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嘉賓
潘云鶴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13年3月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顧問、中國圖像圖形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
研究領域為計算機圖形學、人工智能、CAD和工業設計,是中國智能CAD和計算機美術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編者按】日前,之江實驗室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以及來自浙江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華為等學界、監管界、企業界的專家學者和行業大咖齊聚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以“科技讓金融更安全”為題,共話金融科技前沿熱點。9場主題演講、1場圓桌對話,長達3個半小時的2020西湖論劍·網絡安全線上峰會“金融安全與區塊鏈論壇”直播干貨滿滿。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隱私計算、金融監管等成為這場論壇的高頻詞匯,呈現出新金融業態下科技賦能的無限可能。潘云鶴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過程可分為金融電子化、金融網絡化和金融智能化三個階段。當前,先進的企業正在從網絡化向智能化發展,從大數據技術向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他認為,我國金融科技智能化趨勢的四大關鍵領域為金融風控、精準營銷、深度服務和金融監管。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統等AI2.0關鍵理論與技術,將為未來金融業發展提供無限可能,推動金融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金融科技是指通過技術手段來推動金融創新,形成對金融市場及金融服務產生重大影響的業務模式、技術應用、流程和產品,已成為金融升級的引擎和服務的新途徑等,成為推動金融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金融科技到目前已經歷三個階段:
階段一:金融電子化。杭州在這個階段介入很早,杭州有恒生、信雅達,都是這個時候進入金融科技領域的。1992年,在浙大100周年時,美國華爾街的一個金融信息服務公司通過浙大的一個美國校友,希望浙大能幫他做金融服務的軟件,后來我們做得很好,連基辛格都問這家公司,你們怎么與中國合作搞金融軟件的,他說這個工作很好。
階段二:網絡化。中國的金融科技開始在網絡化階段引起全世界矚目,網絡化當中最突出的是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網上支付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所以中國在網絡化階段走到了全世界金融科技并跑的地位。
階段三:智能化。智能化是中國金融與中國金融科技有可能走上世界最高水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浙江大學網絡金融研究中心對全球的城市金融進行過一次評估,選出了最好的40個城市。從2019年的發布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全球金融的第一梯隊有八個城市,這八個城市當中中國占了四個,第一位是北京,第四位是上海,第六位是杭州,第七位是深圳。北京是總部在里邊,上海和深圳有股票交易所。我們看到后面32個城市當中包括香港、南京(28位)、廣州29位,還有成都、重慶共9個城市是中國金融科技最活躍的城市。
根據研究分析,金融科技在全世界主要聚焦于若干領域,領域雖然有十個之多,但前面四個領域是最主要的,網貸、第三方支付、信息服務和綜合型金融科技,這四個領域占金融科技業態的六成,中國與美國相比,我們做的最大的是網貸與第三方支付,而美國做得最大的是信息服務。
從融資方面挑出前十個來看,中國的情況還是不錯的,前面依舊是這四個城市,北京、深圳,但深圳跑到前面去了,說明深圳有很多企業是準備進行上市的,深圳在后面一輪發展得很好,還有上海、杭州。融資總額是杭州比較好,南京也進入前十了。從企業排名看,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企業在前十當中占了大部分,杭州的特點就是螞蟻金服占的比例太大,所以將整個融資總額都拉上去了。另外香港、南京的蘇寧、上海陸金所、北京京東,北京還有很多企業排在前面,這說明中國在金融科技的發展上形勢非常好,后面的勢頭比前面發展的狀態還要好,也證明了金融科技是中國金融可能走向世界并跑和領跑位置的一個重要領域,值得我們在人工智能時代在這一塊當中花大力氣去推進。
人工智能已發展了60年,2015年,中國工程院發現人工智能會進行一次升級換代,我們稱為人工智能2.0。為何會這樣?我們在報告里講了三個方面原因:社會需求有變,信息環境有變,人工智能發展的目標有變。
2017年,中國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規劃》明確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與老一代人工智能五個方面的不同: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這五個方面人工智能的應用目標就有很大的變化,我們提出中國應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制造、智慧農業等方面進行發展。
這五個方面與金融領域的應用結合,正在不斷的深入。主要有客戶服務、風險控制、精準營銷、資產管理、金融監管五個方向。我們發現大數據智能用得最好最快,這五個領域都用了。群體智能主要表現在區塊鏈上,區塊鏈不是從人工智能發展出來的,但你從人工智能角度看一下這是非常好的群體智能領域。群體智能上可以對區塊鏈做很多改造,有很多新的方法可以用,我們可以看到在四個領域用得很好,但群體智能不光是區塊鏈,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進展的群體智能,群體智能還可以按照空間來展開。跨媒體智能與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現已達到很好的應用。用得少一點的是自主智能系統,現在只是在客戶服務當中用到,還沒有用在關鍵之處。
人工智能2.0發展的五個領域對金融系統有非常大的滲透性,我想這是開始階段,后面估計還會有進一步深入的應用,覆蓋面將越來越大。
金融風控智能化,這一塊做得最早、最有名、最成功的是螞蟻金服,做的方法大部分是收集很多大數據,大數據用人工智能技術,包括人臉識別技術、爬蟲技術、知識圖譜等,結合風險控制策略對貸前、貸中、貸后等金融的各個階段進行風險控制。現在杭州發布一個獨角獸企業,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場景”對客戶的信用進行了分析,其優勢在于不是為一家企業服務的,而是為幾百家企業服務的,因此使用的數據有各種視角的數據,不但有電子商務數據、金融數據,還有很多其他的數據,這些數據綜合進行使用,就要讓數據進行清洗與保密,所以應用了很多技術,最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精準營銷在浙江現在也做得很好,在這一次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方面,杭州金智塔科技與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融合20多個部委的數據,用機器學習的模型,了解哪些中小企業最適合能安全地貸款,實現如何把貸款貸到中小企業中去。從一個區8萬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用人工智能的方法篩選出近5000家,營銷轉化率達到31.5%,過去要打電話一家家調查,現在用人工智能非常快地將這個問題解決了。
金融產品不但能貸款到企業,對客戶和個體用戶也可進行精準營銷。杭州有一個摸象大數據科技,就使用人工智能方法為客戶推銷各種金融產品,先分三級注入金融產品的知識圖譜,積累了10萬個以上的知識圖譜元素。對客戶進行知識的畫像,進行全方位分析,有8000多個基礎標簽,有200多個高級標簽,這些客戶畫像與金融產品就可以進行匹配。匹配只是初步的,還做了一個自然語言對話系統,在對話的過程中結合著對話場景、修改匹配的過程,就像一個人和他進行談話,談的過程當中,你看看這個產品不感興趣,我想想這個產品可能會更好,通過自然語言的對話不斷地修改其匹配過程,形成了三個方向,用戶的識別實時推薦、數字回傳閉環的響應,響應非常之快,使用的效果現在開始展現出來。
深度服務智能化。浙商銀行與趣鏈科技結合起來,將企業的沉淀應收款用區塊鏈方法憑借可拆分、可轉讓、可融資的特點,變成一個降低融資成本的過程,將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以及多級供應商中正在流轉的債務很快地變成一個流動資金,幫助2000多家企業盤活2000多億元。
金融監管智能化。浙江省的金融辦已經建立起了天羅地網的監測防控體系,用數據層進行分析,最后用預警層進行預警。杭州的金智塔公司和浙江省互聯網金融聯合會共同打造了一個監管大數據平臺,目前對金融監管顯示都非常好,成為浙江省2018年十大金融科技創新的案例。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學的就是人工智能,指出四句話:第一句話,人工智能具有“頭雁”效應,所有的科技當中人工智能科技是帶頭的。第二句話,人工智能的發展要勇闖“無人區”。這就是中國金融科技應該做的事。第三句話,與產業發展相融合。第四句話,人工智能要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
現在中國在全世界率先啟動主權的數字貨幣,這件事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不但有金融意義,而且有經濟意義、政治意義等,這些意義現在并未完全顯現出來,這是一個人工智能在金融當中,也是區塊鏈在金融當中非常重要的應用。我們相信中國的金融業一定能抓住這一有利的時期,利用好人工智能的“頭雁”效應,勇敢地闖一闖“無人區”,向更高的水平創新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