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剛
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制造型工廠投入到緊張的生產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了增加了我國整體的廢氣排放量,這對大氣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這種嚴峻的情勢下,為了防止大氣環境進一步惡化,需要我國相關治理部門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并在不同的階段采取相關的技術措施,降低由于經濟發展對大氣環境所造成的污染程度。
關鍵詞:大氣污染;問題;環境監測;對策
引言
近年來,雖然我國大氣環境在“藍天保衛戰”的戰略支持下已有了明顯改善,但從整體來看,大氣污染仍然是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重要污染問題。在此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對大氣污染的原因以及相關環境檢測治理技術展開探究討論。
1 我國大氣污染監測治理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社會在經濟、工業、科技、農業、民生、城鎮化等多個領域均取得了傲人成績與長足發展,但與此同時,大氣污染問題也日益嚴峻,影響著廣大居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存質量。在此背景下,我國開展了名為“藍天保衛戰”的長效化戰略建設,將大氣污染問題的監測與治理確立為國家未來發展的主要著力點。從2017年戰略推行至今,我國境內的大氣污染情況已得到明顯改善,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等地大氣環境的PM2.5濃度降幅均在25%以上,治理效果十分可觀。但辯證地看,受我國改革開放時期粗放化社會建設的影響,由于大氣環境的“基礎”相對薄弱,所以大氣污染仍是當前亟待治理的緊迫性社會問題之一。
2 何為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
隨著污染源的不斷出現,當前的大氣污染問題已經十分嚴重,要想防患于未然,就急需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視程度。開展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主要是為了對環境狀況有一個準確的掌握,通過專業的技術手段對環境質量進行監測,根據監測結構反應出來的現狀,研究和采取針對性的治理措施。大氣環境監測工作是一個涉及面較廣,使用器材較多,專業性和復雜性較強的一項工作。只有當監測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且監測設備先進精良時,才能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從而使得環境監測工作更好的為環境保護工作服務。
3 大氣污染的環境監測治理技術
3.1 大氣污染的環境監測技術
現階段,業內常用的大氣污染環境監測技術有多種類型。例如,對于固體顆粒污染物,相關人員可采取濾膜技術進行監測。在工作中,可將40mmφ的濾膜采樣紙作為污染物采集工具,對PM10、PM2.5等污染物進行濃度測定。結合相關研究結果來看,通過濾膜技術開展大氣污染監測工作,監測精度可接近98%,并具備良好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再如,對于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相關人員可依托傳感器技術,部署出汽車尾氣監測系統。在實踐投用中,該系統可對工作環境內汽車的尾氣排放量、尾氣污染成分進行精細化感知,并基于特定程序,運算得出汽車在怠速工況中的煙度指數、污染指數。
3.2 進一步提高有關部門的監管水平
在目前的發展階段,有關政府職能部門需要正確認識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及其建設等之間的聯系,從而正確樹立綜合發展的意識,根據城市的建設以及發展等實際情況,通過運用法律機制、技術手段等從源頭上對各種危害大氣的污染、廢棄等物質的排放進行有效控制與治理。另一方面,還需要高度關注城市整體生態環境的建設進程,在整個城市的規劃體系中充分引入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并制定出一套滿足城市發展實況的環境保護體制,從而從多個角度上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值得注意的是,還要進一步提升環保監督力度,不同部門之間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并充分地發揮自身職責,致力于改善大氣質量,并對違規排放的企業展開嚴格懲處,同時嚴格貫徹國家檢查機制、地方監管體系、行業治理體制等的具體規定,切實落實好各項城市大氣污染的防治作業,這對降低大氣污染程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3 大氣污染的環境治理成果跟蹤
大氣污染的治理過程,在不同的時間段需要落實的工作也不同,甚至必要時要調整使用的治理方法,要確保選用的工作方法自身不存在問題,則要通過治理成果的跟蹤工作,確定目前選用的方法能否支持治理要求,當確定不能達到要求時,立即選用其他類型的技術。在環境的跟蹤中,可借助大數據直接從各個采樣站點內取得該區域的大氣污染參數,比如在某個化工廠區周圍,布置了多臺大氣環境監控設備,檢測的參數包括空氣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PM10、PM2.5等,在得到了檢測結果之后,直接使用通信系統把取得的檢測參數傳遞給信息檢測與識別中心,大數據技術同時和整個省、市、自治區內的空氣探測裝置連接,滿足龐大數據的分析要求。在上傳了參數后,由云計算系統直接識別設備位置,如發現某參數超標,如PM2.5參數高于允許值20%,且發現企業已經完全使用了目前使用的治理方法未能見效,則要使用其他方法。
3.4 健全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制機制
完善的制度是工作規范化落實的尚方寶劍。可以通過以下四方面來建立和健全環保工作制度。第一,要建立污染監測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來提升監測的有效性和靈敏性。第二,建立技術人員管理制度,可以充分利用協同辦公系統等類似的信息化系統對人員的技術操作進行有效記載,通過規范化的記載倒逼施工人員責任心的增強,從而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第三,要建立管理資金使用臺賬制度,對資金審批使用流向進行詳細記載分析,爭取將每一筆管理資金都用在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實處,相關部門要進行詳細的審核,避免出現資金浪費和挪用現象。
結束語
總而言之,大氣污染廣泛存在于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之中,長期制約著大氣環境的質量發展。從大氣環境治理環境、治理方法和治理目的上來看,要調整“源頭治理”與“末端治理”兩種方法的投入資源,形成有側重點的治理方法選用機制,該過程必須詳盡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為何無法達到設定的管理指標。
參考文獻:
[1]張磊,陳利.城市大氣污染環境的監測及治理[J].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2020,1(23)
[2]張靖宜,王若冰,姚丙林.遼寧省環保產業科技需求分析[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20,40(12)
[3]孫劍鑫.中國環保產業發展概況[J].環境經濟,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