎上,為了使居民能夠在新區享受北京、天津等優質的醫療資源,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切實改善“看病難”“看病貴”“看好病”的問題,同時真正體現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推動津京冀發展的作用,在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的定位規劃中,打造雄安新區智慧醫院在城市規劃與津京冀對接工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因為它對于緩解北京“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0世紀80年代管理學教授韋里克提出SWOT分析法,旨在用于研究未來外部因素與企業內部因素結合的一個概念性框架,并基于這些內外變量進行策略規劃。當前想要高標準建立雄安新區以及雄安新區的智慧醫院,會受到醫院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其可行性與SWOT矩陣模型基本一致。在雄安新區建設智慧醫院充滿了機遇與挑戰,可借助SWOT矩陣提供可參考的策略和思路。
3.1 S-優勢
(1)技術優勢。2019年,國家大力推進“互聯網+”醫療建設,同時又是5G技術元年,各醫院將借力“5G+4K”技術,開展遠程會診、遠程手術,影像中心、智慧醫聯體建設、全國就醫一卡通技術等。近日,雄安新區正式開通30個中國移動5G實驗網基站,已具備信息化發展的有利環境。且各級醫院都在逐步實現信息化醫院建設,基礎的醫療信息軟件,如HIS、LIS、醫學影像存儲系統PACS、無紙化辦公系統等也在逐漸普及。醫療機構通過應用這些信息技術,帶動醫院管理的高效性及醫療服務的優質性,有利于加快智慧醫療的發展。
(2)可借鑒的智慧醫院模式
2017年前后,我國廈門、上海市、蘇州市等部分經濟發達的地區,經過政府部門和當地醫療衛生機構的探索,構建了智慧醫院建設的幾種發展模式,如由大型醫院牽頭,多元籌資共建模式;由政府主導,民營企業參與投資,分步實施模式等。河北省內,在同等政策條件下,也有單位自建的智慧醫院模式等,這些都可為雄安新區智慧醫院建設提供借鑒。
3.2 W-劣勢
(1)參考文獻較少。目前國內外針對雄安新區在醫療衛生方面的建設研究較少,可查到的有,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市醫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發表的研究報告《基于功能社區視角下的雄安新區衛生服務發展研究》,文中分析了雄安新區目前的醫療資源狀況及國內、外其他新區衛生發展的經驗啟示,對雄安新區衛生服務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在《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文件中,明確要求要高標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引進京津冀及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建設集臨床服務、醫療教育、醫學科研和成果轉化為一體的醫療綜合體,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提供辦醫支持。但具體到如何自建雄安新區信息化、智慧化醫院建設的可供借鑒的研究資料幾乎沒有。
(2)當地基礎資源薄弱。雄安新區原開發程度也較低,目前雖有《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但各項工作都處于起步階段,基礎較為薄弱,城市信息化發展程度較低,較醫療智慧化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想讓雄安新區的醫療水平和智慧化達到質的提升,使雄安新區的患者在家門口(或是通過遠程會診、或專家接預約等方式)就能享受首都的醫療服務,需要多方的合作。
3.3 O-機遇
(1)政策支持。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同年,雄安新區規劃寫入十九大報告,這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對《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批復,2018年12月25日批復下發《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文件,明確要求要高標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引進京津冀及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建設集臨床服務、醫療教育、醫學科研和成果轉化為一體的醫療綜合體。
另外,隨著智慧醫療影響的不斷深化以及各級政府與各級醫療機構積極推進,智慧醫療必然是大勢所趨,各級醫院也陸續加入到了建設智慧醫院的行列中。
(2)社會需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根據易用性原理,社會公眾希望能夠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通信化手段,讓自己能更加便捷地享受到個性化、智能化的就醫服務,以及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和三甲醫院高質量的診療技術。
3.4 T-挑戰
(1)無明確建設標準。迄今為止,國家尚無明確的智慧醫院的建設標準和政策,對智慧醫院的評價和考核也是基于目前《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的關于智慧醫院的條款,且各醫院對于智慧醫院建設的建設規劃、資金投入等方面的理解程度也是參差不齊。
(2)信息安全的挑戰。智慧醫院建設需要信息技術強有力的支持,社會群眾在享受就診資源共享的同時也承擔著就診信息的存儲、傳送、使用等各環節的信息安全風險,醫院也面臨者患者隱私的信息的安全保護問題。
SO-優勢與機遇策略
要以技術優勢為抓手,充分利用國家、省、市的各項利好政策,通過醫院信息軟件如HIS、LIS、醫學影像存儲系統PACS、無紙化辦公系統等,探索適合雄安新區智慧醫院建設的信息服務模式。通過物聯、智能等方式,將雄安新區當地的醫療與整個社會聯系起來,并積極響應各種醫療衛生方面的需求。可以通過5G信息技術,優先建立與上級優質醫療資源進行合作的遠程會診服務工作,探索開展“互聯網+”網絡醫院模式,構建面向醫務人員的電子病歷智慧化服務以及面向患者的智慧醫療服務,主要是指醫院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患者提供現代化的、便捷的預約診療、候診提醒、雙向轉診、院內導航、檢驗結果查詢等服務。而對于面向醫院的智慧管理,則是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內部管理,相當于為其配備了智慧管家。
ST-優勢與挑戰策略
構建雄安新區智慧醫院需要借力“5G+4K”技術,開展遠程會診、遠程手術,影像中心、智慧醫聯體建設、全國就醫一卡通技術等。雄安新區建設在享受國家政策紅利的同時,也必將享受更有利于新區建設的資金支持。建設信息化、智慧化城市也是雄安新區的目標之一,其配套的醫療、文化、通訊等建設也必將向智慧化方面發展。雄安新區正式開通30個中國移動5G實驗網基站,已具備信息化發展的有利環境,但是智慧醫院的信息安全建設與防護,甚至雄安新區智慧城市建設的信息安全問題必須加強,這需要構建智慧醫院的信息安全評估體系,完善信息技術風險防控機制,引進醫療信息安全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加大對信息安全防護的資金投入等。
WO-劣勢與機遇-策略
雄安新區現有基礎較為薄弱,城市信息化發展程度較低,較醫療智慧化尚有一定的差距。雄安新區現有的衛生資源配置相對薄弱,衛生技術人才及衛生服務體系也亟待有機整合。
雄安新區醫療衛生資源的布局、配置與規劃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這需要重點解決基層公共衛生體系薄弱、優質醫療資源難以共享的問題,才能優化配置和整合區域內醫療衛生資源,才能構建智慧醫院,促成醫療智慧化的實現,并使其發揮最佳的功能和效益,更有助于推動區域醫療信息化的發展進程。
WT-劣勢與挑戰策略
加快出臺智慧醫院建設規范標準,醫療信息化建設目前面臨的關鍵性問題之一是沒有明確的標準和規范。智慧醫療已經處于發展階段,需要從頂層設計構建成熟的機制來保障智慧醫療的健康以及平穩發展。智慧醫療的建設涉及面較廣,需要對接的信息系統也比較多。雄安新區在現階段構建智慧醫院,需要醫院管理者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制定出適合自身建設和發展的規劃和標準。其中,明確需要構建的信息系統、投入的資金以及期待實現的智慧化效果,在參考借鑒經濟發達地區或者同省市內其他智慧醫院現有建設模式基礎上,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標準及整體工作方案。
毋庸置疑,在“互聯網+”時代下,雄安新區信息化、智慧醫院的建設,對于緩解進京的就醫難問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及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具有實際意義,以期此番論述能為雄安新區的智慧醫院建設的實現提供參考,使雄安新區的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醫療服務,切實起到惠民、便民、利民的目的。希望此篇文章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發業界的關注,進而共同努力,為新區建設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及決策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