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明
官場歷來不乏喜歡吹捧的人。當下屬時,以吹捧領導為能事;做領導時,以享受吹捧為樂事。吹捧之風盛行時,看似上下同欲,皆大歡喜,其實對領導者而言,吹捧之中隱藏的風險不容小覷。
云南省有色地質局原黨委書記、局長郭遠生,就很不幸地受了吹捧之害。2019年1月,郭遠生因嚴重違紀違法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5月22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相關報道,專門提到郭遠生“在吹捧聲中迷失自我”。回顧自己的心路歷程,郭遠生如是說:“周邊人對自己的評價高了,說好聽話的人也多了,自己漸漸地也覺得確實付出了很多,組織給的各種榮譽是實至名歸,‘名的欲望抬頭了,‘名的后面緊跟著就是‘利。”
看看那些落馬的官員,有幾個在位時不是走到哪里都有鮮花與掌聲?有幾個平時聽得進諍諍之言?有幾個朋友圈里有諤諤之士?
奉承話,即“甘言”也。“甘言”之害,歷代賢哲早有論述。太史公在《史記·商君列傳》引古人言:“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大意是,虛浮不實的話如同花朵,深切中肯的話才是果實;讓人難受的規勸是治病的良藥,甜言蜜語則是害人的疾病。
“甘言”中聽不中用甚至有毒有害,為政者應當對它保持警惕,別讓自己“愛戴高帽,自受圈套”。
“甘言”容易讓人心大膽壯,為所欲為。下屬與旁人無原則的吹捧,使很多官員內心膨脹,膽大包天,把對紀法應有的敬畏之心拋于九霄云外。這種自我感覺好得一塌糊涂的人,并非不明紀不懂法,只不過在他看來,“我是頭兒我怕誰”,自己大權在握,誰都不能拿他怎么樣。及至身陷囹圄,方醒悟過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原來自己的頭并沒有比孫悟空還硬。這就是長期被人“捧”壞了的結果,真以為自己本事通天,忘了權力是誰給的。
“甘言”容易讓人迷失自我,獨斷專行。很多落馬的“一把手”,都被人稱為“一霸手”。他們“霸”到什么程度?完全搞“家長制”“一言堂”,聽不進任何意見,不給班子成員(更別說其他下屬了)任何說話的機會。如果說前一類人是不怕紀法,這一類人則是不知紀法。“集體決策”在這類官員手上完全被廢除。他們總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功勞都是自己的,過錯都是別人的,自己獲得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這樣的人不出事則已,一出事必定是大事。
“甘言”容易讓人故步自封,不思進取。長期被奉承話包圍,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以為自己十全十美,天下第一。不知自己的缺點,哪有學習的動力?不學習的人,如何進步?這種人只會躺在以往的成績單上沾沾自喜。
“言之大甘,其中必苦”。不負責任的吹捧,只會讓人或栽跟斗,或鬧笑話,實在沒什么好處。對于溢美之言,當有所質疑,提高警惕,多想想說話者的出發點,方不至于“聽之者惑,觀之者冥”。對明智者來說,與其任由廉價的贊美泛濫,不如來點貨真價實的批評,使自己的頭腦經常清醒,讓自己的內心逐漸強大。
摘編自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