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萍

濤濤的數學一向不太好,進入四年級,數學難度又增加不少,這可讓他犯了難。每天放學回來,濤濤一遇到復雜的作業就撓頭抓耳,磨蹭到很晚,繼而干脆放著不肯做。越不做題就越難跟上啊!可我怎么說,濤濤也聽不進去,最后我不由自主地提高音量:“必須做。”濤濤也擺出不相讓的架勢說:“就不做。”
老公聽到我倆僵持不下,趕緊過來打圓場:“濤濤不想做就不做吧。”話音剛落,我就向老公投去不滿的眼神,一旁的濤濤卻得意地大呼:“還是老爸好。”“我話還沒說完呢。既然你不想做寫作業的學生,那今天就做個小老師,好嗎?”老公繼續說道。濤濤好奇地問他爸怎樣做小老師。老公跟他說明規則:“爸爸在草稿紙上做題,你負責檢查爸爸有沒有做錯的地方,然后講給媽媽聽,好嗎?”濤濤歡快地答應:“好。”
于是,老公把解題過程一一寫下遞給濤濤,濤濤拿出做小老師的興奮勁仔細檢查每一步,再解釋給我聽。遇到他說不清楚的地方,他會主動跟老公請教,再興沖沖地來教我。就這樣,濤濤完成了所有的作業。
晚上,我稱贊起老公的高超。“只把對的道理告訴孩子,孩子是不會相信的。我們從反向角度來教育孩子,給他一些不同的體驗,往往可以達到目的。”
周末是濤濤的生日,趁著我在廚房忙里忙外,他看了一上午電視,吃完飯還嚷著要繼續看。我剛想發作,可想到上次老公的話,我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呢?于是,我對濤濤說:“寶貝,看電視太久,近視了可是要戴眼鏡的。”濤濤回我:“戴眼鏡也沒什么不好呀。”“那你要不體驗下戴眼鏡的感受,再決定看不看電視?”我邊說邊把自己從前用過的一副近視鏡找出來給他戴。“戴就戴。”他接過眼鏡架在鼻梁上。
他起初覺得戴著好玩,可不一會兒就轉頭對我說:“媽媽,我感覺有點頭暈。”濤濤站起來走兩步,伸腳也不自然了,還得一直扶著眼鏡防止它掉下來。我說:“戴近視鏡就是這樣,你愿意戴著眼鏡過每一天嗎?”
濤濤忍不住摘下眼鏡,嘟著嘴巴說:“媽媽,我不要戴眼鏡,太難受了。”我趁機引導他說:“那我們現在就要好好放松下眼睛,保護好它,好嗎?”濤濤眨巴下眼睛,乖乖地去關電視了。
其實只要方法得當,教育孩子一點兒也不費勁。比起空談道理,讓孩子實實在在地體驗一番可能有效得多,他不僅不會因此一直后退,反而會越發主動地朝著健康快樂的方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