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古代文學以及當代人文素質教育進行解讀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兩者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本文中,將結合古代文學與當代人文素質教育自身所具備的特點,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從而使當代人文素質教育在展開的過程中能夠基于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合理應用,提升自身的效果。
關鍵詞:古代文學;人文素質;當代教育
中圖分類號:I20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7-0010-01
一、古代文學的內涵是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核心
在學習古代文學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古代文學除了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外,其內部也蘊含著古人在創作過程中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且含有著傳統的樸素哲學思想。而在當代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也可以發現素質教育中的一些內容往往是古代文學作品內涵的一種延伸。比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所包含的愛國主義情懷,“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所包含的自我修正精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所包含的進取精神。這也正說明了我國在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展開的人文素質教育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代文學內涵的影響。一個國家的優秀民族文化,往往是其自身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所形成的,而我國作為有著數千年文明的文明古國,古代文學中所承載的也正是民族文化所形成的基礎思想與內涵。當代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對古代文化所進行的深入挖掘而形成的,并代表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價值體系以及道德標準①。因此,在進行當代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把握住古代文學的內涵是其核心,這一重要聯系,可以使素質教育在展開的過程中遵循古代文學中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在繼承傳統精神同時,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令古代文學與當代人文素質教育高效地結合在一起,以提升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效。
二、古代文學的學習是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我國文明悠久的發展歷史,使得我國的古代文學擁有著深厚的底蘊,而古人創作的古代文學作品,也是當代人在培養自身審美情趣以及文學鑒賞水平過程中的有利教材。通過對古代文學的學習,也可以令當代青年的文學素養得到提升,并且可以更加有效的促進入文素質教育的展開。例如,通過對《詩經》的學習,可以讓青年在此過程中,感受到古代文學所具備的獨特美感,并接觸到其中的優秀傳統思想。比如,通過對《詩經·秦風·無衣》這首戰國時期秦地流傳的愛國主義詩篇,能夠讓讀者在接觸其質樸無華的語言時,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激昂精神,使青年在學習古代文學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我國從古至今堅韌不拔的民族斗爭精神,在接受教育的同時,使青年的整體素質與精神面貌得到培養與塑造。而在基于古代文學展開地當代人文素質教育,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當代青年的學習熱情進行激發,使其可以在學習的過程自覺接受古代優秀文化的熏陶。
但當前各級學校在基于古代文學展開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仍然較為單一。為此,各級學校應當能夠積極的進行創新,并對自身的教育手段進行豐富,從而使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展開,能夠通過與古代文學之間進行良好的結合,利用對文化活動的靈活組織,使學生可以主動投入到古代文學的學習當中。
三、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展開是古代文學的傳承
隨著國際化進程的不斷發展,部分當代學生在國際流行文化的影響下,往往缺乏對民族精神的認同感,這也是我國在展開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需要著重進行改善與解決的一項問題。在我國的古代文學當中,往往有著極其強烈的民族認同以及自豪感。而通過對古代文學的學習,能夠利用古代文學中所蘊含的精神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對當代青年產生影響,從精神層面上實現對當代青年人文素質的塑造。同時,我國的古代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優秀思想、哲學數不勝數,而這些思想與哲學精神能夠得到傳承并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便在于我國傳統優秀文化自身所具備的活力,并且能夠時刻與時代發展的需求相結合②。而我國傳統思想中的精髓也往往深刻的蘊含在古代文學作品當中,如“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芍之種傳統的樸素唯物主義辯證思想。這就使得在展開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將教育的內容停留在古代文學作品的表面,而是應對其內涵進行深入的挖掘,令當代青年能夠對古代文學的價值以及內涵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例如,教育者可以通過對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境遇等要素進行講授,使學習者能夠從多個層次來分析古代文學中所蘊含的價值觀與思想觀點,并能夠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對古代文學中的內涵以及觀點進行吸收與理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古代文學與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關系進行解讀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古代文學的內涵與學習是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核心與途徑。而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展開則是古代文學的傳承,而通過對兩者之間關系的正確把握,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使人文素質培養的質量與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注釋:
①張娟娟.解讀古代文學與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關系[J].教育現代化,2019(89):294-296.
②王瑩.淺論古代文學與當代人文素質教育的聯系[J].才智,2019(12):97.
作者簡介:邵美玲(1977-),女,江蘇通州人,大學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